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佳琳赵光珍
收稿日期:2011-09-01
作者简介:程佳琳(1975—)女,河南武陟人,硕士,大连海洋大学人文法律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赵光珍(1962—)女,辽宁沈阳人,硕士,大连海洋大学人文法律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辽宁大连/116023)
*基金项目:本文为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农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模式研究》(辽宁省教育厅序号:88”的子部分)
摘要:在大学教育日益追求就业率,并以就业率作为其他招生等各项事业进行的关键指标时期,重温、探讨大学的原本作用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相较于严格的就业形势,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越来越被提上日程,大学的作用与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并不是两个不相容的话题,反而,它们互通互相影响与作用。通过分析大学的作用,探讨与讨论大学原本作用与现代社会要求的关系,从多个方面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不仅有助于适应社会,更有助于还原大学的本义。
关键词:大学,作用,职业素养
在中世纪初期,大学的起源模糊不清,几乎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大学是处于一种渐进的、自然的发展中。然而,大学的存在却使欧洲在如此众多的领域里取得了持续快速的进步。通过大学的推动作用,行动的探险与思想的探险相汇合。本来不可能事先预言这种大学组织会取得成功;即便是在今天,在所有涉及人类事务的诸种不完美之中,有时也很难理解大学的工作是如何取得成功的。大学的工作中当然存在着巨大的失败,但是,如果我们用一种宽广的视野来看待历史,我们会发现,大学的成就始终是引人注目的,也几乎是始终如一的。意大利、法国、德国、荷兰、苏格兰、英格兰以及美国的文化发展史证明了大学的作用。
一、大学的作用
“大学是进行教育和从事研究的场所。但它们存在的首要原因既不是在于纯粹向学生传授知识,也不仅仅在于为教员提供研究的机会。
大学之所以有理由存在,是因为它使老少两代人在富于想象力的学习中,保持了知识与生活热情之间的联系。大学提供信息,但它是富于想象地提供信息,至少,这是它应该为社会发挥的作用。一所大学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没有理由存在。富于想象的思维可以营造出一种令人兴奋的氛围,而这种令人兴奋的氛围又可以转化为知识。
“大学已为我们人类文明培养出了知识先驱——教士、律师、政治家、医生、科学家和文学家。现在的商业行为也离不开知识想象力,这样的想象力过去六要只在上述各行各业中才能找到。”
“大学应该在为大学生从事某种知识型的职业,如现代商业或某种更古老的职业,作一些准备性工作的方面发挥作用,发挥作用的途径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生对该行业具有普遍意义的各种原则作出创造性思考的能力。这样,大学生们就带着他们已在将琐细事物与原则的联系中实践过的思想,进入了技术学徒的阶段。于是琐细的工作从此就具有了意义,而且反过来还能说明赋予其意义的各种原则。因此,训练有素的人所面临的不再是单调乏味的工作所导致的墨守成规,而是有希望获得一种受详尽的事实和必要的习惯所规范的想象力。”
这是英国数学家、哲学家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AlfredNorthWhitehead,1861-1947)的一篇有名的讲演。它作为行政管理专业的一篇入学学习文章,提供这样一种语境,在这样的一个逐利与趋进的时代里,让同学们展开讨论。这篇文章是专业老师在新生入学半年内必然会与学生们讨论到的一篇文章,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让学生们明白大学本来的功能,除了社会上、大学校园、百度上提供的功能介绍之外,它要求大家学习和培养想象力——这个让无数中国学生在小学阶段都已经不得不放弃(或者说被扼杀)了的能力。除此之外,我们号召同学们展开大讨论,想象力的培养与现实能力的塑造究竟矛盾不矛盾?冲突不冲突?能否从中发现它们的相同或者可以相辅相成的一举两得?如何来培养这种一举两得,相得益彰?!
