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易班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6-16
/ 3

高校易班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析

刘浏李鹤赵艳梅吴柯霞

刘浏李鹤赵艳梅吴柯霞

(西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9)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逐步成为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延伸。作为心理健康工作的新途径,网络教育能够极大的拓展心理健康教育覆盖范围,但由于其局限性,如网络发展不完善导致内容形式单一、访问人员身份非实名导致无法进行后续跟踪帮助等。随着易班的进入,最终实现了仅高校学生参与并实名认证,给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提供了条件,本文从易班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可能性、易班板块设计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初步探索易班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立,为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借鉴。

关键词: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易班网络;易班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035(2013)06-0000-02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逐步成为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利延伸,高校心理健康网站以其优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要学生通过网络,无论何时何地都可获取网络资源并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通过多种栏目和渠道,能为学生自我学习、自我辅导、自我成长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通过及时发布有关心理健康教育及其活动的各种信息或新闻,能较好营造心理教育氛围,能够吸引学生参加心理咨询以及各种心理教育活动。[1]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也会给大学生带来一些消极影响:大学生正处在情感体验的高峰时期,有强烈的情感表达需要,但虚拟世界所提供的并不是真实的、面对面的、带有情感色彩的交流,这会导致大学生真实情感的缺位和迷失;网络的虚拟性、匿名性特点可以让大学生在行为模式上表现出极大的放纵和随心所欲,这会导致大学生行为的失控和多重人格的障碍;由于发展不平衡导致各心理网站内容形式和质量参差不齐,使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参加完成较多心理测试后,仍不能有效的调适学生的心理相关问题,不但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还达不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2]

为更好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打破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局限性,我们将心理健康教育放到易班网站进行,它能实现仅高校学生参与并实名认证,能够有效整合运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给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提供条件。

一、易班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实施可行性

(一)完善的硬件的设施,为建立易班心理健康教育立体平台提供基础保障。

要想实施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必须具备硬件的支持。易班的应用程序和数据中心都在上海,作为户外高校,要建立完善的硬件设施,需要解决网络链接、访问速度、信息安全一系列问题。以西华大学为例,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在学校和中国移动成都分公司的协商下,学校从现有4G移动宽带中划拨200M易班专用宽带,通过建立镜像服务器,利用带CDN的反向代理技术和DNS智能解析实现了用户对西华大学易班的高速、免费、安全访问,为户外高校易班网络的建设提供借鉴。

(二)完善的师资队伍建设,为建立易班心理健康教育立体平台提供智力支持。

易班网络以高校为平台,大部分高校都拥有雄厚的教师资源。西华大学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现有专兼职心理咨询师共9名,其中,博士3名,硕士5名,在读硕士1名,中国心理学会认证的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注册督导师1名、注册心理师1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1名,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6名,中国首批欧洲认证的眼动脱敏技术(EMDR)创伤心理治疗师和督导师1名,美国临床催眠治疗师2名,美国EMDR创伤心理治疗师候选人5名,各成员均有心理学专业知识背景或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方面的专业培训经历。强大的师资力量和科研基础,能够将深厚的政治理论和心理学理论结合到心理健康教育和网络技术中,能以敏锐的思维准确、及时地抓住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了解学生、贴近学生,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这为建立易班心理健康教育平台提供了智力支持。

(三)匿名+实名注册模式,为实施易班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便利条件。

在易班中,用户在易班班级内以实名的形式出现,有利于辅导员和学生以及学生和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和有效沟通。但当用户走出自己的班级,在易班的主社区参与公共话题讨论时,系统会自动显示其注册时填写的用户名,做到了实名登记、匿名发帖,有利于用于隐私的保护。这种实名+匿名相结合的注册模式是其他网站所不能提供的,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后期跟踪和培训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四)多形式的宣传模式,为推广易班心理健康教育立体平台提供条件。

一项新鲜事物能否在新的大地上枝繁叶茂、开花结果,靠的是政策上的支持、团队人员的辛勤耕耘;只有领导重视、大力宣传、不断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和板块,才能把广大的青年学生吸引到易班平台上。西华大学重视易班建设工作,建立学校易班工作领导小组,各学院分别建立易班建设领导小组及易班学生工作站。策划并开展了《易班来了,你准备好了吗?》、《易班,那些可爱的班主任》、《花儿朵朵成都唱区总决赛易班抢票》等活动,吸引了大量学生的眼球,是学生乐于上易班,为推广易班心理健康教育立体平台提供条件。

