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物流专业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促进三方共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10-20
/ 2

中职物流专业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促进三方共赢

马焕方

马焕方(广西柳州市交通学校)

摘要:中职学校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既是国家宏观教育政策的要求,又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物流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系统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只有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才可能实现中职学校、物流企业和学生三方共赢的格局。

关键词:中职教育物流管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共赢

0引言

工学结合在职业教育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从1991年10月17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最早提出的“产教结合、工学结合”。到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再次强调,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

职业教育就是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的教育事业,说到底就是就业教育,这就要求职校毕业生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要有娴熟的操作技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新模式,即采用工学紧密结合、校企紧密结合方式,突出技能培养,达到“招生即招工”“零距离”就业的目的。

1中职物流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社会上存在着这样一种“两难”的怪现象:企业招工难,职校毕业生就业难。生产企业缺少技术工人,但在劳动力市场上却招不到,而职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却不受企业的欢迎。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面临同学们对物流专业就业的担忧:“老师,我们毕业后在物流企业可以做什么?”“我们没有实际操作经验,怎样可以进入物流公司?”等等。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常常感到无耐:理论知识讲多了,学生没兴趣,专业课堂枯燥无聊,教师倾囊付出,而学生确收益不大,学校也时常为学生的就业发愁,这也成为了中职学校办学的瓶颈。

而同时我们却看到到这个现实:我国物流现代化目前处于起步阶段,物流人才需求旺盛一方面物流企业公司需要大量物流人才,而在招聘人才时大量的是非物流专业人员;另一方面,我们所培养出来的物流专业学生却不受物流公司的青睐。是什么原因造成今日的现象呢?

我们总结了很多原因,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我们培养出来的物流专业的并不能满足企业所需。由于在教学方式上,没有将实际操作同理论相结合,使得学生虽具备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但却缺乏实际技能和动手能力,使得学生不能尽快的适应工作岗位。再加上有些学生眼高手低,不能正确的给自己定位,所以就业难度大。

2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由来

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难题呢?

这让我们联想到瑞士酒店管理的教学模式。我们知道瑞士的酒店管理世界闻名,素有“全球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的摇篮”美誉,其教学模式是:通常瑞士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预科一年,主要是过语言关以及学习一些基本课程。第三学期学生进入学校的酒店实习(学习可获得报酬),第四个学期学习酒店管理理论,第五个学期实习,第六个学期理论学习,反复如此,等到学生毕业时,全球各大酒店纷纷来学校招揽人才。据说一毕业的学生即可做到部门经理一职。

我们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并考察了德国等欧盟成员的职业教育,发现校企联合办学是各国职业教育普遍采用的一种办学模式,并成为一种基本走向。德国的“双元制”、美国推行的“合作教育”、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和英国的“三明治式”等都是国外校企联合办学的模式。其精神实质都是:学校与企业相沟通,教育与科技工艺的发展相适应,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实践技能训练相结合,这一点十分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我校经过物流专业组老师的市场调研和企业之间的沟通,我们于2007年广西翁氏八达物流公司大成联合办学协议。合作以来所取得的成效证明了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办学,建立校企联合以办学的模式,与企业紧密接轨,是推进物流专业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并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最有效的方法。

3工学结合、校企联合办学带来的三方共赢局面

自从我们开展了工学结合、校企联合办学以来,我们取得了预期的效果,逐渐形成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共赢局面。

从学校层面,通过校企合作弥补了课本知识的不足,使学校的教学与企业的需求同步,它突破了学校到企业寻求实习场所、企业到学校获得廉价劳动力的浅层次合作,使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计划和人才培养过程,有利于深化学校的教学改革;目前,我校将物流管理专业与广西翁氏八达物流公司联合办学的成功经验使得学校的物流专业建设更上一个新台阶;物流专业学生就业专业对口率为90%。通过校企合作为教师提供至企业实习、见习、调研等机会,使教师了解企业,提高实践技能,培养一批既懂物流理论又了解企业运作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培养创新型物流人才提供保障。

从企业层面,企业间的竞争其实质是人才的竞争、技术的竞争,没有高素质的生产工人,企业将会面临被淘汰的危险。例如2002年某企业老总在广交会上与外商达成了电动工具供销意向,从上海请来3个高级技工,用了1个月时间生产出2只电动工具样品。此样品完全可以和德国的样品相媲美,而价格却便宜45元,外商连叫“OK”,当即签下了100万美元的合同。然而进行大批量生产时,却没多少产品是合格的,企业不但失去了订单,还得赔偿违约金,共计损失了500多万元。此类事实充分说明:企业可以高薪聘请高级技术人员生产一、二只样品,却不能“买”到大批技术工人进行批量生产。企业每年要花费大量精力去人才市场招聘员工,而且要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对这些新员工进行岗前培训。企业通过校企结合方式,使学校转变成自己的人才“供应商”,以确保向现代物流管理转型所需的人才。同时还可以将企业内训外包给学校,以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优化培训质量,提升企业整体营运水平,打造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教师下厂挂职能的行为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从而促进企业生产的发展。校企结合教育方式可以促使大量的物流企业向第三方物流方向转变,丰富其增值服务内涵,同样促进企业内部物流一体化,增加物流管理者的管理职能。校企结合最终能解决我们的物流教学及物流企业发展问题,实现共赢。

从学生层面,它有利于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认识到自己在学校中学习的理论与工作之间的联系,从而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提高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它促使学生走出校园,通过与社会、与同事的接触,培养了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它让学生亲临现场接受职业指导、经受职业训练,了解到与自己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开阔了知识面,扩大了眼界,提供了通过参加实际工作来考察自己的能力和提高环境适应能力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工学结合有助于学生就业的选择,让他们有优先被雇主录取的机会,其就业率明显高于其他的学生。在当前中职毕业生就业不容乐观的情况下,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不仅是政策要求,更是形势使然。

参考文献:

[1]订单式教育——校企联合办学的新举措[J].湖北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姚自平《职教论坛》2003.14.

[2]陈解放.“产学研结合”“工学结合”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

[3]马树超.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与用人单位对接的关键举措[J].职教论坛.2007(1).

[4]李蕊.校企联合办学在教学方式上的尝试www.chinaqking.com期刊门户-中国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