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汤剂合非药物疗法治疗癔病63例
刘俊红(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河南郑州450003)
【中图分类号】R749.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2-0185-02
【摘要】目的观察汤剂柴胡疏肝散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癔病的疗效。方法63例各类型癔病患者均采用柴胡疏肝散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结果癔病性抽搐总有效率91.7%,癔病性视觉障碍总有效率100%,癔病性瘫痪总有效率88.9%,癔病性呕吐总有效率92.0%,癔病性失语总有效率93.8%,各类型治疗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汤剂柴胡疏肝散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各类型癔病疗效确切。
【关键词】柴胡疏肝散醒脑开窍癔病
癔病又称歇斯底里(hysteria),是一种常见病,以青壮年和女性多见。它是一类由重大生活事件,强烈内心冲突或情感体验、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有分离症状和转换症状两种。这些症状必须排除器质性病变。西医主要采取心理和药物治疗,但对部分病例效果不佳。本研究运用中药汤剂柴胡疏肝散加减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癔症,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2年~2008年本院住院及门诊患者63例,男18例,女45例,年龄最小的15岁,最大68岁,病程最长1年,最短1天;其中癔病性抽搐12例,癔病性视觉障碍1例,癔病性瘫痪9例,癔病性呕吐25例,癔病性失语16例。全部病例经检查均没有明显的
阳性体征。
1.2诊断依据
①发病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②症状有夸张、做作、易受暗示的特点。精神症状常为发作性,发作间期无症状③躯体检查不能发现相应器质性病变。躯体症状常违背解剖生理规律。④常有癔症性格特征。
1.3治疗方法
1.3.1中药柴胡疏肝散加味(柴胡10g、白芍15g、枳壳10g、香附12g、川芎10g、陈皮10g、郁金12g、甘草6g、远志10g,夜交藤30g,石菖蒲8g)。抽搐加全蝎5g、蜈蚣3g;失明加菊花15g、石决明30g;瘫痪加黄芪15g、白术15g;呕吐加佛手10g、香橼10g;失语预皂荚1.5g、细辛1.5g研末吹鼻取嚏。以上中药加水300ml,煎汁100ml,再复煎取汁100ml,2次药液混合早晚
分服,10d一疗程。
1.3.2针灸治疗主穴内关、人中、三阴交。配穴:以对症、循经为主,如癔病性抽搐取后溪、申脉等;癔病性失明取睛明、四白;癔病性瘫痪取委中、极泉;癔病性呕吐取足三里、中脘;癔病性失语取廉泉、金津、玉液。取仰卧位,用安尔碘常规消毒针刺部位,三阴交沿胫骨后缘进针,针尖与皮肤呈45°角向后斜刺0.5-1.5寸,采用提插泻法,使下肢有抽动;内关穴进针0.5-1寸,施捻转提插泻法,施术1分钟;针刺人中穴时,向鼻中隔下斜刺,进针约0.5寸深,然后向同一方向捻转2圈,行雀啄泻法,至流泪或眼球湿润为度,边施针边进行心理暗示。针刺配穴均采用提插或捻转泻法。日治疗1次,10d一疗程。
以上治疗一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
2治疗结果
2.1疗效标准
治愈:治疗期内所有症状消失,情绪稳定,精神良好,能正常工作、生活。有效:治疗期间症状有所减轻,情绪较稳定,精神较差,一般工作能胜任。无效:症状未消失,情绪不稳定,后期治疗拒绝配合。
2.2治疗结果结果见下表
分型例数治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癔病性抽搐1229191.7%
癔病性视觉障碍1100100.0%
癔病性瘫痪935188.9%
癔病性呕吐25167292.0%
癔病性失语1669193.8%
注:X2=10.3635,各类型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
3典型病例
李×,女,38岁,以“不能说话1天”为代诉入院。1天前患者与家人发生争吵后突然不能说话,查颅脑CT未见异常,五官科检查未见有其他任何器质性疾病,通过与家属沟通了解到患者平素性急易怒,诊断为癔病性失语。先预皂荚1.5g、细辛1.5g研末吹鼻取嚏,并取人中、内关、三阴交、廉泉、金津、玉液,用上述方法进行针刺,行针时让患者学发“一”音,2min后患者即能发音,又留针20min,出针后,说话如常。
4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的加剧,人们的精神多处于紧张状态中,以致部分人群因不善于调节而致情志失常,影响身心健康,危害个人及家庭[1]。祖国医学中“郁证”、“脏躁”“百合病”等与癔病相合。中医认为本病是由情志内伤所致。情志所伤,脏气郁结,气机紊乱,阴阳失调,心失所主,脑失所养,神机逆乱故而发病。五脏皆藏神,但心为君主文官,为五脏六腑之主,故有主神明之说,肝主疏泄与情志直接相关[2],肾主骨生髓,髓气通于脑(清
窍)。因此,本病虽与五脏相关,但主要病理机制是肝气郁结、清窍失聪、心神被扰。针对以上发病机理,我们认为癔症的治法应为疏肝理气、醒脑开窍、宁心安神。
柴胡疏肝散中柴胡、白芍、香附、郁金可疏肝理气;远志、夜交藤可宁心安神;石菖蒲可开窍醒脑。所选穴位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为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交会穴,有疏肝理气、调理冲任之功,为治疑难杂症常用穴[3];内关属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又为八脉交会穴,通于阴维,有宁心安神、宽胸理气之功,是治疗内脏疾病,特别是治疗心、神志疾患的首选穴位;水沟为十三鬼穴之一,属督脉,是督脉与手足阳明经之会穴,有醒脑开窍、熄风止痉之功,主治癫痫发狂等神志病[3]。
现代医学认为精神创伤是诱发癔病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多发于神经类型属于抑制性弱的人。神经类型抑制性弱的患者,思想方法简便,心胸狭窄,自我克制能力差,感情用事,感情反应强,不稳定,致大脑皮层与皮层下相应关系失调而出现不同症状[4]。现代研究表明,水沟穴可明显促进脑血管的循环;而内关穴在改善心脏功能,增强心输出量的同时,也显著地增加了大脑的血液灌注量[5];针刺三阴交后脑葡萄糖代谢发生变化,说明大脑在针刺三阴交对机体的调节中起重要作用[6]。各穴配伍针刺,可促进脑组织的代谢和修复,改善大脑的生理功能,协调与皮层下的相应关系,从而消除一系列神经功能紊乱所产生的各种症状[5]。
观察结果表明,中药汤剂柴胡疏肝散加减合非药物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癔病效果显著,各类型之间对比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由于本病的发生多有明显的精神因素,而且具有高度的语言暗示性,故而在针刺的同时,应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疏导,汤药、针刺与语言暗示相结合,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宁.针灸配合情志疗法治疗癔病142例探讨[J].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6(3):187-188.
[2]叶淑兰,董力.针刺治疗癔病应“守神”探微[J].针灸临床杂志,2005,21(7):53.
[3]曹文钟,徐慧卿.对醒脑开窍法的临床再认识[J].中国针灸,1997(4):245-247.
[4]闫德萍.浅谈针灸治疗癔病[J].陕西中医函授,1996(2):40-41.
[5]刘淹清,朱现民.醒脑开窍法治疗癔病72例[J].中医研究,2008,21(5):48-49.
[6]龚萍,张明敏,江利明,等.针刺三阴交的PET脑功能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2):11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