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嘉芳(敦煌市医院妇产科736200)
【关键词】盆腔炎性疾病克林霉素治疗结果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4-0195-01
近年衣原体感染引发的盆腔炎比例增高,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效果不佳会导致病程迁延、病情加重,且反复发作并导致不孕,宫外孕等发生,近一年来,我院使用克林霉素治疗衣原体性盆腔炎,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生殖保健科,2010年至2011年门诊就诊患者30例,16—43岁,平均26.3岁,临床表现与体征:25例患者出现轻重不同的下腹部疼痛,6例发热,平均体温37.8℃,最高体温达38.5℃,7例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妇科检查见分泌物增多,宫颈局部有程度不同的水肿、糜烂、宫颈可见粘液蛋清样分泌物,或粘液脓性分泌物。所有患者均存在宫体及一侧或两侧附件压痛,2例附件区有炎性包块,B超报告分别为4.6cm×3.8cm,3.6cm×3cm,所有病例均取宫颈管分泌物作衣原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且排除淋球菌感染。
1.2方法
患者于诊断明确后,将克林霉素0.6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日2次,连续使用2周后改口服克林霉素,每次0.3g,1日3次,持续口服1周后再次经宫颈管分泌物培养,若未转阴性继续口服克林霉素1—2周,并再次做宫颈管分泌物培养。所有患者均于衣原体培养转阴后的第一次月经后复查,经衣原体培养,伴有附件区包块的定时复查B超,以了解包块消退情况,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禁性生活,同时性伴侣同时检查并治疗。
2、结果
2.1症状及体征:所有患者于治疗2周后腹痛及发热消失,18例患者白带明显减少,腹部查体示所有病例下腹及反跳痛消失,妇科检查仅2例附件区有轻压痛,其余患者宫体及附件区压痛消失,合并有附件区包块的1例于治疗2周后包块消失,1例包块由原来的4.6cm×3.8cm缩小到3cm×2.1cm,继续服药1周并加服中药活血化淤治疗,1月后复查包块消失。
2.2实验室检查:患者于治疗2周后经宫颈管分泌物衣原体检查,26例转阴,占86.7%,4例未转阴,继续口服克林霄素1-2周停药后1例仍未转阴,改服价奇霉素后转阴,所有患者于阴转后的第一次月经后复查,未发现复发者,衣原体培养均阴性。
3、讨论
衣原体为一种不同于病毒的在宿主细胞内发育繁殖的微生物,其感染只发生在子宫柱状上皮,不感染磷状上皮,形成宫颈管炎,并上行感染导致子宫内膜炎、附件炎、盆腔炎、增加不孕及异位妊娠的发生率等,近年衣原体感染性盆腔炎发生率急剧上升,其发病多表现为亚急性,临床出现下腹部疼痛、阴道分泌物增多,日久治不愈,急性期可出现下腹部剧痛,高热,白带增多等。盆腔检查双附件压痛明显、增厚及附件区包块,宫颈口可见粘液性分泌物,宫颈管易出血、实验室检查均为阳性,诊断明确。
衣原体对克林霉素敏感0.5—1.0mg/L的克林霉素可杀灭90-100%的衣原体,克林毒素在体内转化成具有强活性的N一去甲基克林霉素,主要作用于细菌核糖体的SOS亚基,通过抑制肽链的延长而干扰细菌的DNA和蛋白质的合成,尚可消除细菌表面的A蛋白和绒毛状外衣,使细菌易被清除和杀灭,且克林霉素口服吸收率高,口服药量90%可被人体吸收,并迅速分布到体内各组织及体液中,均可达到有效浓度[1]。对衣原体最有效[2]。我院对30例衣原体性盆腔炎患者采用克林霉素治疗2周后,绝大多数患者自觉症状消失,查体93.3%的患者阳性体征消失,衣原体培养转阴率为86.7%,未转阴者经继续治疗1-2周后患者的阳性体征均消失,衣原体培养转阴率为96.7%,本组患者中2例伴有附件区炎性包块者均于治疗后包块消失(1例配合中药治疗),30例患者中,1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腹泻,经停药及止泻对症治疗后腹泻停止,其余病例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燕:克林霉素的临床应用及耐药现状[J]中国药房200516.:867-868.
[2]曹泽毅:主编实用妇产科李[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219-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