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丽莎(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重要精神,这一精神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新的历史时期,高校学生普遍存在着经济压力大,学习压力大,就业压力大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深入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对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内涵
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的角度看,其内涵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从思想政治的角度注重人的思想发展的连贯性,不充许出现思想的断裂。它要研究的是人的思想意识的正确性和由意识而导致行为的正确性以及上述两个方面结合在一起的心理决思想问题。二是从思想政治的角度满足人的精神追求性,要研究和解决人的精神疾患,关心他们的精神健康。人除了有正确的世界观外,还要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健康的精神状态。在这个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加强个人的性格塑造,锻造精神的承受力。更重要的是怎样形成健康精神的培育、在健康精神引导下的性格塑造以及由此而最终形成的与社会精神的一致,最终会极大地满足人的精神层面的追求。三是从思想政治的角度关注人的行为的正确性。思想政治心理疏导在注重人的精神和心理活动的同时更要关注其目标和结果的实现,即人的行为的正确与否。从中积极探索心理因素与行为之间的相融互动关系,要采取有效的行为检测方式与心理疏导制定的计划联系在一起,鉴定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发展过程、最终目标,达到人的内在心理与外在行为发展的协调性和一致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心理疏导的重要性
近年来因心理问题而导致的校园悲剧时有发生。2008年至2010年全国已发生多起大学生自杀事件。在“80后”、“90后”的学生群体中,独生子女所占比重较大,他们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存在着内向,人际关系薄弱等等特点,这些都容易使学生产生各种思想和心理问题。校园自杀事件的发生,折射出当今学校教育中心理疏导的缺失和不足。同时,就业难等诸多问题渗透进校园,学校更应该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当然,这种疏导应该是双向的,是师生之间,学校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如果学校不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就容易使学生产生精神上的障碍、就容易使学生对国家发展产生诸多认识上的问题、就不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因此,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强心理疏导工作已经刻不容缓。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运用心理疏导,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第一,它能帮助学生及时调整自我心态,克服各种心理障碍,用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投入学习、适应社会、迎接挑战。第二,它能帮助学生迅速、全面、正确地发现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便于大学生及时解决问题,努力消除自身弱点,矫正自己的行为方向,通过科学的积极的心理矫正来加快自身的成长。第三,它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良好的注意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信念,用良好的稳定的心理素质来实现自身和谐的发展,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三、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有效途径
(一)建立制度,创新心理疏导的机制
建立以心理咨询室,心理学教师和思想政治课教师为主体的心理咨询与心理干预体系。加强评估及预警的力度,让学生在人文关怀的宽松氛围中,树立自信、自尊和自强的心态,培养其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精神,同时培养其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探索建立心理疏导的机制。学校在制度建立方面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权利;在制度制定过程中要做到客观和科学;对待特殊学生要抱着积极的态度,要严而有情。
(二)树立主体意识,营造“以生为本”的教育环境
发挥学生主体性是“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根本要求,也是尊重学生需要的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激发大学生的主体精神。马斯洛认为,人的尊重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教育者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通过教育者与学生相互交流沟通来促进双方思想品德的提升。
(三)将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贯穿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要求我们“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实践证明,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往往与其所处的环境和切身利益是密切相关的。要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一定要深入到学生日常生活中,走进学生群体中,从思想、学业、生活和情感等方面去关心学生。真正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工作,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只有贴近大学生的实际,才能设身处地去关心他们,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同时,注重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把思想教育与心理疏导有机结合起来,针对学生易发的心理问题,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给予学生倾诉沟通的机会,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心理和谐,以达到教育的预期目的。
(四)组织参加集体活动
在当前的大学生学习中,学生以及老师更多关注的是专业知识,学习内容很少涉及人际交往的知识,各种学生社团组织的活动,是大学生学习与训练人际沟通的平台,在这样的集体中,成员间增加了接触、交往和互动的机会,学生在团体中一起参加活动、讨论、角色扮演等等,促进了成员间的互相交流。每一个成员在人际互动中体验到互相接纳、互相支持,逐步改变对人际交往与沟通的歪曲认知。另一方面,每个成员在活动中学会了倾听他人、关注别人,同时,自己又能够畅所欲言,从而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与信任。了解可以增强有效沟通,信任能够带来团队合作。
(五)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的素质,培养人格魅力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否通过教育和引导对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其出现所期望的状态或发生所期望的转变,关键的一点在于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的素质及影响力,因此,建设一支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具有强大的人格魅力、有较高的威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队伍至关重要。这是赢得大学生的尊重和认同的关键,也是思想政治教育顺利展开的重要前提,只有身心健康的教育者才能引导教育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版;
[2]姚本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徐柏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研究》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贾春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教育论坛,2011年2月;
[5]黄红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社科纵横,2011年3月;
[6]罗昌勤.《论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在高校服务育人中的价值实现》.科教论坛,2008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