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小区公共空间的变化与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9-19
/ 3

城市小区公共空间的变化与意义

黄哲

黄哲(上海大学文学院)

摘要:随着城市的扩张,越来越多的以商品房为主体的住宅区出现。城市社区的内涵与分类都比以前更为复杂。城市小区中的公共空间对小区的发育,社区的真正形成都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小区居民的公共空间变化着手论述其重要性。

关键词:小区公共空间社区的内涵

1小区的主体变化:新住宅区的出现

与世界城市化水平相比我国城市化水平偏低,城市化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目前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为47%,发达国家平均城市化水平为75%,发展中国家为37%,我国只有30.9%。我国目前已有设市城市667个,其中,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37个,50万至100万人口的大城市51个,20万至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216个,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363个,另外还有19000个建制镇。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当中城市化是无法抗拒的潮流。随着城市的扩张,以商品房为主体的住宅区大量出现。据国研网数据,2005年中国大陆商品房住宅的竣工面积达40004.5万平米。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住房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城镇越来越多的人告别了福利分房时代,住进了成片开发的新型住宅小区,成为拥有私有产权住房的业主。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表明,城镇居民中私有产权住房的比例已达到45.2%。“业主”这个词正演变为日益壮大的拥有房产的市民群体代名词。这些住宅区构成了一部分城市人们生活的空间坐落,也成为城市的重要的基础结构。这些住宅区的一切都关涉其中居民的方方面面,在很大程度中影响到其居民的生活质量。齐美尔认为:当一群人的互动达到足够多时社会就形成了。这些住宅区与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假以时日会出现怎么样的变化与发展呢?城市决不只是一种与人类无关的外在物,也不只是住宅的组合;相反城市中包含头含人类的本质特性,它是人类的通泛表现形式,尤其是由空间分布特性而决定的人类社会关系的表现形式。小区一词是由俄语Микрорайои一词直译而来。在本文论述中,住宅区是个强调地理的概念,而小区除此之外更多的是指其中居民通过互动构建的关系,组织等。如果假定从住宅区发育到社区是一个连续统的过程那么小区可以基本上等同于连续统过程中的某一点。

因为社区的差异性。其概念表述也是五花八门,在文献中其原谓与意谓均有区别。社区成为中国大陆研究的热点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加速的城市化。原有的社区不断分化,新的社区(抑或说是小区或住宅区)不断出现。城市化的同时带来一些诸如人情谈漠的不足,面对“理性的囚笼”,社区重建成为对策。至此,我更能理解滕尼斯的哀叹:怀念“古老共同体”的同时认识到“新社会”的无法抗拒。第二个原因是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以后,“单位社会”的逐渐解体。这个过程涉及权利重分配,规则和秩序的重建构还有管理上的真空。一些社会问题的出现让传统意义社区找到了回归的理由,国家也想使之成为一个善治的手段,一个缓冲的区域。

2公共空间:变化与拓展

对社区共同体,有消失论,发现论,续存论等多种理论上的争论。我姑且存而不论但有一点是这几种观点都能同意的:社区中公共空间起到或大或小的作用。公共空间(publicspace)的概念在社会学层面界定为社会内部业已存在着的一些具有某种公共性且以特定空间相对固定下来的社会关联形式和人际交往结构方式这样的界定似乎与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公共领域”(publicsphere)的含义有相通之处,但又不完全相同。哈贝马斯(1964)把公共领域界定为:社会生活当中一个领域,其间能够形成公共舆论一类的事物。在原则上讲,公共领域对所有公民都是开放的,当人们在不必屈从于强制高压的情况下处理有关普遍利益的事务时,也就是说能够保证他们自由地集会和聚会。能够自由地表达和发展其观点时,公民也就起到了公众作用。当公众集体较大时,这些沟通就要求有些散布和影响的手段。今天,报纸和期刊,广播和电视就是这种公共领域的媒介"。曹海林在分析乡村社会变迁中的村落公共空间时提出了正式公共空间与非正式空间的架构,在此我把其用在小区公共空间的结构分析上。

