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煤炭生产效率与去产能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关于煤炭生产效率与去产能的思考

郭鹏飞

神华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选煤厂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0103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煤炭企业发展迅速。为了提高我国煤炭生产效率,降低煤矿成本,增强煤炭企业竞争能力,文章在对比研究世界上主要产煤国家煤炭生产效率的基础上,从资源条件、办矿模式和管理水平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煤炭生产效率低的原因;剖析了我国煤炭市场面临的内外部竞争环境,提出了我国煤炭工业提高生产效率和去产能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煤炭;生产效率;竞争环境;去产能

引言

煤炭企业去产能不是简单的“加减法”,只有在去产能过程中做好职工安置工作、保证安全生产、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作用,才能实现科学的去产能,从而解决行业当前面临的众多难题。

1我国煤炭生产效率情况分析

我国煤炭生产效率总体水平与国外差距较大。从全球来看,目前我国平均煤炭生产效率不到1000t/(人?年),在世界上主要采煤国家中最低,是美国、澳大利亚的十分之一。从国内看,一般大煤矿生产效率高于小煤矿。以千万吨矿井为主体的神东公司平均生产效率为5500t/(人?年),基本为全国最高水平;以大型煤矿为主的国有煤炭企业平均效率约2000t/(人?年);小煤矿生产效率一般为300~500t/(人?年)。地区之间差别也较大,西部资源条件好的内蒙古平均煤炭生产效率约为4000t/(人?年),东部一般为1000t/(人?年)左右。从开采方式看,露天煤矿一般高于井工煤矿。

2我国煤炭生产效率低的原因分析

2.1美澳等国煤炭资源丰富,有足够的优势资源可供开采

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所处位置条件好,煤炭资源丰富。他们多采用露天开采,井工矿设计规模大,煤矿集约化、机械化程度高。美澳两国煤炭开采的总体特点如下:一是开采条件优越。二是以露天开采为主。三是矿井集约化程度高。四是煤矿机械化程度高。

2.2其他产煤大国煤炭资源开采条件也优于我国

其他产煤大国也基本上都是以露天开采为主,如印度露天矿比例为81%,印尼几乎为100%,俄罗斯为68%。露天开采的特点是煤层埋藏浅,有利于采用大型机械作业,用人相对井工矿少,且生产效率高。由于开采条件差,亏损严重,德国井工煤矿逐步关闭,保留下来的主要是大型褐煤露天矿。

2.3美澳等国煤炭企业办矿模式及管理模式与我国不同

从管理模式上看,美澳等过对煤矿的生产比较注重,生产组织简单、集约化程度高、管理层级少,煤矿人员少,煤炭生产效率高。而我国煤矿不同程度存在企业办社会功能;企业管理层级偏多,管理人员多;专业化服务程度普遍不高,辅助和服务人员多,是生产效率低的重要原因。

2.4我国煤炭产量分布不匀

2.4.1煤炭产量比例与储量比例不平衡。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6年中国煤炭产量336398.5万吨。从区域分布看,西部地区192362.7万吨,占57.18%,较公布产能占比高7.81个百分点,较储量占比低15.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110357.4万吨,占32.81%,较公布产能占比低4.95个百分点,较储量占比高11.04个百分点;东部地区22330万吨,占6.64%,较公布产能占比低1.09个百分点,较储量占比高2.88个百分点;东北地区11348.4万吨,占3.37%,较公布产能占比低1.77个百分点,较储量占比高1.58个百分点。西部地区煤炭产量比例低于资源储量比例,中部、东部和东北地区煤炭产量比例高于资源储量比例。

2.4.2产能利用率西高东低。按公布煤矿产能计算,中国煤炭产能利用率97.50%(如果将在建矿井和手续不全矿井产能包括在内,产能约47亿吨,产能利用率仅71.57%)。其中:西部地区产能利用率112.92%、中部地区产能利用率84.71%、东部地区产能利用率83.75%、东北地区产能利用率63.95%。产能利用率从西部到东部逐渐降低,尤其是西部地区,利用49.37%的公布产能贡献了57.18%的煤炭产量。

