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护理研究概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6-16
/ 2

艾滋病护理研究概况

黄连欣

黄连欣(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广西百色533000)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6-0083-02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是由人体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病毒侵犯辅助性T淋巴细胞使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受损,最后因并发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一种疾病而危及生命[1]。我国AIDS患者呈明显增加趋势,但对此病目前尚无特殊治疗方法,已经成为当今人类前最具有毁灭性的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已成为第四位的杀手[2]。随着抗病毒药物的应用,AIDS患者的生存期得到了延长,但药物的不良反应、严重的机会性感染、长期治疗、昂贵的医疗费等问题,加重了患者心理负担,加之担心疾病预后及受到社会上多数人的误解、排斥和歧视,许多AIDS患者存在恐惧、焦虑、抑郁、厌世甚至报复等心理,严重影响AIDS患者生活质量。现将AIDS患者的护理研究综述如下。

1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1.1常见并发症AIDS不是一种单一定位性疾病,机体因免疫衰竭而诱发多种合并症,临床表现错综复杂,缺乏特征性。常见并发症有:发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neumocystisjerovecipneumonia,PCP)、AIDS相关性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非结核分枝杆菌病(NTM)、结核性脑膜炎、腹泻、口腔感染、消瘦综合征、艾滋病相关瘙痒性丘疹性皮疹等。PCP发病率高,病情进展迅速,可危及生命[3]。NTM感染率高,诊断与治疗难度大,病程长病情重,病死率高[4]。对AIDS并发症做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对挽救AIDS患者的生命、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1.2护理合并PCP患者的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咳痰、进行性呼吸困难、胸闷胸痛等。体温超过39℃时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注意补充水份;咳嗽咳痰者给予止咳化痰药口服、雾化吸入或氧驱动雾化吸入;出现急性呼吸衰竭时,应及时机械通气,改善机体缺氧状态,纠正呼吸衰竭及其并发症。目前认为无创正压通气(NPPV)已经成为PCP患者纠正低氧血症较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采用双水平呼吸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模式为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压力参数为4~8cmH2O,对气胸的患者严格控制压力值,防止气胸加重[3]。在NPPV初期出现人机对抗时,医护人员应给予指导同步呼吸方法,必要时使用少量镇静剂。在机械通气过程中根据患者的主诉,设置的参数既要使患者感觉舒适,又要达到改善病情的目的。AIDS合并颅内压增高,病程较长、临床表现复杂、治疗难度大,病死率较高。韦美进[5]报道,AIDS合并颅内压增高时行腰大池置管引流治疗,可有效降低颅内压。但须注意加强术前、中术和术后护理,才能保证引流通畅,达到治疗目的。腹泻时,注意观察大便次数、性状及量的变化,留取标本送检。口腔感染护理:保持口腔清洁,若为真菌感染者可用5%碳酸氢钠溶液含漱,并用制霉菌素混悬液涂擦口腔粘膜。用中药含漱液每天含漱5次,分别在晨起、睡前、餐后每次50ml,每次3~5min,连用两周,可有效预防口腔感染,不能自理的病人由护士用含漱液作口腔护理[6]。皮肤护理:衣着宽松,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皮肤溃烂、疼痛、瘙痒者,及时给予止痒、止痛、外科换药等处理,防止搔抓加重病情或继发感染[5]。本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合并各种感染可增加基础代谢率。因此,给予高蛋白饮食,蛋白质用量为100~120g/d,每日总热量不低于168~280kJ/kg[3]。AIDS相关瘙痒性丘疹性皮疹是HIV/AIDS患者中最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之一,以毛囊性或非毛囊性皮疹为主的皮肤病,以单纯性痒疹和结节性痒疹为主要表现[7]。局部皮肤因剧痒,长期抓挠后破溃、感染,皮肤明显增厚,苔藓化及色素沉着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自我形象、睡眠和饮食,体质消瘦;应勤剪指甲,切勿抓挠皮肤,局部涂炉甘石洗剂清洗止痒,饮食清淡、戒烟酒,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患者产生焦虑、烦躁情绪时,护士应给予安慰、解释瘙痒产生的原因,以减轻或消除其不良心理,采取有效的止痒措施,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肛门处皮肤出现溃疡时,溃疡面用生理盐水清洗,擦拭免疫球蛋白2次/d[8]。AIDS并发症多,临床表现复杂,有的并发症病情危重,可危及患者的生命,但如果能及时发现,并配合医生给予抢救治疗、正确护理,就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其生活质量。

