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琼泸州市外国语学校幼儿园646000
【摘要】“慢”孩子的行为表现及成因,一是由于大脑对身体感觉统合的障碍。二是没有养成好的行为习惯。“慢”孩子行为矫正:感统训练以及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慢”孩子表现成因矫正
中图分类号:G6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9)02-075-01
3-6岁的幼儿,身心发展迅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如在日常生活和教育教学中,有的幼儿往往做事情特别慢、注意力不集中、多动、胆小、退缩、爱哭、不合群等,这些孩子使家长和老师很头疼。那么“慢孩子”行为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作为老师和家长又该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矫正,从而使这些孩子变得快乐、自信,动作快起来。
一、“慢”孩子的行为表现
1、边写边玩,注意力容易分散。
2、方法不当,看一画写一画。
3、理解题意错误。老师要求写4个,幼儿写一排或更多。
4、家长要求太严。错了一点必须全部重写,所以幼儿就用橡皮反复擦或全部重做。
5、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生活中遇见困难就逃避,学习上也是这样
6、没有养成自己整理学习用具的习惯。做作业时总是找不到学习用具。总是说,妈妈没有给我带本子,奶奶没有给我带铅笔等。
7、手脑配合不协调。
8、握笔姿势不正确。
二、“慢”孩子行为成因
(一)、生理或心理原因
有许多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差、做作业拖拉、多动、紧张、胆小、退缩、爱哭、不合群、吃饭挑食或暴饮暴食等性格障碍而头疼。有的人将这些问题诊断为多动症,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是有意不听话,对孩子又打又骂,造成了孩子的身心创伤。
1970年,美国的心理学家爱瑞斯首先发现了在3~13岁儿童中,有10%~30%的儿童出现上述症候群,经过科学家的大量临床心理研究发现,相当数量的儿童出现的上述问题是由于大脑对身体感觉统合的障碍,在医学和心理学上称为感觉统合失调或学习能力障碍,并非教育问题,而是儿童大脑功能发育不协调,需要进行心理训练来加以矫正。
(二)、行为习惯原因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3---6岁,是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孩子过了两岁,最大的问题已经不是吃喝拉撒,而是行为习惯的培养。有家长反映:早上赖床,不到最后一刻不肯起床;要出门了却还是磨磨蹭蹭;吃饭了,好不容易吃了一口,却包在嘴里迟迟不下咽;孩子做作业简直是在磨洋工。
我们也经常看到这样的报道:某学校春游活动孩子不会剥鸡蛋,60%的儿童不会系鞋带,不会穿衣服,甚至连球也拍不了几下。这就是我们的家长凡事包办代替,让孩子失去了锻炼能力的机会,从而长期积累形成了不良的习惯。
三、“慢”孩子行为矫正
(一)、生理或心理矫正
当确定孩子多做迟缓、做事拖拉的原因是因为感统失调生理或心理原因想成后,我们应该对孩子进行系统有效的训练,方法如下: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一个周期是20次,一次约1小时左右,训练内容包括感觉统合训练和特殊脑力训练两部分。家长根据每个孩子的失调程度安排不同的训练课程和时间。训练时间是孩子下课后和节假日,一星期不少于2次,重度失调的儿童训练次数应更多一些。
1、孩子具体练习如下:(可适当选择其中几项)
1)、前滚翻(5次)
2)、袋鼠跳(1--3分钟)
3)、趴地推球(50次)
4)、跳绳(前、后、左、右)
5)、用筷子夹豆子或玻璃珠子(5分钟)
6)、拍皮球(5分钟)
7)、用线串珠子或项链(5分钟)
(二)、行为习惯培养
1、调动兴趣。
这个阶段是孩子的行为由他律转为自律的时期。这段时间父母要想办法培养和促进孩子的成就动机,把应该+必须的事情变得有趣、有成果、有自信,让孩子喜欢+愿意。以稍显枯燥的学习为例,幼儿园期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学,参与+带领;小学一年级的适应期,父母可以适当陪伴,指导+鼓励,二年级起,鼓励+惩戒要并行。
2、建立规则
针对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建立规则,以此约束孩子的行为。
3、强化训练
针对动作迟缓、做事拖拉的孩子,可记性一些强化训练。
4、游戏矫正
孩子动作慢,可以通过游戏来加以改变,使孩子在游戏中提高自己动作的敏捷程度。孩子可以与自己比赛,适当的鼓励。父母还可以采用记数法来督促孩子抓紧时间完成某件事情,孩子为了完成任务,就会尽量抓紧时间将事情做完。
5、榜样作用
父母或老师的一眼一行对孩子的影响很大,所以一定要从自身做起,做事不拖拉。
三)、相关配合
1、每天坚持十分钟让孩子阅读自己喜欢的文章
2、改进观察和书写方法。看三画写三画或更多。
3、在理解题意上,家长和老师多提醒讲解。
4、放宽要求,允许幼儿犯错误,写错就在旁边改正,不必重写。
5、在生活中不逃避困难,家长不过分溺爱孩子。
6、幼儿养成整理书包及学习用具的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7、家长及教师多注意纠正幼儿的书写姿势。
四)、家长、教师训练时应注意的方法:
1、避免急躁情绪,建议分阶段完成
2、多鼓励孩子做有兴趣的事
3、少唠叨
4、不发脾气,调节情绪
5、相信孩子,孩子是最棒的
6、持之以恒。
心理学发现有一条规律:那就是负面消极的语言只能强化负面的结果和行为。所以,一般来说,家长(包括老师)的提醒、催促、责骂只能强化孩子的动作慢的行为,而不能改掉做事慢的不良习惯。
实践证明,通过测评诊断,找出孩子动作慢的原因,然后采取针对性的个性化解决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就可以有效加快孩子做事、做作业、考试的速度。在我近几年的观察和实践中,通过家长和老师的配合训练,许多“慢”孩子经过训练后都有明显的提高,变得快乐、自信,学习也很轻松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