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县人民医院浙江仙居3173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期间在笔者就职医院儿科进行住院治疗的患儿36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83名患儿,对照组对症进行常规静脉穿刺治疗,研究组改用静脉留置针,观察记录两组患儿的并发症情况包括皮肤情况有无感染,以及家属对输液情况和穿刺技术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儿家属对输液情况满意度为(92.2±1.8)分,对穿刺技术满意度为(93.4±0.9)分,健康宣传满意度为(94.2±1.3)分,均高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并发症的发生率8人(4.37%)远低于对照组39人(21.37%),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的应用静脉留置针可以获得良好的护理疗效,减少患儿穿刺频率,避免患儿因恐惧哭闹,同时降低了静脉穿刺并发症,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儿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6194(2015)02-0497-02
随着计划生育的实施,独生子女已成为普遍情况,通常一个孩子有三个家庭六位家长进行照料。因此,儿童的健康至关重要。而儿童生理发育尚未完全,容易罹患各种疾病,有时需要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反复多次的静脉输液。静脉留置针即套管针的发明与应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儿童静脉穿刺的状况,已成为临床护理常用的手段[1]。静脉留置针套管柔软,操作简便,能在静脉内留置很长一段时间并且不穿破血管,极大程度上减轻了反复多次进行静脉穿刺对儿童带来的身心创伤,也避免了家长的焦虑和担忧,极大地提高了护理效率和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期间在笔者就职医儿科进行住院治疗的患儿36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83名患儿,对照组中男性患儿102人,女性患儿81人,年龄1~12岁,平均年龄(4.9±0.7)岁,患儿住院时间为4~28天,平均住院时间(6.5±2.4)天;研究组中男性患儿98人,女性患儿85人,年龄1~13岁,平均年龄(5.4±0.8)岁,患儿住院时间为5~25天,平均住院时间(6.8±1.3)天。两组患儿之间的性别、年龄、住院时间等一般情况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儿可进行比较。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的静脉穿刺治疗,在药物皮试完成后常规进行钢针穿刺输液,输液完成后护理人员拔针。研究组改用静脉留置针,静脉留置针位置包括四肢浅表静脉及头皮静脉,通过静脉留置针完成患儿的静脉输液。对两组患儿的治疗均要严格无菌操作,以避免患儿出现感染,并为患儿提高轻松舒适的环境,避免患儿紧张。护理人员应加强治疗过程中的巡视,一旦发现并发症及时处理。观察记录两组患儿的并发症情况包括皮肤情况有无感染,以及用表格采用问卷调查形式,了解家属对输液情况和穿刺技术的满意度,问卷总分100分。
1.2.1静脉留置针穿刺:对于研究组患儿,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下,护理人员首先应选择弹性佳,大小适中相对粗直暴露较好,且易于固定,有利于进行静脉穿刺的血管。对于年幼患儿,多选用额正中静脉,以及颞浅静脉和颞浅静脉的额角分支,避开关节和四肢血管,以防患儿好动哭闹导致留置针脱落。选定血管之后,在进行静脉穿刺部位以0.5%碘伏消毒2次和75%酒精棉签消毒2次,直径大于5cm。穿刺之前将肝素帽旋紧,留置针与皮肤成30°进行穿刺,看到血液流出后继续推进2mm,固定套管之后将针拔出,再取透明贴固定软管。正确的封管方式能有效地减少并发症情况,封管时可应连续不间断,在旋转的同时边推边退出针头,采用生理盐水肝素液5ml封管,抗凝效果佳,且留置时间长;或者也可以采用生理盐水5ml进行封管。
1.2.2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推荐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一般在3~5天,以避免感染的发生,但是也有研究显示当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在2天到7天之间时,患儿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并无明显差异。只要护理得当,防止渗漏,堵塞的发生,静脉留置针的时间完全可以延长到7天。但是当输注的药物刺激性较大时,应减短静脉穿刺针留置时间。
1.2.3并发症的处理:在静脉留置针护理期间出现并发症时应及时进行护理,一旦出现局部皮肤红肿,渗液时,立即拔出穿刺针,进行2次穿刺,同时保持该部位的清洁,避免感染。当静脉留置针出现堵管时,应立即拔出。出现静脉炎给予患儿热敷,避免在同一部位进行长期的静脉输注药物。加强患儿护理期间的巡视,如若发现并发症预兆即刻进行处理,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3统计学方法
