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柱凝胶法配血不合的原因分析与处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一种微柱凝胶法配血不合的原因分析与处理

李丹张才江

李丹张才江(云南省昭通市第二人民医院657000)

【中图分类号】R45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9-0231-02

【摘要】目的分析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出现弱凝集的原因并找到处理方法,使患者能及时、有效、安全地输血。方法应用微柱凝胶卡和聚凝胺技术与受血者的抗凝血标本做交叉配血试验。结果42例样本聚凝胺交叉配血皆无阳性结果,微柱凝胶卡式法交叉配血却多达16例主侧出现弱凝集,分析原因系献血员血袋用于配血的辫子内血液抗凝不充分。

【关健词】微柱凝胶卡式法交叉配血假阳性抗凝不充分

分析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出现弱凝集的原因并找到处理方法,使患者能及时、有效、安全地输血。我院于2012年2月开始采用微柱凝胶法进行血型复检、不完全抗体筛查及交叉配血实验。共进行交叉配血42例,出现弱凝集23例。若不能快速作出准确的判断,则会影响临床输血的及时性和安全性,故进行原因查找及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和仪器抗人球蛋白血型诊断试剂卡由强生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提供,孵育器、专用离心机由美国强生奥索临床诊断公司提供,低离子溶液由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凝聚胺介质试剂由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1.2标本处理受血者标本常规EDTA抗凝血(抗凝剂与血液比例为1∶9),血液加入试管后注意及时混匀。离心后与血细胞分离清楚,不能溶血。

1.3方法

1.3.142例受血者为了2012年2月至4月在我院输血的患者,献血者为昭通市中心血站提供的无偿献血。

1.3.2制备受、供者血浆和3%~5%红细胞悬液,标记配血卡。主侧及次侧都加入50μl低离子溶液,主侧加入供血者红细胞悬液10μl和受血者血浆40μl,次侧加入受血者红细胞悬液10μl和供血者血浆40μl,然后在37℃孵育器中孵育10min,再使用专用离心机离心794r/min,2min加1510r/min,3min,总离心时间5min,取出肉眼观察结果。42例标本同时用聚凝胺配血法进行交叉。主侧:2滴患者血清加1滴供者3-5%的RBC悬液。次侧:2滴供者血清加1滴患者3-5%的RBC悬液。每只试管加600微升低离子液,混合放置1分。分别加2滴Polybrene应用液,混合放置15秒。离心3400转/分15秒,弃上清,控干。观察管底有无聚凝物,如果没有则需重做。每管各加2滴解聚液,轻轻混合10秒,观察结果并做记录。结果判定:10秒内若为Polybrene引起的聚合应该会散开,判为阴性。若为抗原抗体引起的凝聚则不会散开,判为阳性。

2.结果

2.142例样本聚凝胺交叉配血,主、次侧均无凝集无溶血,微柱凝胶卡式法交叉配血,次侧均无凝集,有23例主侧出现弱凝集,再次离心5min,仍有16例有弱凝集。

2.216例弱凝集者重新制备献血者红悬液。将血袋上的辫子离心,2000r/min2min。用微量血红蛋白吸管沿辫子管壁吸取上层红悬液制成3-5%的红细胞悬液,再次进行交叉配血,主侧及次侧都无凝集无溶血。

3.讨论

经过咨询,血站在进行采血的过程中,进入血袋的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匀,采血结束后,把延长管热合,留于配血。延长管口径小,延长管内的血液无法与血袋内的抗凝剂充分混匀。故用于进行配血的辫子内的血液实际是抗凝效果不佳的样本,存在不易察觉的红细胞凝块,微柱凝胶卡式法交叉配血灵敏度远高于聚凝胺交叉配血,很小的凝集都能被检测,故由于献血者样本抗凝不佳存在的小凝块被高灵敏的微柱凝胶卡式法所检测,导致主侧出现弱凝集,而聚凝胺灵敏度比微柱凝胶低,故无法测出这种弱凝集,所以可以配合。这种假凝集程度一般较弱,大多聚集在微柱的最上层,而大部分红细胞则沉积到微柱的底端,这种情况一般不难判。将配血辫子进行低速离心,抗凝不佳所致的小凝块比重大,沉于最下层,用上层红细胞所制红悬液再行配血,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再与血站方商量,血站方也在探索如何解决延长管中血液抗凝不佳的问题。由此也说明应用微柱凝胶技术的交叉配血试验,易引起假凝集,微柱凝胶技术操作过程易标准化、结果易判断、敏感性高、特异性强便于自动化,标本用量少。聚凝胺交叉配血试验,易引起假阴性,结果不易判断、操作过程不易规范化,但较微柱凝胶卡式配血技术用时少,更适用于急诊配血。

参考文献

[1]舒象武.应用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技术进行交叉配血.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

[2]张宝艳.微柱凝胶法在交叉配血试验中弱阳性结果的分析,《中华检验医学网》日期:2011-03-13.

[3]陈忠.手工凝聚胺技术应用[J].临床检验杂志,1997,15(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