二、易班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想

易班心理健康教育立体平台风格应以温馨活泼为主,才能给人带来安全温暖、朝气蓬勃的享受,才能让学生深入其中,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获得资源和帮助。[3]

易班心理健康教育立体平台的实施将以班级+群组的管理模式,通过班级的建立,由专职的心理健康老师作为班主任,其余兼职心理教师作为班委。在班级中按照团体辅导需求建立群组,打破空间的障碍,实现网上无障碍讨论。

(一)刊登文章、讲座文本。

班委们根据自身所学所长,负责话题中相关板块内容的上传与更新,如:刊登文章、讲座文本,讲座通知等,使心理困惑的学生能够直接从网络上学习心理常识,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促进自我认识与自我成长;也可通过易班网盘上传相关的文本、flash或PowerPoint等学习资料,供学生自行下载学习;同时,班委们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回帖,对学生回帖中的困惑等及时的解答。

(二)提供网络心理测验。

利用网络心理测验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正确看待并及时察觉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可以通过易班话题,建立心理测验板块,适时推出相关标准化心理量表,如赖氏人格量表、曾氏心理健康量表等,学生可以通过私信或预约了解测试结果,班委可通过彼此间的交流实现后续跟踪服务等相关工作。

(三)提供咨询服务。

易班心理健康教育班级中,可以利用易班私信的功能,可以线上预约个别咨询,另外也可以配合线下咨询,实现学生-心理健康老师之间的无限制沟通,完成线上线下心理咨询的双相配合,对存在心理困惑或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专业辅导;也便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自由交流、各抒己见。[4]

(四)上传在线电影、发行电子刊物。

通过易班心理健康教育班级网盘,可以适时上传优秀电影,同学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自行下载,在欣赏影片的同时,通过精彩的故事情节和生动感人的画面产生情感上的感染和共鸣,有助于学生探索生活中常出现的困惑,澄清模糊认识;也可通过网盘,上传电子刊物,每期围绕特定的主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宣传。

(五)群组团体辅导。

在班级管理应用中,可面向有心理困惑、心理障碍并希望求得帮助的学生,针对他们的特殊问题,建立相应群组。在群组中,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组织安排团体咨询、团体讨论等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同学在讨论中学习、讨论中体会,逐步在群体中解开心中的迷惑,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

(六)心理博客。

各班委易班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建立自己的学习园地和博客,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情境。学生可以分享彼此的观点和学习内容,表达不同的看法,学生也可以在自己的博客上记录自己的学习体会。

三、搭建易班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应注意的问题

易班心理健康教育平台的建立能够让学生通过易班自主地学习网上的知识,但网络教育无法避免的还存在一些不完善和不成熟的地方。我们在运用易班网络积极一面的同时,同时也要看到网络环境给学生的心理健康和道德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如:缺乏人际交往,容易使人产生孤独、苦闷、压抑人格障碍等。因此,如何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进行学习,摈弃一些不健康的内容,最大程度地降低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显得异常重要。[5]

此外,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不同,在推广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根据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需求安排不同的教育内容。如:对于刚进学校的新生,主要涉及新环境的适应性问题,应加强适应性教育、友谊观教育、时间管理教育、意志力教育,使他们更好的适应环境,增强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对于二年级学生主要针对学习策略、职业规划、情绪管理等方面的教育;对于三、四年级学生则强调就业、考研方面的指导,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认清现实,适应社会。

易班心理健康教育平台的建立能够更好的延展传统心理健康的覆盖面,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的契机和良好的平台,但是我们也充分的认识到,它只是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助手段和补充,我们不能因为有了网络就摈弃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应该在抓好易班建设的同时,全面带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开展。易班心理健康教育平台的建立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过程,易班心理健康教育平台搭建目前还处在探索阶段,希望通过社会关注、高校努力,使易班心理健康教育平台能日趋成熟,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吴娜娜,严由伟.中国台湾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启示[J].教育探索,2008,(1):117-118.

[2]姜巧玲,胡凯.我国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概况及展望[J].学术探索,2011,(12):134-137.

[3]郑海斌,苗军芙.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J].当代教育科学,2012,(11):61-62.

[4]亮海彬.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6(2):179-182.

[5]黄福生.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网络化平台[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6,(6).

作者简介:

1.刘浏(1971-),男,汉族,西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2.赵艳梅(1991-),女,汉族,四川广元人,大学本科。

3.吴柯霞(1991-),女,汉族,四川资阳人,大学本科。

通讯作者:李鹤(1982-),女,白族,云南昆明人,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本文系上海市教卫党委委托课题‘沪外高校易班建设试点’项目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YB13L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