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新站镇人民医院166516
摘要:胆总管的结石有非常多的术式,开腹术更适合于基层医院开展。取消了胆管取石后T管的放置,可明显的消除胆瘘的发生,风险小、疼痛少且有效,笔者所采用的开腹胆囊切除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取石,适应于广大基层医疗单位,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意义。
关键词: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胆结石
具有胆总管探查指征的患者,行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T管引流是肝胆外科传统术式,该术式操作相对复杂,且具有住院时间长、医疗费用高、手术并发症多等缺点[1]。为此,笔者采用了开腹胆囊切除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免置T管,该术式并发症少,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收集整理我院2012年9月-2015年6月间行开腹胆囊切除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控查取石19例病历资料,其中男13例,女6例,年龄,35-72岁。术前均腹痛反复发作,多院B超示胆总管结石,B超示胆总管扩张3例,肝功、肾功、血常规正常。常见胆囊疾病主要包括:胆囊结石与慢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胆囊息肉和胆囊腺肌症等。
2.手术指征:
有典型胆囊结石发作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确定胆囊结石者,充满型胆囊结石或瓷化胆囊者,恶变几率较高者。急性化脓性、坏疽性、出血性和穿孔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反复发作,经保守治疗无效;单发胆囊息肉,直径>1.0cm,基底大,进行性生长,血流丰富,附着处胆囊壁增厚,附着于肝床面;磁化胆囊、胆囊腺肌症。
3.手术方法:
在胆总管前壁纵行切开长度约2-3cm开口,进行胆总管探查,用取石钳将胆总管结石取出,行术中胆道镜或胆道造影确认胆总管、肝总管及左、右肝管内无残余结石后,在胆总管内留置或不留置T管。右肋下切口处开腹,逆行分离胆囊,处理胆囊血管后,空针吸尽胆汁,大部切去胆囊,切开胆囊取出囊内结石。止血钳牵引胆囊,用胆管探子由小到大扩张胆囊管至直径约1cm,即可用取石钳和取石网篮取石,术者同时左手在外探查胆总管帮助结石取出,取尽结石后,以防残余结石或下段胆总管的狭窄,有条件可行术中胆管造影,如无条件可选用合造的橡胶导尿管插入胆总管探查胆总管畅通情况,并用庆大生理盐水或甲硝唑液体20mL空针抽取冲洗胆总管,无阻力,无反流,观察冲洗液清晰,术区无出血,无胆汁污染,常规结扎胆囊管,去除多余胆囊残部,观察术区无渗血者,根据具体情况放置腹腔引流,本组未置术区引流物,完成手术。手术结束后,可在外科重症监护病房观察一天后再转回普通病房;胃管是经由鼻孔插入胃内,主要作用是引流胃内的消化液,预防呕吐,如果手术后每天的引流液不多,可待肠道功能恢复后(排气)拔除;尿管是置于膀胱内用于引流尿液,通常在术后第2-3天拔除;腹部会留置1-2根腹腔引流管以利于腹腔内积液流出,请每天记录引流量和颜色,正常为少量淡红色或淡黄色液体,我们通常建议在恢复饮食后拔除;留置的T管是放置在胆总管内,主要用于引流胆汁,在活动过程中注意保护,避免脱出;在颈部或上肢会有一根深静脉穿刺管,用于术后输液和给予各种药物,当您恢复进食后可予拔除;建议您早期下地活动,一般建议在术后第2-3天可开始,可以改善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通常在拔除胃管后可开始经口进食,最初可从饮水开始,然后逐渐改为流食、半流食,直至普通饮食;如果最开始没有明显食欲,可以在医嘱下服用肠内营养液。
4.结果:
入选的19例病例术中完全取净结石,结石直径为0.8-1.0cm,5例患者结石数量在7枚以上,术后未置T管及腔内引流管,给予抗炎治疗,一般情况良好,平均住院7d。
5.讨论
在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和取石术中应注意:胆囊管的扭曲、变异;管壁不能强制用力扩张,可能撕脱或撕裂致胆总管的组织直接损伤;手术暴露一定要清晰,如有损伤应及时处理,如不能完成一期缝合,应进行个体化的T管留置;如术中探查患者有严重的炎症狭窄和肿瘤病变宜改行相应手术处理;尽管手术顺利,术后仍需要认真观察和护理,以防止近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术前对择期患者H.Pylori感染胃炎和食道炎应进行常规根除性治疗,以消除术后相关的感染症状,促进康复。开腹术留下了较大空间,开腹术更适合于基层医院开展[2]。取消了胆管取石后T管的放置,可明显的消除胆瘘的发生,风险小、疼痛少且有效,我院所采用的开腹胆囊切除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取石,适应于广大基层医疗单位,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意义。
参考文献:
[1]沈烨,高军业,黄彬,等.LCBDE与ERCP+EST结合LC治疗胆总管结石[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杂志,2014,12(2):70-71.
[2]范德庆,隆洪木,徐来喜,等.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术46例报告[J].消化外科,2014,2(6):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