2药物治疗时护理

自应用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AIDS以后,能有效地延缓了患者的疾病进程,降低了AIDS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9]。但HAART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肝毒性。因此,进食易消化、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吃多餐,忌生冷、油腻、奶制品及刺激性食物。定期复查血常规,给予护肝药物治疗等。每位患者制定随访计划并做好随访工作,及时了解患者对用药的依从情况。建立个案用药监测随诊记录表格、随访表、治疗随访表等,做好随访档案的管理和保密工作。全身剥脱性皮炎是AIDS患者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型药疹,起病急,以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浸润、肿胀、脱屑为特征,累及皮肤大部或全部。如病情特重或救治不当,其死亡率可达10%~20%[10]。在护理上保持病室温度为20~22℃,湿度50%~60%;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患者穿已消毒的睡衣,暴露创面,用雷夫奴尔纱布覆盖创面;口唇、眼周涂金霉素眼膏;会阴部护理2次/每天,严防手抓挠皮肤,以防继发感染。在药物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一旦出现不良反应,立即给予处理,才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3存在心理问题及护理

3.1存在心理问题国内报道[11,12],AIDS患者存在怀疑和否定、恐惧、焦虑、抑郁、悲观绝望、自卑、多疑、孤独、忏悔、报复、有自杀行为或意念等负性情绪。AIDS患者一旦确认后便会出现严重的心理反应,而心理反应排在前五位的是接受治疗、能存活几年、经济负担、失去工作和是否有药物治疗、担心暴露身份[11]。心理需求情况:了解其病情、治疗、预后,希望得到优质的护理和丰富的生活。AIDS患者的心理特征[13]:潜伏期出现恐惧、悲愤、忧郁、接纳心理;前期出现侥幸心理;典型期出现沉默不语、情绪低沉乃至绝望。不同时期AIDS患者的心理特点不同,心理需求也不同。因此,护理人员应了解AIDS心理特征,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减轻其心理负担,帮助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3.2护理

由于AIDS是一种不可治愈性疾病,一旦确诊便会给患者造成一种前所未有心理负担,而过重的心理负担可导致病情恶化。采用心理护理、家庭渗透心理关怀、社区内减少歧视的人性关爱等3种形式进行护理,取得良好效果[11]。在患者住院期间,开展一些丰富文化生活的活动;护理人员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用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向患者解释病情、治疗方法、预后等,零距离接触、关心、问候、安慰病人,向患者说明保持良好的心态的好处,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亲人是患者的精神支柱,如果被亲人遗弃、歧视,将会对其生理、心理造成更大的伤害而产生轻生念头,甚至产生报复行为。向其亲人强调关心、支持、鼓励和帮助患者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给予更多的关心、鼓励和帮助,供给足够的营养,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保持家庭有融洽的氛围等。AIDS不仅是一种生物性疾病,而且是社会性疾病,当患者回到社区里,就被社会归属于特定人群,羞辱和歧视便产生[14]。医护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在不违反保密工作原则基础上,定期到其家中了解情况,将“四免一关怀”落实到位,使AIDS及家人获得政府支持和经济、法律的援助,保障AIDS病人及其家属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从而减少交叉感染,降低报复社会行为[11]。

综上所述,AIDS患者因并发各种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药物的不良反应多,绝大多数AIDS患者存在负性心理。因此,密切观察和及时正确处理并发症和药物的不良反应,针对不同时期AIDS患者心理特征,采取相应的护理,才能有效地避免或减少并发症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经济和心理负担,勇敢地面对现实,避免各种负性心理产生,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才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梦东.王宇明.实用传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86-589.

[2]陈曦,陈焱.艾滋病防治技术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8-11.

[3]颜婵,万秀兰,侯嘉斌,等.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患者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6):531-533.

[4]覃柳.艾滋病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病37例观察及护理[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0,32(3):461-462.

[5]韦美进,陈登翠,秦英,等.腰大池置管引流治疗艾滋病合并颅内压增高患者的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8B):60-65.

[6]何艳英,郑培秋,梁飞立,等.中药含漱液在预防艾滋病口腔病损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4):361-362.

[7]叶海琳.63例艾滋病相关痒疹的观查与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7):272-273.

[8]邱巧玲,魏瑞峰,徐丽霞.20例重症艾滋病合并PCP患者的护理.中国医药指南,2010,8(31):135-136.

[9]王惠兰,李桂英,何春梅,等.赖伟珍,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9,24(1):83-85.

[10]卢祝新.6例艾滋病合并严重全身剥脱性皮炎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1):33-34.

[11]张建萍,李保刚,范萍,等.132例艾滋病住院病人心理问题的多维心理护理.昆明医学院学报,2009,30(8):50-77.

[12]覃柳,廖燕农,董丛音.艾滋病630例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5):72-73.

[13]冯景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分析和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22):80-81.

[14]DOVIDIOJK,MAJORB,CROCKERJ.Stigma:introductionandoverview

[A].//HeathertonTF,kleckRE,Hebl,HullG,eds,Thesocialpsychologyofstigma[M].NewYork:TheGuilfordPress,20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