本文所指的公共空间大体上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指社区内的人们可以自由进入并进行各种思想交流的公共场所。二是指社区内普遍存在着的一些制度化组织和制度化活动形式。社区公共空间是小社会有机体内以特定空间加以相对固定的社会关联形式和人际交往结构方式。韦伯所倡导的理想类型作为概念工具在一定程度上是抽象的,但它并没有概括也不试图概括现实事物的所有特征,它只是为了研究的目的单向侧重概括事物的一组或某个特征(周晓虹,2001)小区公共空间大体可分为正式公共空间和非正式公共空间。正式公共空间的型构动力主要来源于外部的行政力量,我们也可以把这类公共空间称之为行政嵌入型公共空间,即正式公共空间的形成及其中所展开的各类活动均受行政权力的驱使,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化倾向。非正式公共空间的型构动力主要来源于小区居民内部的传统!习惯与现实需求,我们可以把这类公共空间称之为小区内生型公共空间,即非正式公共空间。其形成及其中所展开的各类活动均受地方性知识及生存理性选择支配,具有浓重的民间化色彩。(曹海林2005)

在功能主义社会学看来,社会秩序是社会得以聚集在一起的方式(西摩.马丁.李普塞特,1995)社会秩序的形成离不开特定社会中的行动主体及其活动,行动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在其中所呈现的一致行动能力则构成秩序的社会基础“小区公共空间是小社会秩序生成的重要场域,考察社区秩序的形成,应以公共空间中的人及其活动为解剖点。秩序之社会基础也即社会内部存在着的秩序赖以形成的根据与理由及其外化形式,抑或是社会秩序之所以生成的社会机制与条件。秩序之社会基础显然与人们的活动及其活动情境密切联系在一起,一般说来,身处同一或相似生活场景中的人,他们有着大致相同的生活体验,面临着差不多的现实问题,于是,在他们之间极易产生同感,共识,乃至共同的价值规范。从而为他们在社会生活中采取一致行动提供了现实根据。正因为相同生活体验中共识的达成成为他们日常生活实践的重要决定力量。也正是一致行动能力才能把原先较为分散的社会个体编织成一张相互关联的网络。社会个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社会秩序的形成及其性质。(安东尼.吉登斯,1998)齐美尔在分析空间对社会互动产生的影响作用时指出,正是空间是分割为一块块的,被视为一些统一体,而且被一些边界所框围着,社会的存在空间同样也被一些明显意识到的边界所包围,所以一个社会的特征在内在上也具有共同归属性”空间的社会学意义体现于主体人的一种活动,空间从根本上讲只不过是心灵的一种活动,只不过是人类把本身不结合在一起的各种感官意向结合为一些统一的观点的方式。(格奥尔格.齐美尔,2002)

公共领域研究在理论上的发展和在实践中的运用,大都伴随着将其剥离哈贝马斯所作论述的具体语境,并将之加以移用的过程。一方面,公共领域是一个具有历史分期的概念,不同历史时期的公共领域具有迥异的内涵另一方面,同一历史时期的公共领域也可以划分成许多不同的类别—诸如科学的公共领域、文学的公共领域以及政治的公共领域等等。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市民社会理论家开始转向从政治社会学的角度对作为一个社会实体的市民社会进行实证的研究,而第三部门研究者也开始关注诸如非政府组织或非营利部门的作用及其与国家和市场的关系等更加一般的理论问题。

社区公共空间是具有地域意义和赋有实际社会功能的公共领域类型。它是以国家—社会相对分离为生存基础,以自主参与为核心,以权利互为平衡为原则,以居民事务为内容,以信息网络为手段,以舆论监督为常态的这样一个具有社区场域的公共领域。社区公共空间的主要理想是在国家和社会之间进行调节,从而使国家更好地保障社会的整体利益。因而它存在的前提就是:具有一个既独立于国家也独立于社会的私人领域。以信息网络为手段现代社区公共空间是实在社区公共空间和网络社区公共空间两部分的整合,而后者则处于更主要的地位。因为,实在社区公共空间是一个有限的量,而网络社区公共空间是一个无限的空间量上运作方式,有利于居民的广泛参与和深入研讨。

任何时期、任何类型的公共空间都同时具备以下三个要素:①(同质或异质的)参与者;②(沟通或非沟通的)媒介和;③(辩论或非辩论)共识;它们的协同作用决定着公共的性质和类型。因为:其一,参与者是社会行动的主体,他们的身份、素质和兴趣决定了公共空间论题的范围、辩论的质量和媒介的使用情况。其二,公共空间的媒介是一切公共信息的聚会之地,它不但影响到参与者观点的形成和传播,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参与者的数量和范围。其三,不管共识形成的过程和质量如何,公共空间的参与者总是按他们自己的共识行动。

