穴位敷贴联合穴位按摩在防治术后患者恶心呕吐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2

穴位敷贴联合穴位按摩在防治术后患者恶心呕吐中的应用

王慧珠张淑平薛娜

无锡市中医医院普外科江苏无锡214071

摘要:目的探究穴位敷贴联合穴位按摩在防治术后患者恶心呕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外科行全麻术后患者34例,依据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观察组行内关穴、足三里敷贴联合按压防治术后恶心呕吐,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护理,比较两组术后24h的恶心呕吐程度。结果经治疗护理后,观察组术后24h恶心呕吐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敷贴联合穴位按摩可减轻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程度,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穴位敷贴;穴位按摩;恶心呕吐

外科手术麻醉后常见的并发症,是全麻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为20%~30%,而在腹腔镜手术后其发生率高达46%[1]。手术过程、麻醉用药和患者心理状况等是引发全麻术后恶心呕吐的主要因素,它既增加了患者承受的痛苦,又给患者伤口愈合和术后进食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防治全麻术后呕吐显得极为重要。现选取3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穴位敷贴联合穴位按摩防治,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11月,于我院外科行手术患者34例,依据数字法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男10例,女7例,年龄18~78岁,平均年龄(48.57±6.47)岁。对照组男9例,女8例,年龄20~76岁,平均年龄(46.74±5.78)岁。术前有眩晕症、胃病等病史,有精神病史,近期服用恶心呕吐药物者均被排除,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全麻术后常规治疗护理,患者返回病房后,去枕平卧6h,将头偏向右侧或左侧,实施心电监护,并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清醒后,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宣教指导,嘱患者缓慢翻身,将床头抬高15~30cm,取其低半坡卧位。轻度恶心者,不给予治疗,恶心呕吐为中度以上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昂丹司琼、甲氧氯普胺等止吐药物治疗。

观察组采取穴位敷贴联合穴位按摩防治术后恶心呕吐。患者返回病房后,去枕平卧,护理人员选取患者双侧内关穴及足三里,局部清洁皮肤,在穴位上敷贴穴位敷贴(日照海旭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规格:8.5cm×8.5cm×3贴×2袋)24h。术后6h帮助患者取半卧位,屈曲双腿,双手置于躯干两侧。护理人员剪平、修圆拇指指甲,将双手洗净,涂抹润肤油进行润滑后,于床右侧站立,双手拇指指腹放于患者敷贴穴位敷贴的双侧内关穴和足三里,缓缓施加压力,保证压力在患者耐受极限内,按压方法为顺、逆时针交替进行,先顺时针旋揉1min,随后逆时针旋揉1min,依次按摩所有敷贴穴位,每穴位持续3~5min,共持续15~20min,局部感觉以胀、麻、酸为宜。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恶心呕吐情况,根据WHO恶心呕吐程度分级标准[2],判定术后24h患者恶心呕吐程度。Ⅰ级:无恶心呕吐症状;Ⅱ级:轻度恶心,虽伴有腹部不适,但未出现呕吐症状;Ⅲ级:4h内出现3~5次呕吐,中度恶心;Ⅳ级:术后24h呕吐>5次,且伴有大量消化液、胆汁丢失,给予药物治疗无法控制,重度恶心呕吐。

1.4统计学分析

对本组研究的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正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治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中医认为外邪侵扰是引发术后恶心呕吐的主要原因,机制为脏腑气机紊乱,使三焦气化、胃气上逆升降失调,胃气上逆引起嗳气欲吐。穴位敷贴疗法作为中医护理外治法中的一种,因其具有降低药物应用、操作简单和无创伤等优点,在中医外治中受到广泛应用。该疗法是利用渗透作用,把药之气味穿过肌肤直至静脉,于津液之中融化,以充分发挥药物“归经”之功效[3]。

保护膜、医用胶布和治疗膏是穴位敷贴的组成部分,在经络穴位效应及生物波效应下,发挥其功效。其可吸收周围环境及人体的能量,将8~14μm的生物波发射,它作用人体时,以“反射”、“透射”和“吸收”等过程,形成“生物共振”效应,并作用于人体穴位,利用经络传导,发挥解毒化瘀、疏通经络、扶正祛邪及调节气血等作用[4]。足三里是保健要穴,属足阳明胃经,可起到双向调节作用。对足三里进行刺激,有助于加强胃肠收缩,驰援紧张的胃肠,另外还具有促进白细胞吞噬功能,以促进机体抵抗力的提升。按摩足三里穴位,可改善脏腑功能,使气血平衡,消积导滞,疏通脾胃经气。内关穴属手厥阴心包经的落穴,可起到宽胸理气、和中降逆和安神宁心等作用。通过穴位按摩,可起到行气活血,疏经活络、刺激微循环,升高局部温度,加快血液循环,提高皮肤渗透性的作用,以加强药物向体内转运。

本研究中,将穴位敷贴贴于内关、足三里穴位,并进行给予穴位按摩,以起到降逆止呕,泻肝安胃和疏肝理气之功效。按摩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呼吸、面色等生命体征变化,并耐心倾听患者情书,对深呼吸进行有效指导。研究结果表明,术后24h观察组恶心呕吐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于内关、足三里穴位贴穴位敷贴并实施穴位按摩,有助于穴位吸收中药,以充分发挥药效。

总之,穴位敷贴联合穴位按摩可显著改善术后恶心呕吐症状,疗效确切。

参考文献:

[1]王翠娟,骆彩琴.耳穴埋豆联合穴位按摩防治手术后恶心呕吐57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3,48(6):427.

[2]王勇芳,肖春玲,卓晓英,等.穴位贴敷联合饮食干预在肝癌介入术后患者恶心呕吐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护理杂志,2015,14(1):24—26.

[3]夏丽,陈美珍,沈晓红.穴位按摩联合姜汁含服治疗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观察[J].上海护理,2015,15(1):46—48.

[4]陆明凤,余明珠,夏飞琴,等.耳穴埋豆联合中药穴位贴敷预防妇科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观察[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48(34):4293—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