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梅(绍兴县钱清镇中,浙江绍兴312025)
《一个都不能少》是张艺谋早年的电影,内容是描写主人公
魏敏芝作为一个代课教师与学生张慧科之间的故事,影片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山村姑娘尽职尽责、不达目的不罢休、一条道走到黑的精神。其中最让人感动的是主人公对心中的信念“一个都不能少”的执着与坚守。不管前面有多么的困难,只认准了理当如此,只是那么一个简单的理由:“一个也不能少”。作为教师,我们对学生的教育也需要本着“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
在现实的音乐课教学当中,大多数音乐教师上课时很少能较彻底地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笔者认为原因有二:
首先,外在环境因素。目前音乐课的形式是一个教师教授至少十多个班级的学生,每个班级至少有四十个学生,班级多、学生多,而且每个班级有不同的班风、学风,要在短时间内摸清楚每个班的情况有很大难度,再加上音乐课的授课时间是每班一周一节课,音乐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极少,前一节课的内容到下一节课时已经印象模糊了。
其次,学生内在观念因素。几乎全部学生认为,音乐课不是统考科目,又不重要的,音乐教师也没什么权利,更管不了他们,音乐教师在他们心目中是可有可无的,部分班风差的班级里有些学生甚至拿音乐课堂当成是“放松”课,聊天课,搞怪课……这些情况往往导致了相当多的音乐教师在宝贵的授课时间里,却在无奈地疲于应付课堂秩序,有的教师要求更低,只要学生不吵、能顺利地上完一节课就行了,哪还有心思管其它的。
在这种情况下,部分班级的课堂效率就可想而知了,于是在一个教师任教的十多个班级里音乐学科的学习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班风好的班级教师越来越爱上这个班的课,有一些公开课、示范课之类的活动也要在这样的班里进行,而同时这些班级的学生也是越来越爱上音乐课,双方形成了良性发展;而那些班风不怎么好的班级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一到每周一次的音乐课,教师在潜意识里就有心理的厌恶感,还没开始上课就有了不良的情绪,久而久之,教师越来越不想走进这个班,试想教师带着这样的情绪怎么能上好课?本来准备得很好的课也会很快地说完,草草了事,更别说双方良好的互动了。而作为学生这一方,更觉得你这个教师上课没意思,也没什么能耐,久而久之,班级的纪律也会越来越糟糕,有些班级甚至会出现渐渐上不下去的情况,更别说“面向全体教师,让每一个人都人中受益了。
二
那么如何才能在上课中很好地面向全体学生,使一个学生都能从中受益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以下几种做法,并经过实践证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从兴趣着手,抓住每一个人的兴趣点
现行音乐教材,内容上涵盖了从古到今,从中到外,从戏曲到曲艺等等方面的经典曲目,这些作品是人类文化中最优秀的精华,但是遗憾的是由于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再加上阅历较浅,有很多曲目却得不到青少年的喜爱与认可,作为音乐教师,绝不能听之任之。要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兴趣,同时这也是音乐教师有意识地对我们的民族文化进行保护的行为,也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如何使教学内容显得有趣呢?由于初中生的特定的心理特点,教师要想尽办法让他们感到自己所学的东西很有趣,要根据他们好奇、好动、好模仿、好竞争的心理特点来安排教学环节,笔者是从以下两点来做的:
(1)教学内容要和青少年心中的时代流行风接轨这个方法可以瞬间抓住他们的兴趣,青少年热衷于追求新鲜事物,对外界环境变化的感觉就十分敏锐,适应能力也十分强,他们喜欢求新、求奇、求异。在他们的生活中,他们非常喜欢音乐,而又追求流行风,喜欢追随一些偶象,特别是一些流行歌手,他们的衣着打扮十分新潮、时尚,舞台效果又动感十足,十分吸引学生们的眼球,用学生们的话来说就是:相貌好看,又唱又跳;台风亮丽清新,我们就喜欢这样的。因此课堂教学要巧妙引用流行音乐,来丰富和拓展教学内容。
例如《嘎达梅林》,该曲是女作曲家辛沪光在1956年创作的,取材于蒙古族英雄嘎达梅林领导人民起义的事。为了一开始就让学生有兴趣来学习这首曲子,笔者选定了腾格尔的《天堂》作为引子,在刚上课时给同学们听,笔者的目的是通过这首歌来激发兴趣,由此引发对大草原的热爱,然后过渡到草原上的大英雄嘎达梅林的故事,再唱主题曲《嘎达梅林》,最后再自然而然地欣喜交响诗《嘎达梅林》。通过这样的说教与引导,巧妙而自然地过渡到正题上来了。这样学生就很容易就接受了这个曲子,而不是生搬硬拉地让学生突兀地接受交响诗。这个过程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了了教学内容,又很有新意。
因此,只要教师平时上课多留心、细心,巧妙而恰到好处地进行安排,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教学过程要让每一个人都有表现自己的空间
前面说到,音乐教师所任教的班级较多,对于每个所任教的班级学生情况不是很了解,很难到对每一个学生都重视,一般情况下,那些班级中特别调皮的学生或者是音乐成绩特别突出的学生教师较容易有印象,课堂上或多或少地就对那些有印象的学生倾注了更多的关注而其他绝大多数教师并不熟悉的学生就有可能长期被忽略掉,因此在每学期开学初,我们要在课前多花时间了解每班的学生,一般每年的新的初一学生可能要多花点时间去了解,当自己带到初二初三时,班中情况就相当熟悉了,就发现此时师生之间的感情也特别深。以笔者自己为例,每学期的开始都自备一本班级备忘录,在备忘录上,每班都有一个专区,上面记有学生的座位情况、班委会情况、学生特长情况、学生性格分析专区等等。有了以上的分析与了解,在开学前几周上课时,先让学生自己常态表现,教师上课时要细心观察一下,看看哪些人比较活跃,哪些人比较沉默一些,做到心中有数,在以后的上课中就可以注意到更多的学生,从而对
