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在商业银行的应用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区块链技术在商业银行的应用进展

孟浩曦

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在职研究生

摘要: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商业银行应用区块链技术的最新进展和案例,希望能为相关学者和从业人士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区块链;商业银行;金融科技;金融创新

一、前言

区块链(Blockchain)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应用模式。区块链的工作原理是运用密码学方法进行数据记录,生成数字签名,使得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得以验证。前后数据块链接起来形成主链,系统中所有节点即用户共同维护一个大账簿,保证数据不被篡改和伪造,实现去中心化维护的效果。

区块链系统由数据层、网络层、共识层、激励层、合约层和应用层组成。数据层封装了底层数据区块以及相关的数据加密和时间戳等技术;网络层则包括分布式组网机制、数据传播机制和数据验证机制等;共识层主要封装网络节点的各类共识算法;激励层将经济因素集成到区块链技术体系中来,主要包括经济激励的发行机制和分配机制等;合约层主要封装各类脚本、算法和智能合约,是区块链可编程特性基础;应用层则封装了区块链的各种应用场景和案例。该模型中,基于时间戳的链式区块结构、分布式节点的共识机制、基于共识算法的经济激励和灵活可编程的智能合约是区块链技术最具代表性的创新点。该技术必将解决商业银行中的诸多难题。

二、区块链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进展

区块链因其安全、便捷的特性逐渐得到了国内外银行与金融业的关注。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来看,如果商业银行积极合理的应用区块链技术,必将受益于它。

(一)贷款业务

印度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均处于较低水平,还面临着较高的债务和资本风险,投资者承担着越来越高的风险。与此同时,印度商业银行传统的贷款管理流程低效。在区块链的技术引导下,印度商业银行业贷款业务上应用了智能合约,使得智能合约消除了控制者,且使得项目流程透明化,高效化且降低成本。区块链技术使得身份核实记录可以以电子数据的形式保存,以此来保持严格的保密性和隐私性。区块链技术也改进了核实担保物这一流程。区块链技术使得抵押品以初始的和价格变动保证金体现在相应的账簿上。托管现金记录在现金账簿上,资产记录在资产账簿上,这就是一个分布式的担保物账簿。这个账簿使得担保物的信息被共享,因此来对贷款人的财物和资产状况有一个更合理的评估。可审计性和透明性也因此提高。

区块链对印度银行业的贷款质量管理的影响也有明显提升作用。依靠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合约和智能财产管理的应用可以被用于创建一个分布式的系统,即一个“被许可的”账簿。在这个系统上进行分布式的管控。通过这种方式,印度商业银行间在贷款管理上的透明性将得到提高,同时印度商业银行的信任水平也能得以上升。运用区块链网络进行的智能身份验证,可以更加高效和快捷的对于贷款者的身进行验证。被批准的贷款会以加密的形式被签注,且无法篡改。[1]

(二)支付清算业务

招商银行通过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全球现金管理领域的跨境直联清算、全球账户统一视图以及跨境资金归集三大业务场景,成为国内首家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以上场景的银行。

在改造前,招行的跨境直联清算系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只支持总行与海外分行之间的交换,海外分行之间没有办法直接进行交换;手工审批环节多,系统操作复杂;新的海外机构加入困难,实施周期很长等。通过改造,招行实现了六个海外机构和总行都连在区块链上,任何两个机构之间都可以发起清算的请求,任何两个机构都可以进行清算。

基于区块链的新跨境直联清算系统展现出新的优势,一方面,去中心后,报文传递时间由6分钟减少至秒级,保证了业务处理高效;另一方面,处于一个私有链封闭的网络环境中,报文难篡改、难伪造,实现了安全性的提高;分布式的架构没有一个核心节点,其中任何一个节点出故障都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运作,做到了高可用性;新的参与者可以快速便捷地部署和加入至系统中,确保了高扩展性。[2]

