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明如(米脂县第一中学,陕西米脂718100)
摘要: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析传统模式下“作业和考试”所存在的问题,统一认识,尝试新的“作业和考试”’形式,以便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
关键词:改革;数学作业和考试;看法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数学教学的改革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改革所涉及的话题较多,本文只对数学的作业和考试谈一谈看法,希望能引起专家和同仁的关注,共同研讨改革之路。
1关于数学作业的问题
目前大部分教师在课堂上所布置的作业是课本中的习题或相关习题集中的习题。这种习题形式单一,基本上就是例题的翻版,而学生做作业则是机械的模仿,今天,数学教育正在面临一场革命,时代的发展也对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以人为本的新的数学教育观念下,我们必须认清传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符合素质教育标准的形式多样的数学作业形式。
传统作业中至少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习题形式单调、陈旧。主要以计算题和证明题为主,不能从多方面检查和训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外,这种习题的条件和结论都是单一的、不变的,缺乏开放性,不利于能力的培养,更谈不上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2习题中缺乏应用,缺乏与实际问题或其它学科的联系。习题基本上是“纯粹的”数学题。而所谓的应用题也只不过是通过机械地模仿或死套公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应用题。学生看不到数学问题的实际背景,也不会通过数学化的手段解决实际问题,这对学生建立积极的、健康的数学观,掌握数学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极为不利的。
1.3传统作业的完成形式会使学生养成机械的套用定义、定理和公式解决问题的习惯,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不求甚解,不善深究的作风,学生只要做完了习题,与答案对上了就算完成了作业,如果对不上,就认为是自己错了,缺乏自我评价意识。
1.4由于完成作业的形式是个人操作式的,使学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也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这对于我们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极为不利的。同时,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因得不到及时的帮助,便厌烦了对数学的学习。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在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尝试。首先,我们要澄清以下认识:
(一)作业≠书后习题,教师应结合教学设计灵活多样的作业形式。(二)作业应分层次水平,教师应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三)不能忽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因此,传统的作业形式还应大部分保留,改革不是对传统的否定,而是观念的更新。(四)完成作业是一种数学活动,这种数学活动是课堂数学活动的补充和延伸,因而,我们应强调做作业的“做”,体现活动的过程,这种活动可一人独立完成,也可以通过互助式的交流集体完成。(五)做作业是学生体验数学,形成数学观念的过程。因而,布置一些应用题是有益的。
具体做法是:
(1)设计多种形式的习题类型,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如我们在每一章都设计了大量的判断题和选择题留作作业,以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概念,通过讲评,加深印象。
(2)设计一些思考题,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我们的教学不能建立在“概念---定理---例题---练习”的基础上,而应建立在对学生积极鼓励,引导学生进行探索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创造型模式之中,在作业中布置思考题是这种教学思想的进一步完善。思考题的特点是条件不充分,或结论不确定,因此,这类题的解题策略也是多种多样的。事实证明,这样的作业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变被动、机械、模仿式的完成作业为自主探索式地解决问题的过程。完成作业不再是以练为主,而是以“做”为主。通过“做”来体验数学,认识数学,掌握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适当布置一些可利用新技术解决的作业,如计算机等。一方面通过新技术展示数学的多重表示性,加强对数学的理解,建立全新的数学观,另一方面也可让学生体验新技术的价值,这样的作业更能体现“做”的味道。
(4)在作业中适当地布置一些应用题。我们知道,创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与效率将成为影响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数学作为科学的基础,其应用就显得格外重要。现在,数学应用已成为一种数学通识、一种基本的观点和态度。数学应用意识应成为学生的基本素质之一。我们应布置一些与其它学科相联系的或从生活实际中采集来的应用题,通过完成这种作业,使学生受到数学应用意识的训练。