症下药。
如初一(7)班一个女学生,在开学前几次上课,笔者发现她和其他人特别不一样,上课时从不抬头看教师,更不要说和教师交流,只是一味地做自己的事情,有时是在倫倫做作业,有时是在想自己的事情,笔者用目光暗示她,她也不理。于是笔者就私下里和班主任打听她的情况,班主任说她平时比较心高气傲,偏科现象严重,于是笔者决定在第四次上课时对他进行全面关注,果然上课时她仍旧沉浸在自己的状态里,当时我有个问题请学生们回答,笔者就很响亮地直接叫了她名字,她显得很吃惊,脸上写满了疑惑,心想老师怎么知道我的名字的?笔者又叫了一声,说:“老师知道你是一个很好学的学生,所以这个问题我想听听你是怎么想的”,她讪讪地说了几句话,声音低的像蚊子,此时答案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件事引起了她的注意。在后面的上课中,她注意力集中了,还不时地露出会心的微笑。在实践过程中,无疑每班都有这样那样的不想参与到课堂中来的学生,我们要想尽办法让他们参与进来。从兴趣着手,并给他们每一个人表现自己的空间。
2.从因材施教着手,发挥每一个人的个性特长
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施,施加;教,教育。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地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笔者以为,音乐课在师生课堂交流方面要充分发挥因材施教的特点,以便让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展示。平时上课,我们要做个有心人,我们要一开始就营造一种开放的公平的教学环境,在课堂上如果和学生之间出了不愉快的事情,就要独自解决,不能依赖班主任,深入走进学生的活,进而走进学生的心灵,具体来说,可以从三点来入手:
(1)在课前备课时兼顾
课前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鍵。作为教师,一定要争取做到课前备课,可是我们一般备课时几乎都是在考虑如何设计教材,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往往是教学的各个环节的设计都很到位,可是很少有人考虑到此时也应“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所以备课时在师生互动环节,对于不同的问题要考虑请不同的学生来回答。问题简单的就请基础差一点的学生来答,问题难点的就请基础好的学生来解决,一些有挑战的问题就请个别音乐素质特别好的学生来担当,这样就各有所用。
(2)在课堂动态中生成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说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不是单纯的为学而学,都是以“育人“为最终目的的。课堂是个千变万化的动感地带,各种状况都可能出现,在这些状况里面集中反映了个体学生的动态变化,和整个课堂的动态变化。我们要在这些变化里面抓住契机对部分学生的性格、心理、情感等等方面进行沟通与塑造,从而发挥每一个人的个性特长。
(3)在课后作业中加强
在实践当中,笔者也发现总有那么一些人,教师想尽了办法他们还是不喜欢表现自己而甘为人后。但是,他们却喜欢课后和教师交流。笔者就抓住这样一个机会,和这样的同学课后进行谈话,你喜欢什么曲子啊,现在在听什么歌曲啊等等,他们会想老师对自己真是重视啊。这种课后和学生谈话的方式最直接的效果,就是下次的课他会更加认真地听,也敢于表现自己了。
3.从课堂评价着手,关注每一个人的成功感受
关于音乐评价,从教师这个层面来说,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最后一节课的测试(或者唱歌或者笔试),大多数教师忽略了学生平时的表现。从学生的层面来说,在学生们的心目中,音乐评价很简单,只要在期末的最后一堂课,学生依次站起来唱一首歌,只要声音宏亮,旋律准确,就能轻松得A。全然不用管平时的表现怎么样。结果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平时很主动,学习态度很好的同学由于不太会唱歌,往往没有好的评价,而有些同学平时表现很不好,甚至违反课堂纪律,只因为他很会唱歌。所以有很好的评价!为了消除这种弊病,在实践中,笔者就特别注重对过程的管理:
(1)抓住机会启发
对那些课堂上积极举手,敢于发言,并说出自己的看法的学生,以及乐于互动的学生及时表扬,并告诉学生这是好的表现。课后及时记录,获得五角星越多,说明这次他表现得越好。
(2)巧设情景观察
课堂上常常会欣赏到一小段或优美或活泼的曲子,请学生仔细听,并告诉大家:听后请同学们发言。当学生在听曲子时教师仔细观察学生的表情及肢体表现,这时,他们的表情肯定有很多种,有认真听的,有走神的,有漫不经心的,这时教师要飞快地总结出学生的表现,然后请同学自觉举手发言,之后教师分类总结:A.认真聆听,陶醉在音乐中的有某某同学。B.听得很投入以至于想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现的同学有某某同学等等,然后对这些同学进行大加表扬,并告诉学生音乐课就是要这样表现,而且这些表现是要记录的,根据记录来决定期末的总成绩。
这样做等于是给学生们指引了如何上好初中音乐课的道路,也使学生们更在意平时的表现。夸美纽斯认为,所有的人都应该受到完善的教育,这样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我们不能做一个冷漠的教师,要充満热情地对待每一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