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建筑设计院贵州省安顺市561000
摘要:城市设计主要包括实体设计以及管理控制。一方面是直接表达设计实体的具象设计,就其设计成果来说人们可以对设计方案转化为建筑实体有着直观感受,可以感受到周边空间环境的变化,保证了居住空间的舒适性、安全性和美观。另外一方面,城市设计也是导则和管理政策的主要形式,能够有效控制城市开发,改善投资环境,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有效协调城市发展各因子的关系。为此,需要重视城市设计工作,并充分融入旧城改造。
关键词:旧城改造;城市设计;历史文化;延续性设计
1旧城改造中城市设计具体方法
1.1掌握旧城的空间布局基本规律
城市良好形象需要合理处理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形成良好的视觉形象,并且为后期城市发展提供充足的改造空间。城市的发展建设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也是形成城市特色的基础。为了保证新城和旧城的协调发展,需要全面掌握旧城的空间分布情况以及以往的发展规律,为城市发展建设提供充足的空间。需注意的是,旧城改造需要严格遵循以下原则:相互协调、善于表现和有机协调。对于空间规划,可紧密结合空间艺术理论,合理处理建筑形式、建筑关系。常见的设计方法有侧面封闭、边沿连续、结构跨接、室内外光纤融合、明暗结合等,这些方法的综合使用有利于突出建筑结构的轮廓线条,并依据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和城市历史发展轨迹等对区域建筑予以完善,使得建筑功能更加多样化,城市环境更加和谐优美。
1.2突出旧城的文化特色
文化特色和城市空间结构的逐渐形成有着直接联系。文化特色可以通过多样化的艺术表达方式得以体现,从而提升文化层次,加深文化内涵。旧城改造过程中,需要注意重点场所特征以及功能的把控,可运用概念化设计理念开展建筑设计工作,这也是当前旧城改造常见方法。所以,对于建筑物主体来说需要优先考虑场所,并且充分借鉴城市历史发展和城市建设经验,建设适应于社区各层次的功能需求,开展人性化设计工作,并注重步行通道建设,广泛调查和听取人们的意见,延长场所的使用寿命,在缩小场所占地面积的同时也要保证舒适性和美观。
1.3城市设计引导与控制
城市设计需要加强引导以及控制功能建设,保证城市规划项目的顺利开展。紧密结合当前城市发展现状,对旧城历史发展变迁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基于当前的规划目的制订具有针对性的规划改造方案。一方面,保证规划方案的可操作性和可控性,规划设计中需要对现有土地资源以及绿化空地进行改造利用,为保证其使用效果,需要控制土地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途径,且不能出现过度开发问题。土地强度指标控制也是实施管控的重要内容,该指标具体包括容积率、建筑物高度以及绿化带面积等,这些因素的协调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也是维持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系统平衡关系的关键。例如,基于相同容积率和建筑密度条件下,需要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营造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环境。另外一方面,当前城市开发多采用招商引资形式,但是因为开发商较为注重经济效益,开发建设中缺乏了对社会环境效益以及公众环境效益的考量,因此,城市设计需要具有统筹规划理念,加强对城市空间环境发展的引导与控制。
1.4城市延续性设计
城市的延续性设计需要各级人士的共同参与,其中主要有城市建设管理部门、城市规划设计单位、工程师和城市居民。城市设计不仅仅是阶段性的城市规划工作,其需要贯穿于城市发展过程的始末,保证其连续性,只有这样才能协调城市设计与规划工作,鼓励其积极参与至城市发展建设中。如此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需要先进行区域性的局部设计,而整体城市设计需要具有整体性和宏观性。将城市看作一个有机整体,注重区域、片区、街道的合理处理,尤其是旧城改造,一般建筑和人口密度较大,街道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为此在进行设计工作之前,需先调查以往建设内容,再进行功能性规划工作,保证设计方案实施后的持续有效,并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均具有其独有的特色和发展建设内容。