3我国煤炭市场面临的内外部竞争环境

3.1进口煤竞争力强,将长期对我国煤炭市场形成压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的出现,可以大量减弱煤炭的需求量,从而造成主要产煤国的产量过剩。所以产煤国间的竞争加剧,采取降价销售,这将长期对我国煤炭市场形成压力,未来一个时期煤炭进口量仍然较大。

3.2国内高效率的煤矿对低效率的煤矿形成挤压

我国目前的煤炭需求产能过剩,再加上国际煤炭的进口压力增大,目前煤价长期处于中低位的可能性大;铁路运输通道瓶颈基本消除,加上西电东送规模加大以及东部煤炭需求逐步下降,煤炭铁路运输竞争越来越激烈,长期来看煤炭物流费用呈下降趋势;晋陕蒙宁甘地区煤炭实际产能已达35亿t/a(包括在建新矿和技改扩能煤矿),从资源条件看,这一规模稳定几十年问题不大,通过科学治理,生态环境也可以承受;大部分小煤矿由于生产效率低、劳动条件和安全生产条件差,生存艰难;东部、中部(山西除外)煤矿开采与土地资源、地面村庄搬迁的矛盾越来越大。大部分煤矿开采历史长,进入深部开采,灾害越来越严重,效率降低,开采成本越来越高。因此,晋、陕、蒙、宁、甘和进口煤炭将进一步对东部、中部和西南煤矿形成竞争压力。

4相关建议

4.1重新定位大型煤炭基地功能和作用

对煤炭开发空间布局进行调整。在技术装备方面,大力发展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在管理方面,减少管理层级和地面人员,加强专业化服务,减少用人,提高效率。东部、中部和西南部的川渝应收缩煤炭开发规模,加大煤矿退出力度,保留的煤矿也要围绕提高生产效率下工夫。

4.2综合考虑煤炭资源区域禀赋特点,优化开发布局

当前中国煤炭资源开发呈现出区域不平衡的特点,东部及东北地区开采强度较高,而西部地区拥有72%以上的储量,但只提供了57%的产量。优化煤炭开发布局的路径是“压缩东部、限制中部和东北、优化西部”。根据规划,2020年煤炭产量东部地区1.7亿吨、东北地区1.2亿吨、中部地区13亿吨、西部地区23.1亿吨,与2016年相比,东北地区略有增加、东部地区减少0.53亿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分别增加1.96亿和3.86亿吨。与该地区的资源储量比,中部、东部和东北三个地区开采比例仍然较高,西部地区开采比例仍相对较低。由于调整布局需要一定的时间,可在“十四五”时期进一步增加西部地区煤炭开发力度。

4.3要转变发展理念,提高发展质量

现在煤炭市场形势较为严峻,企业之间的竞争已转到了企业综合实力的竞争,表现在产品质量、价格、科技、功能、服务等诸多方面。当前,煤炭企业正处在转型发展阶段,一定要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不断优化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对产品、市场、资源进行调查研究、科学分析,保证发展一个赢利一个,避免给企业带来损失。

结语

本文期望通过对比国内外煤炭生产效率的差异及原因,分析我国煤炭市场面临的竞争环境,思考如何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煤炭行业的竞争力,与此同时,提出我国煤炭去产能的相关建议和思路。当然,煤炭去产能工作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一关了之,需要国家层面研究和出台可行的政策及措施。

参考文献:

[1]李瑞峰.中国煤炭市场分析与研究[J].煤炭工程,2013,45(1):1-3.

[2]李瑞峰,曾琳.能源革命下的煤炭需求峰值及供应能力预测[J].煤炭工程,2014,46(10):6-10.

[3]李瑞峰.关于煤炭规划体制的思考[J].煤炭工程,2011,45(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