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川郫县红光佳苑及周边地区为例
◆廖磊张颖西华大学电气信息学院610039
摘要:本文以四川郫县“红光佳苑”及周边地区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STUDYBLOCK、GAMEBLOCK、QUESTION&ANSWERBLOCK三种研究方案,探讨了家庭环境缺失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亲情缺失,导致沟通少、感情薄弱、压力无处宣泄、自我调节能力缺乏等,进而使得留守儿童孤独感强、不善与人交流、学习状态普遍消极等。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家庭环境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大批农村劳动力为改善生活环境涌向城市的各个岗位进行淘金,由此而形成的“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所谓留守儿童,是指年龄小于16周岁,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由祖父母、亲戚或其他人代为抚养的孩子。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有5000多万,占农村总儿童数的70%。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感情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走向犯罪道路。
针对上述影响,为了进一步认识“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更深地了解家庭环境对其产生的影响,我们以四川成都郫县“红光佳苑”为例,设计了如下测评方案。
一、方案
1.STUDYBLOCK
STUDYBLOCK,即通过任课老师推荐,以作业辅导的形式每周对调查对象进行调研,通过其完成作业的情况,如完成度、正确度、积极性等,了解他们的学习心态,从而进一步了解到不同家庭环境对其态度养成的影响。
2.GAMEBLOCK
GAMEBLOCK,即以玩拼图、丢沙包、堆积木等各种游戏方式进行调研。通过考量他们融入团体所需的时间、游戏中的态度、解决问题的快慢等方面,分析他们的性格特征,再通过对相对特殊的个体进行深入了解,分析家庭因素对其性格形成的影响。
3.问卷调查(QUESTION&ANSWERBLOCK)
在本文研究中采用了自制问卷,该问卷涉及两个方面:(1)学习、生活情况,包括家庭中、学校中和课外三个方面的内容;(2)心理成长情况,该部分内容包括孤独感、未来理想等各个方面。本次发放调查问卷600份,收回问卷583份,有效问卷542份。
通过三个方案的综合整理,统计后得出了以下结论。
二、结果统计
通过对三种不同调查方式结果的整理、统计,分析得出了以下几个比较突出的现象:
1.孤独感强
据调查显示,近60%的留守儿童时常会觉得孤独,有68.2%的留守儿童不愿意父母外出打工,75.3%的留守儿童觉得周围的人不关心或很少关心自己。其中一位儿童在口语交流活动中做了如下阐述:“我一个人在家的时候经常会特别想父母,感觉特别孤单,总希望有人陪我,特别是在和其他小朋友吵架后、没人理我时,这种感觉很强烈。”张连云的研究表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低的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孤独感。由此可见,父母不在身边会让儿童内心无依靠,缺乏安全感,孤独感强。而长期这样,会使儿童性格孤僻、不积极。
2.不擅与人交流
由于特殊的成长环境,大部分接受调查的留守儿童普遍不擅长与人交流。据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留守儿童在遇到困难且自己不能解决的时候选择了沉默、不愿开口,更有一些人选择了逃避,表现孤僻、内向,喜欢独来独往,不擅与人沟通,这样就对自身的发展、心理健康成长产生了不良影响。周宗奎等调查,50%的留守儿童遇到烦心事会闷在心里,直接造成了他们任性、自私、心理抑郁,回避正常交流途径,性格内向孤僻。
3.学习状态普遍消极
通过研究表明,87.3%的留守儿童由祖父母监护,12.7%的留守儿童由亲戚朋友或兄弟姐妹之间相互照顾。在STUDYBLOCK过程中发现,56.4%参加辅导的留守儿童表示学习上存在困难,而且无人辅导。根据调查发现,都存在着监护人的知识水平普遍不高、辅导学习时间不多的问题,再加上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养成了自觉性差、纪律不强、主动性不高的不良学习习惯,从而导致学习成绩差,得不到老师的重视,自己就越来越自卑、自闭,使得成绩越来越差,进而导致了厌学、逃学等现象的发生,陷入了恶性循环。
4.胆小、消极、焦虑
在研究中,发现超过60%的留守儿童表现出害羞、胆小、不敢表现自己的现象。在团队合作游戏中,80%以上的留守儿童在15分钟以后才融入游戏中来,近50%的留守儿童在游戏25分钟后才融入了团队,10%左右的留守儿童始终未能积极融入到游戏中来。此外,调查问卷的结果也表明,遇到困难能积极解决的只占4.3%。进一步调查发现,他们有着缺乏自信、行动消极、自暴自弃的不良心理共态。情况严重者,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忧郁情绪。
二、结果分析
1.缺少必要的亲情关怀、亲子依恋感
所谓亲子依恋是指儿童对父母所具有的特别亲密的难舍难分的一种情绪体验,是儿童成长过程中应该而且必须形成的一种社会性情感。连续发展观强调早期的亲子关系会在发展的后期一直起作用,影响以后的所有关系。相比较于其他同龄儿童来说,留守儿童由于自幼远离父母,缺少必要的关心、引导、交流,以致于缺乏和谐的亲子关系。若长期处在这种环境中,极有可能形成胆小、孤僻、呆板、迟钝、学习成绩不好等特点,这些不良特点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2.监护人疏于管教
