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会宁县头寨中学730727
一、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务工,而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数量为4000多万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留守儿童的队伍不仅不会缩小,而且还将进一步扩大。据中央教科所“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小组抽样显示,甘肃、江苏和陕西三省某5县的留守儿童比例高达47.7%。在调查中发现劳务输出大省四川的一般农村学校,农民工留守子女的比例达到70%,个别地方甚至高于85%。然而,留守儿童正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但由于失去父母的庇护,他们的身心成长、学习生活面临着失管、失教和失衡,尤其是安全问题成为难点。所以,留守儿童问题将是一个巨大的社会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
1.生活方面的问题
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普遍是不容乐观的,生活困难是留守儿童家庭的普遍特征。由于隔代监护人身体状况不佳或一些客观原因,留守儿童最基本的饮食都很难保质保量,一些日常的个人卫生更是无法保证。其次,这些儿童在生病的时候,也往往没有能力和条件去医院医治。更严重的是,留守儿童防范意识和安全知识匮乏,且长期生活在弱势群体中间,容易发生交通、水火等安全事故,甚至受到不法分子的人身侵害。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孩子健康茁壮的成长。
2.学习方面的问题
首先,父母的外出使留守儿童少了生活上的照顾者。生活中许多事情需要自理,并且很多时候还要承担大量的家务和农活,从而削减了部分学习时间。其次,父母的外出也使他们在学习上缺少了一个好帮手。尽管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不是所有学生家长都能辅导孩子的学习,但对于那些父母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家庭而言,父母的外出令留守儿童失去了辅导机会,对他们的学习产生较大的影响。最后,父母的外出使他们在学习上少了监督者。贪玩是孩子的天性,所以隔代监护的监督和督促不力或完全的放任是造成孩子学习成绩下降的又一重要因素。
3.心理方面的问题
心理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最值得关注的问题。长期的单亲监护或隔代监护,甚至是他人监护、无人监护,使留守儿童无法像其他孩子那样得到父母的关爱,家长也不能随时了解、把握孩子的心理、思想变化,沟通和引导更是少之又少。这种亲情的缺失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交往能力差,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这些心理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使他们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社会都经常出现一些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行为,这些行为常常超越道德、法律底限。
4.行为和道德方面的问题
青少年时期也是孩子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和道德价值观的形成将决定孩子的人生走向。留守儿童从小失去完整的家庭教育与监护,他们在大人离开后行为上无拘无束,严重影响他们良好习惯及人格品质的养成。也有部分父母长期在外,因无法照顾孩子产生负疚感,于是采取“物质+放任”的方式来进行补偿,使得一些留守孩子拥有过多零花钱,极易形成功利主义价值观、享乐主义人生观和好逸恶劳的陋习。由于缺乏家庭教育,他们对生活中的一些行为根本无法判别对错和真假,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习气的感染,并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
三、对策及建议
1.家庭教育方面
健全而有力的家庭教育对个体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往往使得学校教育的效果无法通过家庭教育得到更好、更大的保持或延伸。首先,应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让家长认识到过于追求经济利益,从长远来看是不利于整个家庭发展的,是以孩子的美好前途为代价的。应鼓励一人外出,留一人在家照看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或携带子女到打工地入学,尽量保持家庭教育的存在和完整。其次,留守儿童父母要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要通过电话、写信等方式实施有效的亲情教育,为孩子提供物质生活条件切忌过度;最后,监护人应引导留守儿童主动向父母倾诉亲情,反馈学习生活情况,以便赢得关心理解和亲情支持,增强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
2.学校教育方面
学校是留守儿童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摸索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新机制,改善留守儿童教育,必须充分发挥学校优势,构建和谐向上的学校教育氛围。鼓励教师深入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家访,掌握他们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改革学校管理体制,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及时帮助留守儿童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组织活动抚慰留守儿童心灵;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树立自立自强意识;建立留守儿童档案,重视对他们的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对其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引导孩子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
3.政府工作方面
中央和地方政府必须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尽快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比如,应适时修改完善相关制度政策,使农村儿童能够享受城市儿童的教育待遇;要加快户籍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距,弱化乃至取消城乡分离制度;应切实贯彻执行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方针政策,使农民增强教育意识,更新教育理念;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减少农民向大城市流动,缓解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必须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力度,进一步搞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