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碧元(四川省南江中学四川巴中636600)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3)06-045-01
诗歌是语言的精华,是文学的最高形式,是文学艺术的高峰,有了诗歌的功底在阅读散文,如从风景秀丽的山峰走向一望无际的平原,由于诗歌的跳跃性强,想象的空间大,再加之诗人与我们的时代背景和生活背景迥异,有很多思维的"断裂地带",学生思维如果僵死按着逻辑顺序思考,想象的飞鸟就会葬死裂谷。它是高度概括的反映社会,在声律、节奏、格律有着严格地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诗歌教学时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思维。
从思维的方向看,诗人的创作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向心力的疑聚思维,而我们的诗歌教学却主要是辐射式的发散思维,他要求我们把那些内涵高度浓缩、外延高度集约的名篇佳作的典型形象与深邃的意境得以生动、传神地再现。这个再现过程无疑是个创造性的过程。下面仅就诗歌教学中如何拓展学生思维和做一个粗浅的探讨。
一、全方位感悟,拓展思维空间
诗歌语言精练,意象丰富,跳跃性大,增加了诗歌的教学难度,诗歌教学要使学生达到身临其境、心境与诗境交融、纵观古今、横贯日月的想象的最佳效果,诗歌教学的重要思维形式是扩散思维,也就是将高度浓缩疑炼的诗句发酵使之膨化开来,使作品的诗情画意如同腾空爆放的烟火一般飞珠溅玉,溢彩流光。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富有创造性的欣赏过程中艺术地再创诗歌丰富深刻的内涵。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可以启发学生"创设情境,激发情趣""点面辐射"、"感觉迁移""动静结合""主客相生"等方法去展开扩散思维的翅膀,使其在一定的深广度上把握诗歌的意境和特色。现在具体举例来说明。
1、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人们常说诗情画意,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也是学生兴趣的切入点,每当我将古诗时,利用自然中美景事先让学生有目的地观察,当然要选与教材古诗相近景物,才能产生感情和语言上的共鸣。在步入新课时,充分利用多媒体现代化手段向学生展示古诗中的画面,播放解说录音,声文并茂,图文并茂,学生在这种情境中很快进入了角色,如林画中景,思绪在飞扬,一副美景深深地烙印大脑之中,学生的想象力声情并茂画面丰富和完善,然后暂停画面播放,让学生口头尽情抒发自己的感受,然后让学生自己形成书面文字,写不起的字可注拼音,学生常常这这环境写作情绪高涨,反映敏锐,文思敏捷,感情真挚,语言形象,想象力丰富,将生活看到实景和画面虚境有机结合,学生在写作不断修复感受,升华自己的情感,教学效果十分良好。我在讲《望庐山瀑布》,我带领学生参观了黑水有名冰川驿站瀑布,又播放本课视频和音频资料,有位学生竟写出"画卷天地挂,豪情万丈高。"的佳句来。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点面结合,交相辉映
这包含两层意思:意识根据是个给定的具体物象在加深和拓宽上去优化组合渗透。如:扣住诗中叶、花、碧、红、天、日,想象出画面层次远近错落,色彩红绿相映,既有主题的碧叶荷花,又有陪的蓝天红日。二是除了对作品本身有扩充外,还要借助同类题材的作品来丰富和补充。如:可由《爱莲说》联想到荷花的高尚节操,有芙蓉联想到荷花的种种妙用,还可由《荷塘月色》联想到和含苞的羞涩,盛开时的潇洒,这样,这两句诗就成了一幅就具备了多维空间、绚丽色彩和传神情态工笔画了,
2、调动感官,感觉易位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善于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积累,使诗歌的形象通过不同感官沟通与转移来产生丰富和强化效果。在视觉扩展的"点面辐射"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对莲花荷花等物象在感官上由视觉向嗅觉味觉触觉等方面迁移----习习微风送来了莲叶荷花缕缕幽香,在炎炎的六月,真是渗人心脾,凉意顿生,令人心旷神怡啊。
