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化语文高效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4-14
/ 2

“点”化语文高效课堂

朱志刚

朱志刚

摘要: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在教学过程中,提问是教师运用最广泛的一种教学手段,也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主要方式。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来提高课堂效率。因此,在本文中,笔者联系教学实践,从找支点、设燃点、增沸点、搭梯点这几个点来探讨课堂提问的技巧,点化语文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课堂提问;支点;燃点;沸点;梯点

高效课堂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全体学生主动而积极的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最大限度地实现“三维目标”。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而提问正是教师引领学生思考的主要方式,是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技能的集中反映,直接影响课堂效率。明代教育家陈献章指出:“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要提高提问的效果,必须搞好课堂提问设计。本文就语文教学中如何以“点”化课堂提问谈点体会。

一、找支点

以往的课堂教学中,40-45分钟的一节课,从课文的正音正字开始,作家作品的介绍,背景简介,段落划分、内容分析、中心提炼、写作特色归纳等等,面面俱到。未曾识得文本,学生已经索然寡味,无心向学了。因此,组织语文课堂教学,总得有个“支点”才行。抓住什么,找准什么才能实现高效的教学。一篇课文可学习、把握、挖掘的要点有很多,但总要找准一个明确的点。目标从何而来,其实大可不必费劲心机,舍近求远的。每篇课文标题下都有一块阅读方框,比如《藤野先生》下的阅读方框提示“恩师是让人永远怀念的。特别是当你独处异国他乡,在失望中苦苦追求,在追求中常遭侮辱的时候,却有一位来时给你无私的关爱和真诚的鼓励。”教学时,教师让学生读这段文字,并提问这失望中的追求是什么?追求中的侮辱又指什么?就可迅速抓住本文的一个支点——作者的“爱国”思想,由此展开教学。也可依据课后研讨与练习设计。比如,在学习《中国石拱桥》一文时,首先要把握这篇说明文的结构特征——总说和分说,课堂提问应围绕这一教学“支点”来设置。而课文后面的“研讨与练习”中正好有解决这一问题的终南捷径,弄清了这个问题,文章的结构特征和段落划分也一目了然,使学生深入浅出地明白以说明事物特点为内容的说明文普遍的结构特征——总说和分说。因此,一节课的支点就是我们开展课堂教学的一个着力点,也是激活学生思维的触发点。

二、设燃点

特级语文教师于漪曾这样比喻过:“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由此可见能否精心设计教学的“突破口”——在导课时设燃点,是奠定课堂教学成功基础的关键。如何设然点呢?

1.疑点生燃点。古语说:“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问可以迅速点燃学生思维。比如在学习《水调歌头》时,可以这样导入: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这东坡的词竟有此魅力?这一疑点,激发了学生探求的兴趣,注意力马上集中到了所要学习的内容上来,进入新课教学也就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了。又如,在《湖心亭看雪》导入时,即可这样设问:“天寒地冻,又是晚上八点,你会在哪里?”学生会异口同声说呆家里取暖,再问“但有一个人独自出门看雪了,他是怎么回事呢?”,学生的好奇心顿时点燃。又如张晓风的《行道树》可抓文章最后“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设疑点:“忧愁和快乐是矛盾的,作者为什么却放一起呢?真的矛盾吗?”

2.悬点催燃点。众所周知说书人“且听下回分解”的奥妙就在于讲到最扣人心弦的时候,有意避而不讲,吸引听众非听完不能满足心愿这个要害处。说穿了,就是善于设置悬念,紧紧吸引听者的注意力。新课的导入亦可运用这种技巧,以悬念挑起学生好奇心,也会催生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如于漪老师讲《孔乙己》时先讲了这么一段话:“据鲁迅先生的朋友说,鲁迅先生对他的小说中的人物,最喜欢是孔乙己。鲁迅先生为什么最喜欢孔乙己呢?他是以怎样的鬼斧神工之笔来塑造这个苦人儿的形象的呢?你们认真读课文以后,就能得到回答。有人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剧,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那么,鲁迅写孔乙己悲惨的一生,是命运的悲剧,性格的悲剧,还是社会问题的悲剧呢?我们学完课文以后,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这样借课题以外的与课文有关联的某些内容发问,巧设悬念,由远及近,引入新课,不仅过渡自然,而且所述问题正是学习《孔乙己》的一些本质问题,即塑造孔乙己形象的创作方法和孔乙己这个形象的典型意义。自然而然的,学生在集中注意力的同时就会注意到这几个问题,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与学习重点,在听讲的时候就必能做到有的放矢了。

当然,“悬”点的设计要新、奇,要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理,燃起他们追根究底的急切心情。如学习《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可抓住标题设点:“仙湖怎么会消逝呢?”学习《亲爱的爸爸妈妈》时可以问:“亲爱的爸爸妈妈是一声爱的呼唤。可是有时这声呼唤却换来的是永久的悲痛,这是为何?”

三、增沸点

学生在阅读文本时,由于知识的限制与经验的不足,往往在解决了基本的感知问题后就不知从何下手深入研究了,这就需要教师结合自己对文本的深入研究,寻求学生兴趣与课堂深度的契合点,为学生提供一些思维的激发点,增设一个或多个“沸点”——即学生最感兴趣而又同文章重、难点有着紧密联系的问题,产生思想鼎沸的效果。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智力起源》一书中说过:“可以看到,一个人既不注意太熟悉的东西,因为司空见惯了;他也不注意太不熟悉的东西,因为和他‘图式’中的任何东西都没有联系。”教师设计提问时,必须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进一步拓宽学生视野,开拓知识的深度,使学生产生研究的兴味。如钱梦龙老师在教《石壕吏》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提问:“有人认为《石壕吏》不是一首好诗,因为诗人杜甫在这首诗里始终是一个冷漠的旁观者,没有出来表过态。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这个问题在课堂上一提出,立即引起学生的注意,有的同学表示同意,有的表示反对,各自在文中找依据,争得不亦乐乎。学生很快得出结论:态度在诗中,通过人物刻画和情景描写来表态。我们不能不为钱老师设计的这个新颖有趣的提问而拍案叫绝。又如,在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因文章主题的多元性,我抓住学生的一句“真羡慕百草园的生活啊。”,结合研讨与练习一设计了“你是喜欢百草园呢还是喜欢三味书屋?”这一问题。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立即分为两大派别。我乘势请这两大排辈各自陈述理由,说说你认为其中有趣的人与事。由此引导学生赏析精彩语段的内容与写法。

四、搭梯点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一节课,单靠一两个点是不够启发学生自行类比,自行探讨的。那么教师就需要从整体谋划,由简到繁,由易到难,设计“梯点”式的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使学生“跳一跳,摘桃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并逐渐把学生带入最佳学习状态,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潜能。如《皇帝的新装》一课设计四个“梯点”:1.新装最吸引皇帝兴趣的是什么?(学生都能回答: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得人,都看不见这衣服。)2.大臣们是怎样看新装的?(大部分学生都能回答。)3.他们为什么要骗皇帝?(半数学生能答:怕自己不称职。)4.小孩为什么感说真话?(少数基础好的学生答出:因为他纯真无私。)四步引导后再看大问题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已经不是问题了。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课堂如何高效,我们不妨在“点子”上花点心思,找指点,设燃点,曾沸点,搭梯点,点点提高,点点优化,力求使语文课上得有曲直、有浓淡、有急缓、有疏密。通过各“点”的设置,去“点化”语文美丽而充盈的大课堂。

(作者单位:浙江省义乌市望道中学3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