大学教育在为脑力劳动的职业----如现代商业或某些传统的需要专门知识的职业----作准备时应起这样的作用:促进对构成该职业基础的各种一般原理作富于想像力的思考。这样,受过大学教育的学生在进入专业技术的学徒训练期时,他们已经锻炼了那种富于想像的思维能力,即把具体事实与普遍原理相结合。于是,这种固定的程序便具有了它的意义,也为赋予它意义的各种原理增添了光彩。因此,受过正确训练的人有希望获得一种经过复杂事实和必要行为习惯训练的想像力,而不是一种单调乏味的工作所带来的盲目的经验。
二、大学中技能与思维想象力的培养
作为涉农院校的行政管理专业,结合大连海洋大学的特色,我们的行政管理专业不同于一般或者宽泛的行政管理,它有自己的特色方向——渔政与渔港监督管理。这一方面得益于社会所需,另一方面得益于我校多年来在专业方面的积淀。从2004年开始招生以来,我们都非常注重于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使学生能有较高的职业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在组织讨论的过程中,有代表性的一种观点是“活在当下”,认为大学里就要开开心心地学各种各样的知识,不必要太多地考虑就业的事情,觉得准备考公务员或者准备就业太现实、太功利。据我们私下了解,这样的同学一般来说家庭条件比较好,从小到大都比较顺利,没受过什么挫折或磨难。
另外一种,也是大多数学生或者老师的观点,鉴于现在的就业形势太严峻,尤其是行政管理专业经常被一些榜单列为“难就业”之列,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普遍比较紧张,从学生一入校开始就给学生讲解专业的发展、培养的目标和就业的方向。当然,这样进行专业教育并没有什么不错,学校所开设的就业指导课也没什么不对,各学校各专业招生、培养都是必须与就业挂钩,如果就业形势不好当然会对招生产生不利的影响,进而也会影响到学校各方面的声誉、实力等。所以,学校和教师的观点是,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以期在毕业之后能够立即融入社会,尽快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这样的两种观点,相信其他的高校也可能存在。当然,我们还有理由相信,后者的观点更是绝大多数高校的看法。
在我们对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展开的大学教育大讨论中,我们认为,大学的功能还应该在于培养思维与创造力,跟英国数学家、哲学家阿尔弗雷德的观点相同,但是,我们也不想否认技能在以后工作中的重要性,何况,培养思维与创造力与培养技能根本来说并不矛盾。我们相信,这两者是可以很好结合起来。
第一,思维与创造力是一种隐在的能力和力量,它的外在形式还是要表现在较高的素质和能力上。比如有的同学很善于与人交往、交流,有的同学在面临问题时不慌不乱,理性分析,有效解决,还有的同学动手能力很强,,也有些同学策划、组织活动方面非常在行。其实,这些都是一个人素养的各种表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外显能力,所有的这些外显能力都来自于他(她)内心的思维、判断与决策,反映出个人的特点:自信、开朗、责任、创新、执行力等等。而挨过来,外显能力的锻炼和培养有助于内在思维与想象力的丰富和强化。内在能力不是坐在那里一拍脑袋就能形成,而是需要从社会实践中获得加强,所以,技能等外显能力与思维创造力等内在能力的培养是相辅相成、互相帮助的。
第二,现代社会越来越要求人的实际能力,这与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分不开。社会的飞速发展不能给每个人留太多的时间去思考,因为,如果你思考的时间越长,社会环境可能就会发生非常大的改变。或者是,在你思考的时间里,其他的人可能就会先行一步抢占你的位置。无论从大环境因素还是从人们之间的竞争来看,都希望社会人在面临问题时快速反应,做出决策,并且要求有良好的执行能力。所以,大学教育也不能够完全象以前那样,是一座纯粹的“象牙塔”,没有任何干扰地进行学术研究。当然,学术研究也是要为社会服务,符合社会要注,有助于社会发展才可以。因此,对于现代学生的培养更应该结合社会需求来进行,在理论知识底蕴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第三,人是社会人,无论在学校里学习多长时间,终究还是要走向社会。而我们通常所说的高中之前的教育是基础教育,大学开始,就是由学校向社会的过渡。我们一直跟学生强调,大学是一个阶段,是向社会前进的一个阶段,其实,大学也就是一个小社会,是步入真正社会的一个社会小缩版。在这里,学校、老师和学生们所有的努力归根结底还是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使学生在这里慢慢适应社会,不致于在毕业之后不能够适应社会而被社会排斥。一般来说,大学毕业之后,人是应该有份工作,一来可以养家糊口,安身立命,二来可以服务社会,体现价值。在大学里,我们就需要为我们今后的工作要求做准备,这种准备除了知识上的积累之外,更多的是素质上的培养和提高。
三、大学生职业素养内容构成
大学生职业素养,根据职业素养的内容和大学生本身的特点,可以概括为职业素质基础和职业技能两方面,是职业素质基础与职业技能的总和。职业素质基础,是职业人发展成为高职业素养者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底蕴,是社会任何一个职业人,都应该具有基本的职业素质素养。同时,素质劳动者,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基础,而且还要有良好的职业技能,两都缺一不可。
