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术后胃管两种固定方法的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3-13
/ 1

食管癌术后胃管两种固定方法的比较

张丹梅

张丹梅(江苏省姜堰市人民医院225500)

【中图分类号】R73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4-0376-01

【摘要】目的寻找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固定胃管的方法。方法将88例留置胃管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新的固定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观察两种固定方gu法在固定胃管牢固度,舒适度等方面的指标。结果新方法的固定牢固度优于传统方法(p<0.5)在舒适度方面也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新方法的固定方法在牢固度舒适度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方法

【关键词】胃管固定方法牢固度

食管手术病人术后为减轻胃内气液体潴留,防止胃过度膨胀,减轻吻合口张力,需要进行胃肠减压的护理,术后早期如胃管脱出,不应再盲目插入,以免穿破吻合口,造成吻合口瘘[1]。因此术后保持胃管通畅,妥善固定胃管,防止胃管脱出在临床上就显得极为重要。为了避免胃管的脱出,我科采用新的方法来固定胃管,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我科2012年一月至2012年六月收治食管手术,病例86例,年龄为28-83岁,其中男53例,女33例。疾病种类:食管撕裂伤1例,贲门癌24例,食管癌61例,胃管留置时间为3-10天。

1.2分组

将患者分为AB两组,A组为实验组43例,B组为对照组43例,两组在年龄,学历,经济上并无显著差异。

1.3固定方法

1.3.1实验组

取一条长约5-7CM的3M绢丝胶布,从中间撕开长度的2/3,剩下未撕开的部分贴在鼻翼上(靠近鼻尖),撕开的两条分左右方向交叉绕在管上。再取长约5CM的绢丝胶布,顺胃管自然弧度固定于一侧耳根部,胃管距离耳根部约0.5CM,避免胃管压伤耳部皮肤。

1.3.2对照组

传统的固定方法:只用普通胶布2条,分别将胃管固定于一侧鼻翼旁和同侧面颊部。

1.4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x2检验,观察有无显著性差异

1.5评价指标

1.5.1意外脱管率胃管脱出3-5CM视为胃管脱出。

1.5.2皮肤受压情况胃管固定处皮肤红肿,破损视为皮肤受损。

1.5.3患者是否存在担心管胃脱出的心理情况。

1.5.4美观和舒适度。

2结果

2.1对照组滑脱11例,滑脱率26%实验组滑脱5例,滑脱率1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2.2对照组皮肤受损16例,皮肤受损率37%,实验组皮受损5例,皮肤受损率1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3结论

在2012-01-01至2012-05-01我院采用新的胃管固定方法在意外脱管,固定处皮肤受损,心理负担,美观舒适度方面明显优于传统固定方法。新的固定方法值得推广。

4讨论

食管手术后的病人由于手术和麻醉的影响,胃肠蠕动减慢,造成术后气液潴留,胃肠张力增加,影响伤口愈合,甚至导致吻合口瘘,故需常规留置胃管[2]。传统胃管固定方法由于患者翻身,麻醉未醒,患者躁动,面颊部分泌物较多,(尤其是夏天),胶布易滑动等原因,容易造成胃管滑脱。而新固定方法由于作用的面积大,通过胶布垂直传导,引起反作用小,故而能承受一定的外力作用。且3M真丝胶布的粘性优于普通胶布。本研究显示传统固定方法脱出11例,而新固定方法胃管脱出5例。

传统胃管固定方法胃管位于侧面,患者侧卧位时胃管压在面部,会产生压痕,导致患者不舒服[3],有时还因为胶布不粘而增加3-4条胶布,既影响美观又影响舒适度。而且由于固定胃管的胶布易松脱,病人害怕下床时胃管不慎脱落而不愿过早下床活动,从而胃肠功能恢复,影响切口愈合。而新的固定方法胶布在前面,患者侧卧时面颊无胶布,胃管不会产生压痕,既舒适又美观,病人不会担心下床时由于胶布松脱导致胃管脱出,故容易接受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促进切口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4]。

总而言之,新固定方法增加可操作性,牢固性,美观性,舒适性,降低了胃管脱出,皮肤压痕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能实现早期下床活动,减少了护士的劳动强度,缓解了病人对胃管的恐惧感,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崔焱.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55.

[2]李玲,肖艳秋,白琳.介绍一种胃管固定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4)346.

[3]陈建惠,郑丽珊,马丽泽.胃管固定方法探讨[J].安徽医药2006,101(6)463.

[4]凌世英,孙继月.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留置胃管方法的临床观察[J].右江医学,2007,35(4)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