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变电运行管理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优化变电运行管理模式

黄晶晶

(内蒙古超高压供电局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80)

摘要:为了适应迅猛发展的社会经济,我国供电局提出建设特高压系统。随着大连网和西电东送技术的成熟,我国的变电站建设数量增多,在电网行业的建设也加快,对我国目前的变电运行模式造成巨大困扰。本文结合我国电网三集五大的推进建设体系,加快我国电网行业的创新,分析我国变电运行系统的现状,提出现在变电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阐述变电运行管理应遵循的原则,并提出符合我国变电运行的优化模式建议及分析其特点。

关键词:变电运行;管理模式;优化

因为电网的迅速发展,我国变电站建设的数量日益增多,现有变电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先进的设备和运行技术的需求,值班员的数量增加,对于运行管理员的文化水平和操作技能要求也提高,企业的人力成本也增加,因此,有必要对变电运行管理模式展开探讨,以促进我国电网行业的进步。

1.变电运行管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多数的变电站模式是集中监控站,特点就是监控和操作职责都集中于一个站点,以1-2座500kV,220kV变电站为中心,若干座110kV,35kV的变电站组成集控中心,变电站采取无人值班的管理模式。运行值班员全部集中在集控中心站,除了少数留守员外,管辖的变电站范围是1-2座220kV变电站,6-7座110kV变电站,1-2座35kV变电站。还有少数变电站是操作管理与职责分开,再单独成立一个监控中心,管理所辖的变电站,一般管理的数量是10个左右。企业经过多年的运行管理,对变电所无人值班的模式已积累丰富的经验,保证变电运行模式的安全可靠,能够适应我国当前的变电运行管理。

2.变电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

2.1运行人员缺口大

我国的变电站数量逐渐增加,对于变电站运行的管理人员需求也增加,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目前的运行管理人员数量难以支撑起变电站增加的数量。以杭州电力局为例子,杭州电网十一五规划确定即将增加变电站的数量,增加变电站之后将管理23座220kV变电站,79座110kV变电站,7-8座35kV变电站,如果要基本维持变电站的运行现状,运行人员至少增加90个,不包括运行管理人员的数量。

2.2集控站运行管理的时段性和局部性

当前的电网系统运行过程中,在局部检修时周一至周五时间段较为突出。目前的集控站管理模式一方面受管辖变电站和值班制度的限制,另一方面也受到配置员的限制,导致高峰运行时人员数量不足,影响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行,在低峰时人员数量又过多,造成资源浪费。

2.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适应

先进的技术和高级设备已应用到电力系统中,大大增强了电力系统的技术性和可靠性,减少运行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但是电力系统的管理制度并没有随着时代而进步,还是采用传统的管理制度,导致企业的人力资源浪费。

3.变电运行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我国现有的运行管理主要矛盾是运行人员的增长不能满足变电站建设规模的扩大。以杭州电力局为例,按照现有的管理模式,运行值班员需要300人,加上管理,后勤,维修和驾驶部门需要330人,但是目前的变电运行人员只有212人,变电站人数总量是244人,预计要增加90运行人员。在目前的减员大环境下,如果每年增加大量运行人员是不现实的,因此,需要优化当前的运行管理模式,确保电网系统的安全运行,适应现有的电网建设,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适应大规模的变电站建设。变电运行管理模式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3.1确保安全原则

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安全第一为首要,现在的运行模式从1995运行至今,状况良好,也适应变电所的建设与工作量的增加,至今还未发生过值班造成的安全事故。因此,可以对现有的运行模式进行最大程度的优化,提高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2稳步推进的原则

变电运行模式有其自身的特点,最大的特点就是运行的稳定性,稳定的工作队伍,稳定的运作思想和稳定的值班模式,形成变电运行的安全形势。如果运行模式有所变动,则会造成运行人员的思想波动,有发生安全事故的隐患,对于变电运行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对集站控制中心的管理模式进一步优化,才能保证新模式能够适应将来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新模式与老模式才能互相融合适应,更加接近,才能保证值班员的平稳过渡。

3.3切合实际的原则

变电运行管理模式的改革应符合当前的运行状态,切合实际,当前的操作和监控与运行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模式较为一致。切合实际应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运行的专业水平要与实际的运行相符合,另一方面是相关专业要符合实际运行。我国目前变电运行模式采用的是检修合一,或者操作的检修分开设置,这样可以最大限度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也减少了居民的停电时间。但是当前运行人员技术水平和管理制度还未适应这种模式,要改革我国的变电运行模式,应着眼于将来的变电站建设,关于变电运行的专业,应对当前变电形势有深刻的认识,为将来的电力形势做好充足的准备。

4.优化变电运行的模式

4.1集控中心模式

变电所采用大班化的管理模式,即将一定范围内的变电站集中管理,形成一个大规模的集控中心,一般一个大的集控站管理25-30个变电所,每个大集控中心安排36个运行人员。下属的220kV变电站安排4人留守或者无人值班,在集控站内部,操作与监控是独立的操作,单独设置一个巡视组,安排组员轮流定期做好切换工作。根据电网运行的特点,可以灵活的安排值班人员,对操作工作进行预设,在不同的时间段安排不同的值班员,在运行高峰期可以按照8小时工作制安排多人值班,在低谷运行时期,仅留少数人员留守来处理电网的异常情况。

集中控制模式的灵活体现在可以错开高低峰的运行人员要求,在高峰时避免人员不足的漏洞,低峰时可以安排人员排休。企业赋予了集控中心班长较大的用人用时权,可以在低峰时安排人员休息,高峰时合理安排工作量,避免了超时用工的问题,也为企业节省人力成本。在实际的集控中心操作中可以细分为几个操作队,安排工作人员驻扎

在附近的220kV变电站附近,方便工作人员遇到紧急情况可以及时赶到现场,减少赶来的路途时间,更快的处理事故。

4.2监控操作分开的模式

根据电网运行的特点及考虑到变电站的数量问题,可以在所辖范围内成立1-2个集中站,监控中心采用无人值班的管理模式。集控中心可以按照电网运行的时段性,设置部分人员实行轮班制,剩余的人员由班长按照日常运行的工作情况安排在不同的时间段,以便监控全面到位。一般情况下,白天监控中心所辖的变电站工作较多,除了负责本站的工况,不仅要负责配置各类零件,检修系统,核对运行详细信息,还要配合检修工作实现远程操控。晚上的工作量较少,只需配合操作系统和核对自动化信息,及时发现电网系统的异常。

监控中心的操作员如果按照上述的方式合理安排可以适当的减少监控员的数量。企业应根据变电站的地理位置和数量来合理的设置操作站,操作站应采用大班的管理模式,可以避免当前监控站运行管理方面的局部忙碌的缺陷。增加操作站数量的同时也应增加一部分的操作员才能缓解忙碌的局部工作。同时,增加操作站不可避免的是要增加操作员的数量,企业应充分考虑到操作员的技能水平和素质是有限的,不能无限的建设操作站,操作站的工作人员和变电站的工作人员采用的管理模式应当是一致的。

结束语

我国的变电运行管理模式相对于国际水平来说不够先进和完善,但通过对现有的变电管理模式合理的优化和调整,可以促进我国电网系统的发展。增加一定变电站的数量,完善管理模式,可以确保电网安全生产,顺利实现预计的目标,创建一强三伏的电网体系,有利于促进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朱金芳.优化变电运行管理模式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

[2]李钦.浅谈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优化[J].农村电气化杂志,2016.

[3]朱芳芳.优化变电运行管理模式的探讨[J].广东科技信息,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