从多个角度考虑,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基础水平,同等于社会一般劳动者职业素质基础水平,在现代社会体制和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下,结合大学生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大学生职业素养一般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政治素质:指大学生的政治观点立场、政治态度、民主意识和法制意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水平决定了大学生其它职业素质为谁服务的问题。新世纪大学业生应具备的基本政治思想素质是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进步的现代思想观念,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2.知识能力:所谓知识,是指导人们头及中所忘记的经验和理论,或者说是头脑中储存的信息。知识分为“一般经验”和“理论”两种。当知识带有逻辑性、体系性和科学性时,就成为理论或者学说;一般经验则是形成理论知识之前的东西,其特征是零碎的、片段的、正确度较差。心理学家指出,知识与能力(尤其是智力)有一定的相关性,二者相辅相成的。从社会角度来看,知识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一般知识或者说是普通知识。它反映个体的一般文化水平。其二是专业知识。专业知识可以分为理论知识和工作经验两个方面,后者还可以延伸出“操作知识”的内容。对于知识能力的测试仪,一般是通过考试来进行的。大学里修完教学课程规定的学分主要以考试的形式,获取有关行业的专业资格证书,也是以考试的形式来完成。
3.智力素质:包括一般智力素质和社会智力素质。智力素质:智力素质包括一般智力豢餍和社会智力素质。一般智力是指人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闯题的能力,也就是入的“聪明程度”。人的智力有高有低,对于智力水平的衡量,采用心理学智力测验结果的智商(IQ)指标。心理学家在分析智力结构时,一般都承认包括感知力(特别是其中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这四个方面。这也是大学教育所要培养的最重要方面。
有的学者注意到智力范畴在社会应用中的局限性,因而提出了“社会智力”一说。社会智力是人在从事社会活动中,舆备的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与人打变道的能力,以及对社会事物本身的运作能力。社会智力一般包括以下内容:计划能力或规划能力,决策能力、组织能力或协调能力、人际关系能力或沟通能力、说服能力、领导能力等。应当指出,大学生的社会智力水平对于本人的生涯设计、对于人的生涯实践和生涯成功,具有巨大的影响。
4.理念素质: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人们从事活动受着大脑的支配。人们出于自身的心理需要,根据自身的动机,采取一定的行为、产生一定的活动,以达到一定的结果。一定的理念,对于活动的目标、过程和结果,都有着重大的影响。一般的活动需要理念的,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更需要理念的引导。从生涯发展和成功的角度看,理念的内容容主要有一般道德、职业道德、责任心、意志、观念等内容。此外,决定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基本心理倾向的价值观,也是理念的一部分。
5.创新素质:创新素质是指导某个人想别人未想、做别人未做,标新立异,推陈出新,能够从事创造性活动的能力与素质。现代社会,已经是后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我们这个社会和时代共同追求的因素,创新受到科技界、企业界、经济界、学术界和政府高度重视,是具有普遍社会意义和一个高级素质内容。创新性的产物,是一种首创性、适宜性的产物,即前所未有、经过探索创造并能存在的劳动成果。而创新能力则是使人能够取得创新性产物的能力和素质的总和,是人力资源所具有一种复杂的、高层次的心理物质。一般来说,具有创新能力者必须具备高智力,但高智力都未必有创新力。这说明,创新能力比智力还要复杂、难度还要大,内容也要丰富得多,对于成功的影响作用也更加明显。
创新能力的培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基于丰富的想象力,它基本的要求与想象力相同,都是建立在一个新的,前所未有的基础上。所以,从这点上讲,大学的作用或者说大学的功能,无论是现代社会还是在先前,都未做改变,也不能改变。
6.健康素质:健康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它对于一个人的追求、努力、奋斗、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所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在今天充满着发展机遇的社会,人们有着个人发展的抱负,有宏伟目标,有实施计划,要在社会上拼搏,付出努力,如果没有健康的体魄、没有强健的精神支持,是难以获得成功的。而且,健康本身也是人类所追求的人生目标之一,因为健康与幸福也有着很大的关系。
当代大学生生处于激烈竞争的时代,竞争的压力无时不在考验着学子们,因此大学生生的健康教育,尤其是心理健康素质教育对他们非常重要。现代科学表明,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心理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往往是心理冲突所致,而人与人之间相融是心理相通的结果。因此对于大学生生来说,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心理素质,有利于提高学习能力、提高自身素质,也能更多地激发潜能,对于自身的生涯发展的作用更大。
参考文献:
[1].UniversitiesAndTheirFunction,AlfredNorthWhitehead,1861-1947。
[2]谢元锡.大学生职业素质修养与就业指导[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
[3]王蔚.大学生专业学习阶段的职业素质教育[J].高教研究.2006.5.
[4]姚裕群.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5]王立新.大学生素质教育简论[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