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降低患者血透治疗中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率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2

品管圈在降低患者血透治疗中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率的应用

汤莹

(湖南省邵阳市中心医院422000)

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在降低患者血透治疗中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率的应用效果。方法组建品管圈小组,开展品管圈活动,以评价法选定活动主题,制作流程图与查检表,分析可能造成渗血发生的原因,绘制鱼骨图,制定科学、有效地改进对策并切实执行,包括采用个性化的穿刺方法、改良穿刺针的固定方式、加强患者内瘘知识的宣教、弹力绷带和棉球的使用。对比品管圈活动应用前后的渗血率。结果品管圈活动开展前的渗血率为14.8%,开展后为5.5%,开展后明显低于开展前,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品管圈在降低患者血透治疗中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率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品管圈;血透治疗;动静脉内瘘穿刺;渗血率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衰患者有效的替代治疗方法之一。良好的血管通路是保证血液透析治疗实施的关键,其中自体动静脉内瘘因其使用时间长、并发症少而被临床上首选为血透的血管通路,被称为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但在血液透析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内瘘穿刺点渗血的现象,不仅造成患者的慢性失血,还需经常性的更换穿刺点,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反复的渗血也容易导致感染,影响患者内瘘的使用寿命和生活质量,从而导致患者对治疗的不配合,引发护患纠纷。品管圈活动(qualitycontrolcircle,QCC)是一种团队性活动,由多个团员组成,活动中要求团员之间互相帮助,共同协调、配合,以发挥其思维能力,应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原因,进而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以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其优势在于可以集思广益,促进问题快速、高效地解决[1]。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血透治疗的护理工作中,可明显降低渗血率。基于此,本科2015年9月-2016年7月开展了以“降低患者血透治疗中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获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科品管圈小组成立于2015年9月,以自愿原则由9名护士构成;职称: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4名,其中护士长担任圈长,负责组织统筹工作;另设辅导员一名,为院级品管圈辅导老师。圈员们采用头脑风暴法,选定圈名为“透希圈”,并制作圈徽,透希谐音透析,寓意血透护士用充满热情和奉献的双手为患者托起生命的希望。2015年9月-2016年7月,品管圈小组开展了旨在降低患者血透治疗中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率的品管圈活动。

1.2方法

1.2.1选定主题

由9名圈员采用评价法和共识标准法选定主题。首先将工作中发现问题点一一列出,从院方政策、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4个方面进行评价,票选分数采用1、3、5分制,第一顺位为本活动主题;为了减少主观因素存在的误差,对所有问题点又用到了共识标准法。对于评价项目,由圈员认为评价项目的重要性,以相加不超过1分做权重打分,并累计出各评价项目权重。所有圈员针对所有之选项给予分数,以重要性为考虑;依其重要程度给与1~5分,1分为一点都不重要,5分为非常重要,将圈员给与之分数与以加总,加总后的分值与权重呈正比。最终确定本期活动主题:降低患者血透治疗中动静脉内瘘穿刺点的渗血率。

1.2.2制定活动计划

按照PDCA程序,制定出详细的活动计划表,活动时间共32周。2015年10月确定主题;11月确定活动计划;因医院三甲复审品管圈活动推延,2016年4月-5月的前两周为现状调查、目标设定、原因分析和措施制定阶段;5月第三周-8月为措施实施阶段;9月为效果确认、标准化、分析整改和总结阶段。

1.2.3现状把握

收集2016年4月9日-4月15日内两班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人次,并制作穿刺点渗血问题查检表,由每班责任护士针对各区血液透析治疗中内瘘穿刺点渗血现状展开调查,最终结果如下:使用内瘘行血透治疗病例为1064人次,穿刺点的渗血例数为157人次,得出穿刺点的渗血发生率是:14.8%,其中穿刺方法不合适88人次,患者血管条件差46人次,患者不配合13人次,抗凝剂使用不合适7人次,其他3人次。对检查结果进行归纳、统计,按照柏拉图的二八·定律得出85.3%为主要原因,分别是穿刺方法不合适和血管条件差这两项。