用SPSS19.0版软件分析,组间比较以x2检验。计量数据以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并发症情况对比:研究组患儿家属对输液情况满意度为(92.2±1.8)分,对穿刺技术满意度为(93.4±0.9)分,健康宣传满意度为(94.2±1.3)分,均高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并发症的发生率8人(4.37%)远低于对照组39人(21.37%),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研究组8例并发症均因患儿哭闹等原因造成,进行再次的静脉留置针穿刺后没有再出现异常;而对照组中有31名患儿进行了2次穿刺,其中8例进行了3次及3次以上的穿刺。
2.2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工作的完成情况:两组患儿均完成了护理工作,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3讨论
近些年因为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实施,我国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现在一个儿科的小患者通常会有六位家长的陪伴照料。因此,儿科护理工作的效率和疗效就显得尤为重要。儿童又是很多疾病的易感人群,罹患疾病后,常常需要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反复多次的静脉输液治疗。静脉穿刺针的推广应用极大地方便了护理人员的工作也改善了患儿的静脉穿刺情况,减少了静脉穿刺的次数,避免了患儿对静脉穿刺的恐惧心理,提高了患儿在诊疗过程中的配合度,同时缩短了对患儿进行静脉穿刺护理治疗的时间,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护理效率,节约了医疗资源,护理人员也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巡视,对患者进行观察[2]。
静脉留置针拥有诸如留置时间长,不易穿破血管等优点,但同时,护理人员在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时候也应注意如下事项:要采用适当的套管针和封堵方式对静脉留置针进行封管。由于静脉留置针的存在,该部位会容易发生红肿,因此我们应避免对患儿进行长时间的静脉输液,患儿的配合能力较差,好动,我们也应避免让患儿长时间保持静止不动以免患儿哭闹自行抓落静脉留置针[3]~[6]。对于这些情况,护理人员应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宣教,互相沟通理解,共同努力避免此类并发症的发生。
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并发症的发生率8人(4.37%)远低于对照组39人(21.37%),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通常常见的并发症有渗漏,这多数是由于穿刺不恰当或者针头没有正确固定,以及患儿的配合度差导致,此时我们应热敷患儿局部皮肤,并用普鲁卡因对高渗性药物进行局部封闭;为了避免堵管的发生,进行正确的封管操作尤为重要,同时调整合理的输液速度,每次输液前先抽回血并推注少量生理盐水,均可减少堵管的发生;细菌感染以及多次反复的静脉穿刺,输注刺激性的药物都会导致静脉炎,因此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应合理,及时拔针,并对局部进行消毒[7]~[10]。
综上所述,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可以减少患儿的静脉穿刺次数,避免患儿哭闹,减少患儿家属的焦虑,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家属对护理人员护理过程的满意度,值得我们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曹秋花,王淑霞.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J].影像与检验,2013,2(24):175-176.
[2]RickardCM,McCannD,MunningsJ.Routineresiteofperipheralintravenousdevicesevery3daysdidnotreducecomplicationscomparedwithclinicallyindicatedresite:arandomisedcontrolledtrial[J].{H}BMCMedicine,2011,4(13):53-54.
[3]盛敬伊,史囯晶,苏丹.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1(25):197-198.
[4]董淑华,王建荣,潘庆联,等.静脉输液相关技术的应用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3,38(9):719-721.
[5]文辉,李晓庆.早产儿腋静脉留置针穿刺误入腋动脉致动脉痉挛的处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8):821-822.
[6]梁雁玲,赖苑蔓,萧丽珍.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1):64-65.
[7]蒋梅.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7(20):2330-2331.
[8]傅月霞.儿科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方法及护理[J].临床医学,2012,8(14):124-125.
[9]陈淑梅.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2,29(20):119-120.
[10]李超男.浅谈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3,4(17):351-352.
*通讯作者:
陈亚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