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检验科201700)
【摘要】目的:研究血常规检验中使用血涂片显微镜复检的重要性。方法:收集我院从2014年9月到2015年5月的血细胞检查结果异常病例进行镜检复查,表明血液分析仪在血常规检验中漏检时有发生,血涂片镜检复查对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的重要性。结果:946例病例中有178例在血细胞分析仪中显示分析结果存在异常,包括各类型的贫血、缺血17例,淋巴细胞增多症3例及白血病2例,共计22例在血涂片镜检复查中被认定为异常,剩余156份血涂片镜检分析结果表明无漏诊。结论:血涂片镜检有助于发现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所存在的漏检和错误,大大提高了血常规诊断的准确率,为临床医生给出更全面准确的诊断提供依据。
【关键词】血涂片镜检;血常规检验;血细胞分析仪;疾病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8-0103-02
近些年来人们对身体健康的关注程度与日俱增,去医院进行血常规检查的次数和频率也随之快速增加,让各医院血常规检查室的分析工作长期超负荷运行。同时,医疗设备方面技术的飞速发展让血细胞分析仪的操作变得更加简单,方便快捷的操作特点让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各医院的血液检验科室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节省了检验工作者的时间和精力以便他们投入到其它重要工作中去,大大缩短了检查、报告时间,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血常规检查效率和质量。
但是,人们忽略了仪器在分辨血细胞的内部结构和外观形态等方面存在技术缺陷,检验工作者常常过分依赖使用分析仪、盲目相信仪器的测试结果,而忽视了常规的也是最准确的手工血涂片镜检,导致一些临床病例诊断得不到准确结果,极大影响检查准确性和医生的后续诊断与治疗,甚至由此引起医院与患者的纠纷。血涂片镜检是先对血液涂片进行染色,然后利用光学显微镜进行仔细观察,通过对白细胞的分类及其它异常细胞的观察可以有效提高疾病诊断的效率和准确度。本院对血液分析仪显示结果异常的178份血涂片进行了回顾性镜检分析,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标本来源
门诊部用EDTA-K2来抗凝的血样及部分住院患者。
1.2仪器与试剂
自动检测采用xt-2100型血细胞分析仪,带有配套的原装试剂;涂片镜检复查采用双目光学显微镜;使用瑞氏-吉姆萨复合染液对血涂片进行染色。
1.3血涂片制作及镜检
1.3.1涂片的制作要求:充分全面的了解科室所使用分析仪的各项性能,参照同行先进检验室的血涂片标准进行显微镜检查。血涂片制样类型如下:(1)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三项指标出现仪器报警数据异常;(2)三项指标中至少一项数据在增加或减少等变动情况下被仪器忽略,如白细胞含量超出2.0*109/L~30.0*109/L范围;白细胞分类存在异常:淋巴细胞比率不在20%~40%的正常参考范围内,单核细胞比率不在8%~20%参考范围内,而中性细胞比率不低于20%;红细胞超出2.0*1012/L~6.0*1012/L范围;血红蛋白含量超出70g/L~170g/L正常范围;血小板含量在60*109/L~500*109/L范围内存在异常;(3)临床医师通过临床诊断发现血细胞分析仪的检查结果可能存在误差。
1.3.2涂片标准:细胞要均匀分布且细胞厚度适中,各个细胞的头、体、尾等特征要分明,血膜长度为玻片长度的2/3左右,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
1.3.3血涂片的染色:染色标准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的第三版,按其中的相关要求来规范配置瑞氏-吉姆萨复合染液对血细胞涂片进行染色。
1.3.4血涂片的镜检:镜检原则为“高低倍镜配合使用”,通过对涂片全貌的细致观察确定染色和涂片合格。先大致估算白细胞数与仪器分析结果是否相匹配,然后查看其它各类血细胞的比例大小及分类,尤其是巨大及异常细胞是否在玻片涂片的尾部出现,油镜区的选择以不重叠区域如核细胞与红细胞的交界处最佳。油镜观察:白细胞的外观形态及毒性改变是否存在异常、是否出现了异型淋巴细胞;红细胞的大小分布和结构是否存在不均匀或异常,淡染区有无扩大及畸形。每100个白细胞为基本计数单位,对涂片进行各类细胞分类,通过计算确定各类细胞的比例,观察有无细胞核左右移动,及幼稚细胞和异常细胞的出现。血细胞分析仪的血小板计数精度低于20*109/L,所出具的计数结果不准确,计数报告由血涂片血小板计数法获取,算法如下:
1.4实验方法