(三)资产交易业务

中国工商银行为满足客户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完善业务功能体系,工商银行结合区块链技术的特点,规划在传统做市交易模式基础上,为客户提供C2C金融资产交易服务,并采用联盟链方式引入金融同业等商业合作伙伴,推动形成开放性的金融产品交易平台,打造全新金融资产交易生态圈。该平台于2016年11月投产试运行。以账户贵金属产品为切入点,支持不同机构加入联盟,共建金融产品交易二级市场,为注册客户提供金融产品买卖、转让及赠送等服务,支持客户与商家或个人直接完成产品买卖。尝试全新的金融产品交易模式。为了积极稳妥推进区块链技术应用工作,一期实现了用户注册、充值、取现、注入商品、发布商品等基础功能,并支持账户贵金属C2C转账功能,满足客户赠送、分享小额资产的需求。后续将逐步丰富业务产品、完善平台业务场景。经生产环境性能容量压力测试,在部署6个区块链节点情况下TPS到达峰值703笔,交易平均响应时间为0.1s左右,基本验证了区块链技术可以支撑小规模的业务场景。

金融产品交易平台具有几个特点和优势:一是丰富交易模式,交易支持交易价格议价处理,且支持个人对机构,个人对个人的产品买卖处理。二是交易数据质量高,交易执行过程中将自动验证交易双方的资产、资金余额。通过追溯交易的成交记录,可保证当前产品交易的安全性及交易数据的质量。三是降低监管成本,所有交易信息均记录在区块链中,如适当引入监管机构,降低监管审计成本。

(四)贸易结算业务

中信银行上线了基于区块链的国内信用证信息传输系统,这是国内银行业首次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信用证结算领域。截至2017年7月21日,中信银行已利用该系统开展真实国内信用证业务,交易量达人民币一亿元以上。该系统改变了银行传统信用证业务模式,信用证的开立、通知、交单承兑报文、付款报文各个环节均通过该系统实施,缩短了信用证及单据传输的时间,报文传输时间可达秒级,大幅提高了信用证业务处理效率,同时利用区块链的防篡改特性提高了信用证业务的安全性。

(五)资产托管业务

中国邮储银行携手IBM,推出基于区块链的资产托管系统。该资产托管系统,以区块链共享账本、智能合约、隐私保护、共识机制等四大机制为技术基础,选取资产委托方、资产管理方、资产托管方、投资顾问、审计方等5种角色共同参与资产托管业务场景,实现托管业务信息共享和资产使用情况监督。该系统于2016年10月上线,实现了信息的多方实时共享,免去了重复信用校验的过程,确保每笔交易都是在满足合同条款、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完成。并将原有业务环节缩短了约60%~80%,令信用交换更为高效。

三、结论与展望

尽管区块链技术最近几年取得了较大发展,但Ethereum、HyperLedger及Corda等各类开源框架技术路线仍在不断地发展进化,现有已开展的应用探索后续也可能面临底层架构升级及应用数据移行等情况。个人认为,金融同业在开展区块链技术应用工作中应统筹考虑业务适用性、技术成熟度及运营保障等问题。

首先,跨机构业务合作及数据共享的业务场景,如支付清算、跨境汇款及票据等业务适用于区块链技术。在应用场景探索及试点过程中,可选择并发量小、数据交换频率低、信息敏感程度低的信息业务场景。随后逐步扩展至其他业务场景。

其次,区块链技术在业务支持、风险管理、监管合规和系统兼容方面还远达不到传统技术。例如,需要考虑区块链技术是如何在行业政策和规范的基础下,安全有效地为更多业务领域所应用。这不仅需要有国家政策层面的制度法规支持,还需要在技术领域的硬软件方面获得更大进步和升级。

再次,区块链技术目前尚缺少大规模的实际运用,需要积累系统部署、运行监控等方面的运维经验,并重点强化网络风险防控措施,提升系统运行维护的便利性。

区块链技术还处于刚刚诞生和逐渐成长阶段,我们需要关注其发展趋势,遵守最新的国家政策和行业规范,大力开拓并夯实技术研发实力。在进步的过程中逐渐完善和发展区块链技术,并使得该技术能成为我国商业银行进步和革新的有力工具。

参考文献:

[1]邓伟.商业银行视阈下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分析[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6月

[2]招商银行实现区块链在全球现金管理中的商用[J].金融科技时代,2017(3),94

作者简介:

孟浩曦(1987-),金融工程学士,现从事跨境汇款支付清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