1.2.4分析原因

为了解患者内瘘穿刺渗血的原因,经圈员们讨论,绘制出血液透析上机流程图,并找出容易导致缺失或不合理流程处作为改善重点,即从准备(患者准备、机器准备、药品准备)到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容易导致改善主题问题点的发生,是我们的重要改善重点。依据流程图的改善重点,列出各项可能造成渗血发生的原因,组织圈员展开深入讨论,分析得出引发穿刺点渗血的主要原因在于人、方法、料三方面,绘制鱼骨图,见图1。

图1鱼骨图

1.2.5目标设定

通过品管圈活动目标值设定公式,首先计算出圈能力=(工作年限×60%+学历改善能力×40%+品管圈经验值)/圈员人数,得出我科圈能力为71.6%,再由公式计算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员能力),14.8-(14.8×85.3%×71.6%)=5.76%,为此次圈活动的目标值。

1.2.6实施对策

针对患者血透治疗中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率的发生原因,拟定科学、有效地改进对策并切实执行,具体包括①开展扣眼穿刺培训;宣传、发动、鼓励患者尝试接受扣眼穿刺技术;挑选合适的患者实施扣眼穿刺;在使用扣眼的患者病历本上做好钝针标识。②加强护士培训,统一采用交叉固定的方式粘贴胶布;更换胶布种类,采用粘性更高的3M胶布固定穿刺针及管道。③发放相关宣教资料给病人,让患者了解扣眼穿刺技术,明白弹力绷带对内瘘的作用;每月定期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展示实物让患者直观了解弹力绷带的使用方法;示范内瘘的锻炼方法使患者掌握锻炼的要领。④展示弹力绷带实物,让患者直观了解并理解弹力绷带的使用方法;查看血管硬化、张力高的患者,预防性地在穿刺点上加压棉球。

1.3实施效果评价

采用直接观察、间接观察以及查检表进行评价,对比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的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PS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有形成果

品管圈活动开展前的渗血率为14.8%,活动开展后为5.5%,开展后明显低于开展前,对比差异显著(P<0.05)。按照品管圈公式计算出目标达标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100%=(5.6-14.8)/(5.76-14.8)×100%=102%。见表1。

图2雷达图

3讨论

尿毒症患者是个特殊的群体,被人常常称为不死的绝症。他们情绪低落、沮丧,部分患者甚至有轻生的念头,血液透析是他们活下去的唯一希望。然而,在患者血透治疗期间,由于反复行内瘘穿刺、抗凝药物的使用及穿刺技术等原因,导致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点常出现有肉眼可见的血迹,即渗血[2]。为了降低患者血透治疗中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率,必须重视临床护理质量的提升。

品管圈活动的特点主要在于:多元化的开会形式,可通过团队力量,充分发挥团队智力,共同出谋划策,进行持续改进[3]。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可快速、及时、有效地解决护理问题,提升护士工作的积极性,进而提升护理质量。对同仁而言,品管圈活动有助于降低护理安全隐患,保证护士自身安全,可使临床护理水平得到质的飞跃;对院方而言,品管圈活动可围绕质量、安全、服务、管理、绩效开展,能够充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提升患者满意度;对患者而言,品管圈活动可减少慢性失血,减轻贫血症状,减轻精神负担[4]。

本研究对比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血透治疗中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率,结果显示,开展后的渗血率(5.5%)明显低于开展前(14.8%),提示开展品管圈活动有助于降低患者血透治疗中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率。

综上所述,品管圈在降低患者血透治疗中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率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毛永玲.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6,37(9):2356-2358.

[2]李靖丽,丁殊节,宋艳玲.品管圈在降低血液透析内瘘穿刺点渗血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5):44-46.

[3]刘晓洁,胡芳,吴庆华,等.品管圈活动在减少血液透析中患者内瘘穿刺点渗血发生率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5,28(50):267-268.

[4]王粉霞.品管圈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中的应用效果[J].医药卫生:文摘版,2016(1):234-234.

[5]蒋良波.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成功率中的运用[J].医药卫生(文摘版),2017(1):286-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