由于父母不在,大多数留守儿童交由祖父母或者其他亲人看管,而且老一辈思想观念与当代思想观念差异很大,导致他们对留守儿童不能因材施教。而帮忙照顾的亲朋好友,通常是不好管、不敢管、没法管。宾阳县40655名留守儿童中,行为习惯较好的占18.2%,一般的占20.9%,较差的占60.9%;重庆万州看守所目前关押的青少年犯罪人员中,未满18岁的49人,其中父母不在身边生活的15人,占犯罪人员30%。由调查问卷5题可以看出,36.5%的留守儿童性格内向,42.1%的留守儿童脾气暴躁、易怒。由此可见,在这种特殊教育环境下,很容易使留守儿童行为上极端乖张,情绪上焦虑、怨恨,性格上暴躁、易怒,从而产生一些不良习惯,导致以后产生一系列不良问题。
3.自我调控因素
引起“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因素基本都与环境有关,而这些因素都是通过自身的控制因素起作用的。因为缺乏父母的监督,他们学习习惯较差,自制力弱,在学习困难时,难以承受过大的压力,动辄失去学习兴趣,有的甚至产生了学校恐惧症、厌学等问题,即“自控能力弱”。从调查问卷13题总结的自我控制能力饼状图中可以得到:47.3%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的自控能力较差或很差,只有5.3%的认为自己的自控能力很强。而自控能力差的儿童更容易无法抵制社会不良现象的诱惑,产生脾气暴躁、行为偏激等不良的心理问题,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现象时有发生。
三、建议
1.加强沟通,增进感情
要多给孩子打电话,了解他们的近况。可利用寒暑假,把孩子接到身边暂住,增加父母与孩子相处的时间与机会。要尽可能多地创造条件回家探视孩子,以这种方式“弥补”亲情,通过亲情影响孩子的心理成长。但是要注意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避免“骄、奢、惯、宠”,以免养成小孩子好逸恶劳的习惯。
2.加强心理教育,开展心理辅导活动
由调查表8题发现90%以上的留守儿童表示不清楚学校是否开设或者没有开设心理辅导活动。学校应该开设心理教育课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游戏。教师应多关心学生日常生活及心理动态,对学生一视同仁,以免让“留守儿童”产生负面情绪。要多肯定“留守儿童”,增强他们的自信。学校还可以多组织一些有凝聚力的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以免“留守儿童”感到孤单。
3.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调控能力
首先,要培养“留守儿童”的自我情绪调节能力。格罗斯的研究发现,情绪调节可以减少表情行为、降低情感体验,从而减轻焦虑等负性情绪对人们的影响,因而对身心健康有益。
其次,要加强“留守儿童”的自控能力。自控能力可以减少脾气暴躁、情绪浮动大等负面情绪的发生,且能对已发生的负面情绪及时采取措施来弥补。对于这两方面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从面对挫折多鼓励,情绪低落多安慰,多参加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等形式进行,从而提高他们的独立性,增强他们的意志力、自制力,进而提高自我情绪调控能力。
四、结束语
现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一个全社会都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三种研究方案,探讨了家庭环境缺失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亲情缺失,导致沟通少、感情薄弱、压力无处宣泄、自我调节能力缺乏等进而使得留守儿童孤独感强、不善与人交流、学习状态普遍消极等。我们对应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以此来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从而帮助“留守儿童”重建自信心,改善和摆脱心理负担,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国芬佘凌流动人口子女及其教育:概念的辨析.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0,(4)。
[2]杜鹏聚焦“386199”现象,关注农村留守家庭.人口研究,2011,06,(4)。
[3]张连云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02,(171)。
[4]周宗奎孙晓军刘亚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5]张莉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9,01,151-154页。
[6]雷雳张雷青少年心理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12页。
[7]民革重庆市委妇女工作委员会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建立留守子女教育和监护体系.重庆商报,2005,(01)。
[8]林雄福安市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