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南学院护理学系423000
【摘要】目的探讨微课教学法在护理学教育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校2012级班、2013级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2013级学生为观察组,2012级学生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微课结合传统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教育学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课结合传统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满意度。
【关键词】微课;护理教育学;传统教学法
微课短小精炼、重点突出、应用灵活是人们最为喜欢的学习方式之一。目前,国内外教育正掀起了一场“微课”革命。护理教育学是护理学学科体系中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研究护理教育现象与规律的学科[1]。在微时代的背景下,为适应教学改革形式,提高学生兴趣,提升教学效果,我们在《护理教育学》课程中采用微课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其介绍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采用整群抽样法选择我校2013级护理系本科学生1、2班104人为观察组,2012级4、5班101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学生都是通过高考统一招收入学,在年龄、性别、是否第一志愿报考护理专业等方面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理论课采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法,即教师PPT演示讲解各个章节内容,并在课后布置作业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实践课提前让学生准备授课的材料,由每位学生讲授一段5分钟的课,内容形式不定,并交一份1学时的教案。
1.2.2观察组理论课采用微课与传统教学结合的方法,授课教师均相同,具体做法为:在讲述重点、难点或疑点时引入微课。如在讲述桑代克的试误学习理论中的学习定律时,引入一个操作性强的微课《七步洗手法》,老师穿针引线,学生边学边做,通过学做中理解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又例如在讲授第七章第二节第四部分《现代教育媒体应用的基本模式》中的介绍“微型教学”时,选择李玉平制作的《什么是微课》[2],让学生能形象地理解微课;在介绍理论与实践讲授法教学时,分别演示优秀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微课,让学生深刻理解其教学方法;理论课结束前让学生欣赏全国获奖作品[3]、湖南微课网等作品,并与学生一起讨论作品的优点,并指导学生怎样将这些方法运用到实践课中。然后布置作业,内容同对照组。
1.2.3时间安排两组学生均为大二第二学期开设《护理教育学》。这时学生已接受了一个学期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护理学基础等专业课程的学习,为护理教育学课程开展奠定了基础。教程统一使用姜安丽的编制的《护理教育学》[1],理论12个学时,实践4个学时。
1.2.3考核方式两组均由同样的4位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的教师进行实践课的考核,对学生的授课及教案进行评价,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打分并算出平均分。学生教育学成绩=讲授成绩的70%+教案20%+出勤10%。
1.2.4教学评价工具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教学满意度调查,自行设计了20个问题,由学生填写,包括授课方式、内容理解、学习兴趣、对教学满意度等方面。
1.2.5统计学方法将收集的资料输入SPSS13.0进行统计描述与t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2结果
2.1两组学生的教育学成绩比较
3讨论
护理教育学已成为我国护理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专业课程,注重教育理论与实践,在护理人才的培养、护理教育质量的提高、护理教育事业发展推动中起着关键作用[1]。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与掌握一定的实际教学技能。但总体说来,该课程多数章节内容理论性偏强,教学课时少,教学任务重,讲解难度颇大,教师不易把握,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微课是指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主要目的,以简短、精炼的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学科知识点、疑难问题、实验操作、教学环节等进行的教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教学活动[4]。人们对微课的好评如潮,其教学效果也已经得到广泛认可[5]。从本次研究的表1可以看出,观察组的教育学成绩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将微课引入《护理教育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因为微课与传统教学结合能弥补原来传统教学法的“满堂灌”的缺点、改变教师为教学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学生课堂教学主体意识的提高;讲述重点、难点,让学生能更好地把握所学精髓;视频虽短小但展示的内容却精彩,也减轻了繁重的教学负荷;微课这种新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倍感新鲜,学习兴趣增加;同时一些优秀的微课是护生学习的良好素材,也为其接下来要进行教育实践打下坚实基础,护理教育成绩得分有明显提高。这与其它的研究结果相似[6-7]。
随着大学的扩招,护生的队伍也不断扩大,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大。而社会、医院、患者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知识、熟练的技能,还必须具有一定的教育能力。因此,《护理教育学》作为培养护生教育能力的重要课程,必须适应社会形式发展,丰富和发展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多元化角色的培养[8],才能提高护生的核心竞争力。表2中,观察组在学习兴趣、学习内容的理解、教学方法、对表达能力影响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护生对教师的教学满意高于对照组,这是因为在教学中引入微课,教师在教学准备过程中,也会参考与整合一些优秀的微课资源,内化吸收其精华,使自身教学水平得到了提高;而微课因形式活泼、视频短小、内容精彩,得到学生的喜欢,对课程兴趣提升,课堂气氛活跃,反过来也会令教师更加精心地设计教育课程,提升教学效果,这就促成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姜安丽.护理教育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2]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k3MTg1Njky.html.
[3]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MzODQ0NzA4.html?from=y1.2-1-103.3.4-1.1-1-1-3
[4]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4):10-12.
[5]张静然.微课程之综述[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19-21.
[6]邢艳,杨波,刘光久等.微课教学在实地解剖学教学中的初步探索[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15):2379-2381.
[7]汪舟娜,汪益兵.微课教学在高职院校“船舶管理”课程中的应用[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1.(2):1-4.
[8]李泽楷,李平,田晓迎.角色实践法在护理教育学教学中实施效果的质性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3,24(5):196-198.
作者简介:
戴叶花(1983-),女,湖南武冈人,硕士研究生,湘南学院护理系教师。
通讯作者:邓暑芳(1968-),女,湖南隆回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湘南学院护理系教师,主讲《护理教育学》、《护理学导论》、《护理学基础》等多门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护理学基础》微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2015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