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六盘水市水矿集团总医院神经内科贵州六盘水553000)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脑梗塞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60例,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予以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焦虑自评量表)量表、SDS(抑郁自评表)量表及WHO-QOL(生存质量量表)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梗死患者予以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脑梗塞;心理;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5-0201-02
脑梗死也可称为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较高致死率和致残率[1],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优质的护理模式对于提高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次以我院的脑梗死患者为例,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脑梗塞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在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中选取60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将90例患者分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62.5±5.0)岁;梗塞发病时间1~5d,平均时间(2.5±0.2)d。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年龄44~79岁,平均年龄(62.0±5.5)岁;梗塞发病时间1~4d,平均时间(2.0±0.2)d。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等一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纳入排除标准
患者均符合全国脑学院病会议制定的脑梗死的诊断标准[2];患者家属及患者对于本研究均知情,并愿意加入本研究;排除合并严重的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疾病患者;排除严重的精神疾病及智能障碍患者;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3护理方法
对照组予以用药、饮食、肢体锻炼等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由本科室的主治医师、护士长及责任护士共同组成专家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具体方法如下:①患者入院一周内由责任护士为其介绍病区环境、主管医师、责任护士等相关内容,及时和患者交谈,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予以相应的心理疏导。对患者的病情予护理和监测,若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病情无进展则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体位和肢体功能位,并进行简单的关节伸展活动。②入院2~5周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为患者制定相应的康复锻炼计划,指导患者进行上下肢的锻炼、坐位平衡练习和语言功能锻炼,并向患者讲解脑梗死的相关知识,增加患者对病情的了解。③入院5周后可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对患者的进行站位和步行训练,指导患者进行洗漱、吃饭等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增加患者的肢体协调性和灵活性,并对患者予以自我检测指导和运动指导。
1.4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患者心理状态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分数越高代表焦虑、抑郁状态越严重。生活质量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表(WHO-QOL)进行评价,包括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独立性、社会关系及环境等五个项目,每个项目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5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以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心理状态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SAS量表、SDS量表评分优于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比较(n,x-±s)
3.讨论
由于脑梗死会导致患者神经功能障碍,出现运动、知觉、认知及语言功能障碍等情况,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患者的家庭、工作学习等带来负担,容易使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负面情绪。因此在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护理时不仅要对患者进行常规饮食、用药等护理,更要注重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是近年来的新型护理模式,主要提倡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3]。在本次笔者的研究中根据患者梗阻后的康复进程,由主治医师、主治医师、护士长及责任护士共同组成专家小组,为每位患者制定合适的临床护理路径,根据路径指标和患者的康复进程落实具体的康复计划,及时对患者的康复进程进行督促和指导[4]。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焦虑和抑郁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且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独立性、社会关系及环境等5各项目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对于脑梗死患者予以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郑锦桥.临床护理路径对脑梗死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18(3):237-239.
[2]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81.
[3]史惠云.临床护理路径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33(13):229.
[4]陆奇.临床护理路径对脑梗塞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0.21(116):173-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