3、动静结合,营造诗歌的意境。
我们欣赏诗歌时,往往要将作品的静者化动或动者化静,以此来增强画面的生动感。前文所述,我们虽己想象造出诗句的形色味等要素,毕竟还是一副孤立静态的画面,我们不妨进一步想象:朝阳冉冉升起,清风徐徐吹来,灿烂的阳光洒满了莲叶荷花,湖面上泛起了阵阵红波绿浪,空气中回荡着悠扬悦耳的渔歌,这不仅在光和月上增加画面丰富性,而且突出了景物的动态美。
4、情融物镜,升华心灵。
在诗歌教学这一典型的艺术鉴赏活动中,只有诸者与作者心灵相通、情感共鸣时,其效果才会理想。此时,读者的主观意识深深沉浸到作者客观描绘景物中,并借助自身的艺术创造力使之更加丰富、厚实、鲜活。这就要求教学者富有敏捷的角色意识,即在必要时是自己幻化成作者或与作品相关的人物,去充分感受作品的声光形色,体会喜怒哀乐。在欣赏上述诗句时,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充分角色化,使自己的思想与诗人的心境吻合贯通起来,仿佛在西湖那温馨的氛围里,绚丽的色彩中,柔和的阳光下,陪着知心的朋友在漫步赏景,这真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和满足啊,恐怕忘了送客,客人也忘了告辞了。
二、创意感觉,感悟诗歌的灵秀
思维迅速由一类对象转移到另一对象上的能力称作思维的灵活性。诗人是十分重视语言的锤炼的,在一句乃至一首诗中,往往因一字着色而满篇生辉,人们称这些词句为诗眼。由于欣赏角度不同。这些诗眼往往呈现他的多重性,而这些多重性的差异性恰恰又体现了诗歌意蕴的丰富性,要发现这种差异以体现其丰富,就需要欣赏者的思维迅速转换跳跃的能力,亦即需要思维的灵活性。在诗歌教学中,固然有因浮光掠影而未识的诗眼的情况,但更多的是由于思维的刻板呆池而对诗眼或视而不见,或食而不化,它轻则使学生索然寡味,重则抑制阻塞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这就要教师本身思维具有灵活性,而且要求教师以自己的思维的灵活性训练和造就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
王勃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短短两句,描绘了意象无限深远江上晚霞图:在日幕降临的长江,天空无尽的高远,秋水浩渺,一平如镜,落霞如火,江风浩荡,孤鹜与落霞结伴飞翔,在天空的尽头,水天相连,水天一色,空旷的天空沉入江底,一泻千里的江水在天空流淌,江上晚景十分壮美。字字珠玑,传神入韵,一个"齐"妙笔传神,把孤鹜与落霞结伴飞翔展现的淋漓至尽,一个"共"字,把水天一色,水天相融写得栩栩如生。
又如王维的《鸟鸣涧》中"月出惊出鸟"虽平白如话且寥寥数语五字,却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颇耐寻味深山月夜图:月儿在山边儿露出了脸,如水的月光泻满了深山幽谷,它冲淡了笼罩山谷的夜色,也惊起了栖息窝巢的鸟雀。其中的"惊"字就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诗眼,我们既可以对它做延伸性的联想,也许是月光太亮了,使鸟儿感到感到分外的惊讶,也许是这皎洁的月儿来的过于太突然了,引起山鸟惊惶,再不就是今晚的月儿圆得有些异样,不由得使鸟儿莫名的恐慌;同时,又可做反向联想--莫不是鸟儿们为能依偎在暖融融的"家里",借助今晚格外明亮的月色欣赏它们白天无法领略的美景而惊喜呢,试想,若是由于思维的情性,仅满足于将该句译为"月亮出来了,惊起了入巢的山鸟",那又怎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呢?
要提高诗歌的教学质量,还有很多教学程序要做,上面仅就如何拓展学生思维谈了个人看法,学生如何走进诗歌境界,这是诗歌的输入过程,语言除了输入过程外还要有输出过程,输出就是要写诗,开始可以引导学生仿写古诗,做些换词练习,锤炼语言,这样才能逐步升华内化强化学生的诗歌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