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二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一直被大家所忽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农村社会发展和农民身体健康、安全的不可回避的问题。为了全面贯彻国家的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必须加强农村环境建设,提高农村人民居住、生活水准,实现百姓生活美、生态环境美相互结合,本文从当前农村生态环境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引言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存在短板,农村河道坑塘污染亟待整治,农田灌溉退水污染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或保护范围尚未完全划定。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亟待清旧账、补短板,加快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1.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存在短板,农村河道坑塘污染亟待整治,农田灌溉退水污染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或保护范围尚未完全划定。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亟待清旧账、补短板,加快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我国的农村现代化进程有两个明显的特点:首先,工业增长迅速,依托工业的现代化,农村发展快速,居民生活较为集中,这使得农村产业结构从自然转变成自然危害性,我国的环境体系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进行环境管理时,建立城市和重要污染源的治理,对农村污染源治理不够重视,再加上当地农村环境治理体系发展落后,导致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时出现阻碍,最终造成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显现。
2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改善意见
2.1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调整农业投入结构,强化农业生产污染综合防治,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大农村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全面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强化农业、农村生态产品供给,推进人与环境融合发展,进一步增强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全面建设生态农村。
2.2保护优先、源头减量。
编制实施农村空间规划,严格生态保护红线管控,统筹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优化种植、养殖生产布局、规模和结构,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从源头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2.3提高农民群众环境保护意识
首先,要将农村人们的思想进行转变,农村环境治理与农村环境的使用者都是群众,但是由于各种因素,人民群众的素质较低,导致群众环保意识不足,存在主观不到位,环保意识差等。环保人员应该通过广播、电视等互联网途径进行环保,法律和意识的宣传。除此之外,还要展开农村“变美化”活动,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将环保理念进行提高。
2.4问题导向、系统施治。
坚持优先解决突出问题,重点开展农业投入结构调整、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统筹实施污染治理、循环利用和脱贫攻坚,系统推进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
2.5因地制宜、实事求是。
根据环境质量、自然条件、经济水平和农民期盼,科学确定本地区整治目标任务,集中力量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持从实际出发,采用适用的治理技术和模式,不搞“一刀切”。
2.6落实责任、形成合力。
强化地方责任,明确省负总责、市、县落实。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调动基层组织和农民的积极性,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投入力度,强化监督考核,建立上下联动、部门协作、权责清晰、监管有效的工作推进机制。
3.主要目标。
3.1.农业绿色生态发展。
化肥、农药和农业用水实现减量化、规范化使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和综合利用率得到提高,规模化养殖污染防治成效显著,农用地土壤基本得到保护,构建起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农业发展新格局,农业可持续发展、绿色供给能力明显提升。
3.2.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全覆盖,生活污水治理梯次推进,村容村貌明显改观,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彰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阶段性成效。
3.3.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完成饮用水水源地调查评估和保护区划定工作,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制度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安全更有保障。小流域生态清洁工程和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主要由农业面源污染造成的超标水体水质得到提升,使得农村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3.4.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
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工作体制机制基本形成,农业农村环境监管明显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和农村居民参与度得到提升。
3.5加大农村环境监管力度
加强农村监督,推进农村环境整治,首先要做的是加强农村环境建设的力度,落实农村环境保护责任。根据农村实际管控,结合实际状况建立环境监控队伍,可以激发当地农民与环境热保护的热情,也能够推进环境监护作业有效实施。除此之外,还应该建立信访制度环保举报形式,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农村污染问题的解决和处理。加大农村保护法律,将法律责任到位,以更严厉的形式对人们不自觉的环境保护行为进行处决。
3.6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风险排查整治。
以供水人口在10000人或日供水1000吨以上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为重点,对可能影响水源地环境安全的化工、造纸、冶炼、制药、生活污水垃圾、畜禽养殖等风险源进行排查整治。对水质不达标的水源采取水源更换、集中供水、污染治理等措施,确保农村饮水安全。
3.7强水产养殖污染防治。
水产养殖部分进行合理的优化优化,依据科学规定禁止养殖区、限制区,推进水产生态养殖,实施水产标准化改造。推进水产生态健康养殖,实施水产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积极发展大水面生态增养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连片池塘尾水集中处理模式等健康养殖方式,推进稻渔综合种养等生态循环农业。加强渔业养殖污染治理,探索水产养殖容量控制制度,全面清理开放性湖泊、饮用水水源地网箱网围养殖。配合国家制定水产养殖,尾水排放标准并组织实施,加快推进养殖节水减排。科学发展不投饵滤食性、草食性鱼类养殖,实现“以渔控草、以渔抑藻、以渔净水”。严控河流、近岸海域投饵性网箱养殖。推进水生生物保护行动,修复水生生态环境,加强水域环境监测。
3.8实施化肥减量增效工程。
严格执行化肥质量标准,研发推广高效缓控释肥料、生物肥料等新型产品和先进施肥机械。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提高农民科学施肥意识和技能。全面实施耕地质量监测,实现小麦、玉米、蔬菜、果树等各种作物全覆盖。扩大配方肥应用面积,提高配方施肥的精准性,提高化肥利用率。
总结
总上,要完善农村生态环境工作推进机制,做好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突出问题纳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范畴,落实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加快推进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农村土壤污染详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善落实工作推进机制,做好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突出问题纳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范畴,落实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实施,促进国家农村生态环境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黄珊;张汶翰;杨娜;农业农村生态环境问题解读(2017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22-90)
[2]张郝琉;张珊珊;浅谈农业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教学实践研究述评[J].河南师范大学,2016(10).34
[3]张郝珊;网珊;浅谈农业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2016(10).34
[4]张惠珊;杨正伟;浅谈大数据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研究[J].河南大学,2017(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