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430033
【摘要】目的:分析肝纤维化临床检验血清学检测指标的研究效果。方法:在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间收治的肝部疾病患者中抽取86例,先后对三组患者进行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PCⅢ、Ⅳ-C检测,并分析检测值与病理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4种检测指标中有3个指标随着病症程度的严重而增加,而PCⅢ则呈现先上升在下降的缺失,比较中所有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学检测指标能有效的对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进行确定,对患者肝部情况检测就有极好的检测价值。
【关键词】;肝纤维化临床检验;血清学检测指标;效果
相关的实验指出,肝纤维化患者的病症阶段准确化检测是对其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的有效保证,而在诸多检测方法中,血清学检测是最为有效的检测方法,其通过对患者体内的肝部健康数值和体内的肿瘤检测数值进行对比检测,可以进行精确的判断[1],本文因此展开研究,就血清学检测方式对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进行研究,具体观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患者资料
在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间收治的肝部疾病患者中抽取86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44例,年龄31-69岁,平均年龄51.51±6.58岁,经过病理检测,轻度肝炎患者28例,重度肝炎患者29例,肝癌患者29例,患者的病症例数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实验前已排除肝部手术史患者。
1.2检测方法
检测人员为患者进行晨间空腹静脉血进行抽取,并按照流程和规定采用离心机进行离心处理,并置于合适温度中进行冷冻保存,之后进行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PCⅢ、Ⅳ-C指标数值。
1.3检测标准
在检测实验结束后,将三组患者的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PCⅢ、Ⅳ-C指标数值进行比较,并将比较结果与患者的肝部症状进行联合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分析数据,用t检验计量资料比较,以()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检侧结果显示,轻度肝炎患者、重度肝炎患者、肝癌患者的血清透明质酸(HA)指数分别为(125.49±84.69)、(179.79±95.19)、(689.19±140.11);层粘连蛋白(LN)指数分为(26.89±28.81)、(137.01±76.31)、(173.61±45.81);PCⅢ指数分别为(140.19±68.31)、(218.31±75.11)、(157.09±64.51);Ⅳ-C指数分别为(87.41±35.71)、(109.09±48.21)、(188.61±69.41)三组患者进行比较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需要注意的是PCⅢ在肝癌期间出现了数值下降。但其他三个指标均呈现随病症加重而上升。
3.讨论
肝纤维化是临床常见高发疾病,常见有病毒性、免疫性肝炎和乙醇(酒精)肝、脂肪肝等,形成原因多是因为肝部出现较多的病变现象,导致大量细胞沉淀,形成增生组织和结缔组织,并逐渐形成纤维状[2],若治疗不及时,患者极为容易出现肝脏硬化和肝癌症状,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破坏[3]。
且肝部对于人体具有较强的影响力,肝部症状往往会导致患者面色暗黄,全身无力和食欲不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早诊断和早治疗便成了肝部症状患者健康恢复的有效辅助手段[4],目前而言,肝部症状检测手段主要是病理学诊断、影象学诊断和血清指标检测三种方法,其中病理学诊断最为精确,但由于需要对患者进行身体手术检测,会造成其身体受到损伤,而影象学诊断多是对病情进行辅助和参考,因此采用血清学指标便成了较为准确的检测方式。其中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PCⅢ、Ⅳ-C等均是反应患者肝部功能的指标[5]。
在本次实验中可以看出,除了肝癌期患者的PCⅢ出现些数值相对重度肝炎患者降低后,其他的时间里患者的指数均随着症状的加重而提高,而PCⅢ之所以会下降,这是因为其本质为肝细胞对外基质的构成成分,在血清中的含量反映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和活动性,由于患者的肝部在重症转化而肝癌时,由纤维化向肝硬化转变,因此PCⅢ出现了降低。而另外三个指标则是因为透明质酸(HA)多处于结缔组织中,在患者的病症的发展过程中,肝部的结缔组织不断增增加,患者体内的透明质酸(HA)自然会不停的增多;层粘连蛋白(LN)则作为患者体内多种肿瘤的检测指标,因此在实验中表现为轻度肝炎期间数值极小,在重度肝炎和肝癌中则是轻度肝炎症状的数倍;Ⅳ-C则是能与层粘连蛋白(LN)结合形成基底膜骨架,与其具有相同的检测价值。
综上所述,血清学检验能够有效的区分患者的肝部症状,准确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艾莉莎、赵杨、孙昳等.不同慢性肝病患者Cys-C、ADA及肝纤维化指标变化的临床研究[J].肝脏,2017,22(6):542-545.
[2]李峰.肝纤维化患者临床检验血清学指标检测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4):45-46.
[3]孙蕾.不同程度肝纤维化患者的血清学检验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6,18(2):144-145.
[4]付华.血清学肝纤维化评分系统对肝硬化并发症诊断价值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17),2644-2646.
[5]刘天会.肝纤维化和肝硬化逆转的血清学评价[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9,35(04),714-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