(5)鼓励学生自愿组成学习小组,共同完成作业。这种完成作业的形式,可加强他们之间的数学交流,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在交流协作的过程中得到互相启发,不断的完善和优化自己的认知结构。同时,教师也尽可能的参与这种交流中来,对作业给出适当的指导,并告诉他们一些自我评价作业质量的方法,效果则更好,从另一方面来看,这种交流也会改变学生和学生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交流中也得到了一定的帮助。
实践证明,这种作业符合素质教育设计的要求,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完成作业不再是被动的、机械的、模仿的、单一的个人操作行为,而是学生主动的、探究式的、多重选择的数学活动。它对我们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极为有利的。
2关于数学考试的问题
传统考试中存在的问题:传统数学考试形式是笔试,试题仍以书中的例题和习题的模式为主流(即传统的封闭题形),它只能说是一种省事的评价方法,而不是最好的评价方法。它至少有以下几个缺点:
2.1、这种考试关注的是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的评价,而对于素质教育所要求培养的其它方面,如数学概念、数学意识、数学应用能力等诸方面不予关注。因而,难以评价出学生的数学素质。
2.2试题中缺乏开放性和应用题以及考查学生灵活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题目,因而,这种考试导致高分低能现象十分普遍。
2.3这种考试会给学生以不良的学习导向。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中,只注重盲目地做题,也不注意在知识学习中体会和提炼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使他们陷入数学题海的漩涡之中。这只能加剧他们对数学的恐惧,学习不是积极、主动的探索,而是消极、被动的,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不得不做的苦差事。
2.4、这种笔试不能准确无地反映出学生的概念理解水平,也难以揭示他们的数学思维过程。因而也就不能评价出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单评卷面上的分析是不能全面把握学生学习状况的,同时,这种考试也不能准确地评价出教师的教学质量,对下一轮教学提供不了准确的依据。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应该明确以下认识:
(一)初中数学考试是为了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师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因而它的形式应是多样化的,是可选择的。(二)传统的笔试不应一概否定,但一定要注入新的活力。可采取兼容包并的方法,更注重考查学生的数学素质,反映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三)考试也是数学教师进行数学教育研究的一个手段,因而,考试从形式到内容都应贯彻先进的数学教育思想和研究方法,通过考试,教师能分析出学生学习上的困难,找到问题症结。同时也能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地改进教学。
我做了以下尝试:
(1)在传统考试中,适当地增加一些实际应用题,这样能较好地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作业的改革相结合,给学生平时的学习以正确的导向。
(2)尝试与传统笔试不同的考试形式。①总结式。这种考试形式的可取之处在于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重新整理、归纳和组织。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取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在较高的层次上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复习。比如在学完平面解析几何后,为了考查学生对直线方程的掌握情况,可尝试出以下几个题目:“直线的斜率与直线方程之间有什么联系”、“具备哪些条件就能确定直线的方程”、“直线方程有哪些应用”“直线方程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有什么联系”等等。题目可在考前布置下去,考试时可采取抽签的方法确定一到两个题目来答,效果较好。学生反映说,对于这种考试我们是不敢掉以轻心的,同时也消除了作弊现象。它让我们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归纳与总结,看来学习数学不只是做题啊!②谈话式。这种考试形式国外已用了多年,得到了教育专家的充分肯定。考试时,可由两到三位教师与一位学生交谈,谈话的题目可多重选择,可谈几个问题,也可围绕一个问题展开来谈,教师间接地插入一些问题,其目的是为了考查学生对某一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对不同问题之间的联系的认识以及对知识体系的认识。通过谈话,还能考查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对错误的修正能力。从研究的角度来看,交互式的谈话较为清晰的反映学生思考问题的思维过程,能反映学生的数学观念、数学意识和数学思维品质。虽然组织工作比较麻烦,但它的意义却是不寻常的,通过谈话,发现问题,使学生和教师在今后的学习和教学中不断地修正自己,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这不正是体现了考试的真正价值吗?
通过实践我们发现,这两种考试相对传统的考试来说,学生的压力虽然小了,但重视程度加大了,他们从“题海”中被解放出来,但他们更关注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加强对自己数学素质的修练,还培养了爱读书和深入思考的习惯,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为学好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长沛.数学教育与素质教育[M].
[2]冯克勤.数学教育的关键是彻底转变观念[M].
[3]戴再平.数学习题理论[M].
作者简介:
姬明如(1965—),女,陕西米脂人,教师,研究方向:初中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