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泰安高新区北集坡街道办事处洪沟中学杜家兴
目前,有些学生对数学上的问题觉得无从下手,望题兴叹,迟迟不敢下手,有的学生即使找到下手点,但又不知其顺序,谁在前面,谁在后面模糊不清.因此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就非常重要了.如何能教会学生解题分析,启迪学生思维能力呢?本文从教学实践谈一些浅见.
一、步步设疑,给学生创造有利于分析问题的情境
分析问题始于问题情境,问题情境的内化则是思维场情景,思维场情景能引领学生解题方向,活化思维活动,有助于发现问题的隐蔽关系,突破解题障碍;更有助于对问题解决进程的反馈和调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一系列的设问和反问,步步设疑,给学生创造分析的情境.而且,通过创设思维场情景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迁移性.这样,培养了学生养成分析的习惯,又逐步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进一步解决问题.
例如:学习了点关于直线对称点求法后,就要引导学生从联系实际的角度去分析,对原题进行加工、改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题目可以是这样的:一条小河l的同旁有两个村庄A、B,在河边修一个抽水站,问该站应修在什么地方,才能使它到两个村庄A、B的距离之和最短?在学生继续讨论分析的同时,教师不妨设疑这样几个题目:
设疑一:小河两岸(设两岸是平行的)有两个村庄A、B,要在河上修一座与河岸垂直的小桥,使两村庄间的距离为最短,小桥应修在什么地方?
设疑二:在圆柱形铁皮桶的外侧A处有一只小虫,请为它设计一条最短的路线,使它沿桶外侧爬到桶内壁B处.
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步步设疑,给学生创造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情境,学生就会不断思考,不断分散问题,改向大问题,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是教学效果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启迪思维,引导学生在分析解题方法中,体验优势.
学生思维活动的表现,需要教师营造良好的问题情境分析,使学生产生趋向目标的强烈的创造欲望.
学生对各种知识理解的难易程度是不尽相同的.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在学习中之所以产生一些思维的困惑或理解的偏差,其主要原因是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还不能同化和顺应教学的内容,因而形成了思维障碍.从而导致学生在解题时往往满足于做出题目,而对自己的解题方法的优劣却从来不加评价,作业中经常出现解题过程单一、思路狭窄、解法陈旧、逻辑混乱、叙述冗长、主次不分等不足,这是学生思维过程缺乏灵活性、批判性的表现,也是学生的思维创造性水平不高的表现.而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进行定向分析导致矛盾或问题的关键,确定其实质性问题.在经过多维度、多功能地考虑问题,运用分析、联想、类比、归纳、猜想、反思维定势等思维方法,以及运用分解、叠加、变形、代换、反演等数学方法进行推理、构想与探索.这样学生找到分析解题方法的优劣,优化解题过程,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例如:出示哈尔滨、北京、广州、武汉、上海5个城市和它们对应的这一天的最低气温分别为—20℃、—10℃、10℃、5℃、0℃.
问题1.通过问与答探索有理数大小比较方法.
启发引导学生:气温可用有理数来表示,而且有高低,那有理数是否有大小,又怎样比较?
问题2.观察这5个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哪个在左哪个在右;思考数的大小与数在数轴上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启发学生回答:在数轴上所表示的两个数,左边的数总比右边小.
问题3.这种利用数轴对数排序,我们称作数轴比较法.在什么时候,用数轴比较法恰当?基本步骤又如何?
问题4.以上问题,有无更好的解方法?
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完成练习:
(1)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对数,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①2和7②-6和-1③-6和-36④-1.4和-1.5
(2)求上述各对数的绝对值,并比较它们的大小.上面各对数的大小与它们的绝对值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通过这一分析、思考过程,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思维逐渐朝着多开端、灵活、精细和新颖的方向发展,在对问题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以促使学生形成一个系统性强、相互联系的数学认知结构.
三、执果索因,寻根求源,升华分析问题思路.
这种方法也叫分析法,它是数学领域里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无论是解决代数,还是几何都显示出它的独特之处.它是综合的基础,当然必须有一定的分析能力方可以真正掌握这种方法.
例如:已知:△ABC中,a2+b2=c2,将三边都增加h(h﹥0),是锐角三角形.
分析法:要证是锐角三角形.
须证:(a+h)2+(b+h)2﹥(c+h)2即:(a+h)2+(b+h)2—(c+h)2﹥0
而:a2+2ab+h2+b2+2bh+h2-c2-2ch-h2=a2+b2-c2+2h(a+b-c)(而a2+b2—c2=0)
进而转化成:2h(a+b-c)﹥0
这一点是显然的,原因是三角形的三边,具有(a+b-c)﹥0.这样所要证明的问题就完成了.在教学时,有的学生对这种证法不太理解,仍认为它是一种解题分析,那里是证明.这样就认识不深了,分析法是解题分析的升华,它的语言的精练程度亦高于一般的解题分析.如仍不理解,可以让学生用综合法进行证明也是可以的,以进一步加深对解题分析的重要性的理解.
总而言之,作为数学教师,传给学生不应该只是一个题的完整的做法,而应该是解题的分析,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思路开阔,触类旁通,养成言之有据的好习惯,克服面对数学问题不知所以然的僵局,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