2实例分析
某老城区位于老城的核心位置,其历史文化底蕴及传统风貌都别具特色。该片区内共有26处历史文化保护单位,其中包括13处国家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存有大量的明清古街道、店铺、建筑、居民住宅、民俗文物等。本次改造主要以历史文物保护和经济建设规划为主。
2.1现状
2.1.1用地现状分析
居住用地是该老城区的重要用地,原有建设中因为受到年代设计理念和设计水平的限制造成建筑分布杂乱无章,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对于空间环境的保护也十分不利;商铺主要分布在道路的两侧,人口流动性以及车流量较大,但是因为空间有限,所以通行十分不便利;基础设施不完善。
2.1.2道路交通现状
因为当前的城市交通网络规划不完善,各道路的功能分区和规划不和谐,不能满足当前人们和旅游需求;公共交通系统的整体服务水平较低;没有规划公共停车位置,占道停车问题严重;环境问题突出,汽车尾气和噪音没有及时处理,空气环境差,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生活。
2.1.3城市建筑物现状
城市历史遗迹保存良好;商业区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具有开发潜力,能够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文化特色鲜明,体现除了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风貌。
2.2旧城改造中城市设计
2.2.1历史建筑的改造规划
由于该改造区域内历史文物建筑数量较大,在改造时需将历史建筑的保护放在第一位。具体实施时,需遵循以下原则:不能改变现有建筑结构以及内部装饰,不得增大建筑高度,需要配合其他部门进行区域性的整体规划(见下图);在建筑结构、立面、高度不变的情况下,基于建筑使用功能的改变或升级,可对建筑内部进行适当调整;建筑立面、高度不变的情况下,可配合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总体目标对建筑进行适当调整;依据历史建筑基本的保护改造原则,需要制订建筑的具体保护方案,并加强宣传,强化居民以及商户的保护意识;若历史建筑物上需要加设广告牌,则必须符合整体区域规划风格,且具体的设计方案需要经过相关部门审核和批准;若建筑外部需要装修,必须维持原有的风貌,且具体的修缮需要经过相关部门审批,颜色统一,使用绿色环保材料。
2.2.2街巷设计
基于历史文物保护的原则,该街巷的整体改造幅度不大,所以街巷的整体走向也不会改变,但是为了提升街巷使用功能,为人们营造更好的居住环境,需要对建筑物的高度以及街巷宽度进行控制,保持原有街巷历史风貌。同时,在建设广场或者是空地改造时需要按照街巷控制线进行,不得大幅度改变现状,破坏原有风貌。严格遵循整体规划方案,确定风貌保护街巷的具体走向和宽度,对于新建或者是改造建筑均需要划定街巷控制线。沿街建筑高度和外观需保持一致,尤其是高度、材料、色彩以及细部需要与整体片区规划相协调。
2.2.3交通规划
对街道两侧建筑进行合理规划,增加公共停车区域,保证停车秩序。加强公共交通体系建设,提高运行服务能力,控制私人机动车的流动。同时,在该片区周边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因将该片区规划为城市重点旅游景点,其对于交通运行能力要求较高,为了满足旅游发展并控制区域内的车辆流动,需大力建设公共交通。
3结语
综上所述,旧城承载着一代人的成长记忆和生活,也体现出了城市的整体发展脉络。传承传统文化建筑特色的同时,为了提高经济发展能力,优化空间环境,需要通过合理的城市设计手段予以完善,为人们创造一个更加舒适和安全的生活环境,并体现出片区的历史文化特色,保证设计的连续性和差异性。
参考文献:
[1]赵鹏军,吕斌,约翰•彭德尔伯里.基于低碳目标的旧城改造规划理论与实践[J].国际城市规划,2014,29(02):8-12.
[2]付晓惠,俞梦璇.旧城社区公共空间改造设计初探[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5(05):57-62.
[3]姜文锦,陈可石,马学广.我国旧城改造的空间生产研究———以上海新天地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1,18(10):8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