1.4.1技术:肘静脉真空采血;工具:EDTA-K2抗凝;血量:静脉血2mL;环境:室温。检测时间:血样获取2h内。
1.4.2对所有946份细胞分析仪给出的血液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符合检查标准的血样标本共178份,对其进行涂片染色镜检。染液:标准瑞氏-吉姆萨复合染液;镜检:普通双目光学显微镜;前提:涂片及染色效果良好。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仔细观察:各类血细胞的外貌形态和数量分布是否异常;根据形态分类计算白细胞;血小板的大小和形态;有无毒性颗粒、是否有寄生虫。
2.结果
本次研究采用的血细胞分析样本共计946例,其中符合血涂片镜检复查的有178例,主要漏检类型为单核细胞增多症、缺铁性贫血、和异型淋巴细胞增多症等,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漏检情况比较少见,统计结果表明血涂片镜检发现有22例异常在细胞分析仪中没有报警,剩余的156份血涂片镜检结果正常,匹配于机器检查结果。
3.讨论
毫无疑问,科学技术的进步让血细胞分析仪在各医院的临床检查中得到广泛应用,血液检查室的血常规检查工作变得相对轻松,全细胞分析效率和精度得到较大提升。但是目前行业使用的五分类法让血细胞分析仪的检查结果无法使人完全信服,其对白细胞的分类单纯以体积大小为标准就存在不少缺陷,如异型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外形十分相似、分析仪不能准确识别,部分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体积大小相近而无法准确区分,或把团簇在一起的血小板混淆为白细胞。可见,血细胞分析仪在计数分析上的效果还不错,但无法处理可疑情况,某些病理条件下的测定结果不可信,需要人工制作血液涂片经镜检分析对结果进行复查。
通过对我院检验科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存在如下问题:(1)检验工作者缺乏责任心和使命感,对异常结果重视程度不足,人工镜检复查工作没有得到严格执行。部分检验工作者临床经验不足,仪器的操作使用及分析技术不到位,盲目相信仪器检测结果,凭借主观猜测对异常情况进行诊断,导致医生在后续诊断中出现误诊、漏诊等严重情况。(2)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病症复杂多变,部分患者临床病症表现不全面,检验工作者对那些非典型症状的临床分析及诊断存在严重的经验和能力不足,通过主观判断而不是涂片镜检复查就对异常血常规报告迅速下结论,导致数据异常得不到及时解决。因此,临床检验工作者要牢固基本知识,通过相应临床病症及时诊断出急性白血病,记住全血细胞各参数的正常参考范围,严格执行结果异常的涂片镜检复查工作。(3)目前我国在全血细胞计数结果的人工复查工作上并无明确规定,标准缺失及程序方法不规范导致人工复查工作难以常规化开展。全血细胞计数检测结果对患者的临床诊断和制定治疗计划十分重要,受检者的健康状况评估与之紧密相关。任何结果异常都不能忽视,检验工作者必须严格遵守医院的规定进行血涂片镜检复查,通过人工观察来提高计数的准确性,为患者及时确诊各种疾病及后续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
可见,血涂片镜检依然是临床血细胞分析中的重要手段,检验工作者要把血涂片镜检作为血液分析室里血液分析的基本功。合理使用自动血液分析仪以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不能过度依赖机器,发现检查结果异常时一定要严格执行镜检复查工作,才能有效提高疾病诊断的质量和效率,让医生的后续诊断和治疗工作不受机器异常结果的干扰。
【参考文献】
[1]杨新伟.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7):219-220.
[2]张冬蕊,张志琴,严国栋等.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8):266-267.
[3]张继英.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探析[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3):653-654.
[4]张丽芬.论证血涂片镜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33(5):2799-2800.
[5]高丽娟.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J].哈尔滨医药,2013,33(3):20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