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中医院,甘肃定西743000
摘要:随着我国整体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临床工作中实验室检查的作用日益突出,并越来越受到重视,正确的血液标本收集、送检等操作,能够有效提高血液标本的检验质量,提高患者临床诊断的准确性。笔者浅谈一下提高临床医学检验血液标本质量的策略。
关键词:临床检验,血液标本,质量,策略
随着我国整体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临床工作中实验室检查的作用日益突出,并受到重视,这是因为准确、及时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对尽早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大帮助。当然,我们还遗憾的看到临床工作中有时可见血液样品不合格的情况,造成化验结果的不准确,影响了疾病的诊治工作,甚至有可能使患者错过最佳的治疗和抢救时机。
血液检验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疾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方便临床诊断。正确的血液标本收集、送检等操作,能够有效提高血液标本的检验质量,提高患者临床诊断的准确性。笔者总结多年的临床检验实践经验,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大量的查阅,运用随机对照实验和荟萃分析的方法,评价实验指标,运用统计学原理,分析曾经发表的文献报道,有效评估一些指标和方法。就如何提高临床医学检验血液标本质量的策略做一浅谈。
一、检验质量受影响的原因分析探究
在临床医学中,医生需要以检验结果为依据,对病人进行诊断,确定治疗方案。检验结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当今,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检验医学也不断的创新,现代医学模式发生转变,不断提高检验的现代化水平,因此,也较大程度的提高了检验结果的正确性,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还依然存在临床医生怀疑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结合下面几个原因,分析一下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
一是标本质量状态。内外在两种因素对标本质量产生影响。进食8h后所采集的标本被成为空腹标本,如果在空腹时间过长的情况下,采集标本,那么标本就不能把机体的情况真实准确的反映出来。可见,患者准备不足是导致血液标本不合格的重要原因,也往往容易被忽视。一般来讲,采血前需禁食12小时;采血前摄入高脂肪食物、茶、咖啡、酒等会对血生化指标造成影响。
二是标本放置时间长短。标本在采集、运送或保存的过程中,各种原因导致血红细胞破裂,大量的胞内物质释放入血浆和血清,造成化验结果的不准确。体外溶血的常见原因有:静脉穿刺采血处的消毒液未干、采血针头过细或采血时有气泡进入;止血带捆扎过紧、抽血不顺畅或采血时负压过大,采出的血液撞击试管壁造成溶血;混匀血液标本时震荡试管用力过猛,采血后真空采血管内的负压仍过大等。采集完的血标本,需要立即送往实验室进行检验,实验室在接到标本后,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检查。如果检查不能马上做,需要分离血清或血浆,放置到冰箱内,保存在低温状态下,把影响结果的因素减小到最小化。
三是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注重科学性是实验操作要注重的关键。岗前严格培训是检验人员上岗前首先需要进行的环节。每个检验工作人员都要做到熟知检验标准,使判定标准达到统一,把误差减小到最低的程度,使化验结果趋近“真值”。如,床上有些检验项目是要求对血液标本进行抗凝处理的,因血液本身含有多种凝血因子,如果不能及时的将血液标本与抗凝剂混匀,血液标本在凝血因子的作用下就会造成血液凝集。这就是在检验检验人员的专业水平,防止出现诸如采血时长,采血血量不足等现象,因为这些原因势必造成检验数据的不准确。
四是不同的化验项目采取的血液标本时不同的,有的需要全血,有的要分离血浆或者血清,不同的标本要求有不同的试管,采血时管选取不当会造成标本的破坏,化验结果的错误等。
二、优化临床检验的策略
患者是循证检验技术的中心,循证检验技术的宗旨是把正确可靠的检验信息提供给临床医生,为临床诊断服务,因此说,严格控制整个检验系统是实现临床实验管理达到高质量的关键,也是检验结果达到正确,合理有效的开展实验的关键。虽然检验人员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掌握技术性能对临床需求的满足情况,但对于临床应用来说,实验方法性能的作用很重要。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是临床诊断需要检验项目的检测方法的特征,能否回答问题是核心。有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以及预后观察,是患者健康的最佳服务方式,这是某项实验项目选择的标准。临床上,各种体液尤其是血液标本的分析结果为医师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非常重要的依据,如果血液标本不合格必然导致检验结果的不准确而影响医生对病情的判断,造成很大的医疗安全隐患。
一是在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中,需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操作,以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血液标本检验数据,方便患者的临床诊断。检验人员需根据患者具体的血液检测项目选择最佳的检验方法与仪器设备,废除不合理的检验指标,促使血液样本检测向着合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同时需不断修订实验室中的诊断标准,以满足不断发展的血液样本检验技术的需求。
二是在抽血前,须做好准备工作,且医务人员以严谨、认真的态度面对,以防对血液标本的检验结果产生不良影响。血液样本采集过程中所用到的试管与注射器等用具,需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消毒与保存,以保证清洁性与干燥性,注意注射器与针头无法使用酒精进行消毒,以防对血液样本检验结果产生呢个不良影响。现阶段,我国医院多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针头与试管,很好的避免上述问题。在血液标本采集前,患者需空腹12h,且在采血过程中,患者选择卧位,以降低药物、食物等因素产生的不良影响,空腹抽血的脂血发生率较低。
三是在血液样本采集过程中,需避免采集时间过长、血液样本量不足或者是过多、抗凝效果不良等现象,尤其是急诊患者,血液循环功能较差,因此血液样本采集需在患者静卧20min后,且患者使用止血带的时间需低于60s,在抽选后立即将止血带松开,若血液样本采集不顺,就会大大增加溶血的发生率。血液样本采集后需保存在真空采血管中,医院需保证是正规厂家提供的,真空采血管颜色的不同,表示抗凝剂使用的不同,因此医务人员需根据患者具体的检测项目选择相对应的真空采血管,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中规定的采血管顺序进行。
四是医务人员在穿刺时,最好时选择患者静脉相对明显的区域进行,且需避开患者的皮外伤部位,例如炎症、血肿、冻疮等,且在血液样本采集结束后,需动作缓慢的来回晃动真空管,以保证血液与抗凝剂混合的充分性,不能将真空管平放,以防破坏血液细胞。
总之,血液标本的质量保证不仅仅是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问题,还与其他因素紧密系相连,作为临床科室则需要不断分析研究检验结果,提高专业水平,避免由此引起医疗安全问题,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