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甘亭中心学校710300
摘要: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21世纪,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必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教育教学信息化已不再是个陌生的词语,信息技术进入课堂促进课堂教学的效果也吸引着学生的兴趣。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怎样才能让信息技术与教学更好地结合呢?笔者在此作了简单分析,以期和教育同仁一起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音乐教学融合方法
信息技术,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与智能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音乐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别。广义的音乐教育指凡是通过音乐影响人的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增进知识技能的一切教育主要指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进行的学校音乐教育。
一、信息技术对小学音乐教学的作用
1.为教育教学提供大量资源。互联网为我们生活带来便利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很多教学视频、教学案例和教学设计等文字材料,图片资料,视频等都能从网上快速地收藏下载,通过交流、借鉴、学习,提高我们教师自身素质也拓宽了视野。音乐教师不能靠一张嘴、一架琴和一根粉笔来完成音乐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已成为目前最有效的方法。
2.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小学音乐教学分为唱歌教学和音乐欣赏教学,很多音乐场景的创设,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再现”一些作品的情景,使学生更好地在情景中,受到感染和教育。音乐的旋律,通过幻想和想象才能亲临其境,有所领悟,我们如果把一些音乐相关视频合理放映,使学生获得鲜明深刻的印象,视听结合,丰富情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
3.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目前常用的信息技术有文字处理软件、绘图软件、媒体软件、音乐编辑软件等,在日常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通过对这些软件的应用,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联想到其它学科的知识,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并在活动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得到培养和发展。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融合的有效方法
1.利用信息技术增加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美国当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最好的学习动因是学员对所学的材料有内在的兴趣。”在音乐教学中我会用各种方法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2.音乐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加强自身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在新课改如火如荼开展的21世纪,音乐教师也必须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学会运用不同的信息技术服务于音乐教学,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认真学习新的信息技术,如:视频裁剪、PPT制作、录屏技术、音乐剪辑技术、图片设置动画技术等。只有音乐教师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了,才能得心应手地灵活应用于日常课堂教学中,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久而久之,使小学音乐课堂更加富有生气和活力。
3.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拓宽视野。在基本乐理知识、视唱等教学中插入手势图片和视频使孩子们接受并区分1、2、3、4、5、6、7等不同的音高位置,再聆听欣赏教学中插入一些其他具有民族特色的或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让学生鉴赏,还可以通过网络从国外歌曲管弦乐中选择一些经典的、内容积极向上的音乐进行赏析和学习,更好地体会音乐的情境和表现方式。如:在《摇篮曲》的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播放管弦乐《摇篮曲》视频、大提琴演奏的《摇篮曲》视频、独唱《摇篮曲》演唱视频,播放完毕再对比分析,使学生们可以更好地感受和对比分析出摇篮曲的特点和不同表演方式的不同效果。
4.利用软件资源,巧妙设计教学环节。信息技术还给我们带来了软件资源的下载便利,一些不同音乐制作编辑软件和视频编辑软件的下载和安装都可以提供给我们极大的方便。
在歌曲演唱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们体会到力度的作用,我下载安装了音乐编辑软件cooleditpro2.0,先裁剪音乐片段的长短再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音量的编辑(波形振幅的调节)、速度的编辑、调的变化,完成后保存,然后将制作好的片段插入到我的PPT中,结合图片分片段聆听对比,通过这样视听结合的方法孩子们更好地掌握了力度是什么,力度变化对歌曲的演唱起到了什么作用,更好地掌握了力度的特点和作用。
另外,我把制作音乐的软件安装到多媒体上,学生可以随意播放五线谱上的音符,也可以自己为音乐创编歌词,都争先恐后地来操作展示自己的作品,学习氛围很好。
5.自然融合、巧妙使用。多媒体的使用要合理,不能完全用多媒体取代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活动。要根据实际情况在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情运用巧妙的运用信息技术更好地促进音乐课堂教学。
总之,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机整合,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的运用领域也会不断深入,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勇于探索。
参考文献
[1]李艺朱彩兰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9。
[2]黄荣怀马丁信息技术与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