传统的中国社会处于大家庭生活之中。几代人同住一室,同姓、同族、家庭、家族的公共空间很大,而进入社会的公共领域,其机率和范围都相当小。近现代中国家庭结构变化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变化,大家庭的解体使封建宗法统治的残余丧失了自然基础。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浪潮,促进了产业结构、社会结构、文化结构的变迁,提供了更多可供选择的可能性空间。原先那种由计划经济所导致的个人对政府对单位对领导的依赖性削弱了,现代个人从社会的、家庭的、群体的重重背景中凸现出来,为进入相对“无根”联系的公共空间作了必要的“准备”。对于中国社会,公民从相对封闭的家庭与单位领域,进入更为广大的视觉和听觉时空,则无疑是一种进步。而一旦更多地接受了大众媒体所发布的新闻、事件,公众要求直接的社会性交流的欲望也就强烈。这实际上是提供了公共领域交流的内容和信息。现代家庭空间的公共性提供了对媒体报道的讨论条件。重新拓展家庭中的公共领域,从家庭的个体独立中走出来,进入家庭的公共空间。在这里,公共空间观念的科学意义在于其不但划分了大社会环境中的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关系,而且划分出家庭小环境里的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以家庭居住布局看,宅院、阳台、厅堂、餐间及特定的娱乐区块均被看作公共空间。现代社会,家庭的公共空间是家庭文化发生的有效领域。

广场公共空间指通过广场的物理空间的聚集作用,实现公民在大范围内互相间沟通、交往和共同行为的公共空间功能。这类公共空间现象在中国源之久远。非常典型的是中国广场文化。广场文化实际上是具有广域概念的公共空间现象。如天安门广场和华表。学术界认为,中国的广场文化可追溯到远古氏族时代。可以理解为是一般意义上的公共领域的文化现象。现代社会对于广场公共空间具有更大的需求。集会、游行等民主手段被正式列入宪法允许的范围,而广场最充分地满足着集会民主与游行民主等需要。广场文化在现代社区中同样以传统的形式存在着。如各地社区广场的庙会、仿古表演以及晨练表演和各种地方戏剧业余表演等,都在很大程度上拓展着广场公共空间,丰富着这些空间的实际活动内容。

人类传播的时代和形式的变化速度是一个从极度缓慢到高速发展的轨迹:从语言到文字,几万年;从文字到印刷,几千年;从印刷到电影和广播,四百年;从第一次试验电视到现在,五十年。报纸、杂志、书籍、电影、广播和电视,构成了大众传播的媒介系统。大众传播现代社区的闲暇成了它的对象。“大众传播重构了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的边界,创造了以媒介为中介的、不同于前现代的公共生活、公共空间以及人际交流方式。”在这里,公共领域的概念扩大了。

今天,互联网独特的各种形式广泛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并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交往方式、社区形态。换言之,互联网已远不只是一种传递信息的工具,它塑造了一种全新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空间。社区内诸如工作、学习、休闲、娱乐、交往、购物与医疗保健这些曾经必须依赖特定的地理性空间场所进行的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活动,如今被部分转移到了社区网络空间从而导致物理空间在虚拟空间中被压缩甚至取代。网络社区的出现是在因特网基础上呈现的网络社会、网络民主、网络政治等社会发展的必然延展。这些概念涉及的内容都离不开网络空间。如前所述本文所指称的网络社区不是在互联网呈现的虚拟社区,而是在社区信息化基础上出现的,传统真实社区的沟通交流方式和社区事务的共同治理方式发生转变的社区。与虚拟社区相比,网络社区涉及的是具体的社区事务,是社区治理对网络的借用。作为网络社会基础环节的网络社区是指社区在履行其特有的社会功能过程中,社区范围内的“管理,服务,教育,保障”信息的开发和利用、表达和交流均可以在完善的信息应用服务体系上进行。因此,网络社区不是纯粹在网络空间内异型的虚拟社区,而是现实社区的网络化和信息化。网络社区的实际范围的确己经超出现实社区的的确己经超出现实社区的居民范围,任何一个访问者都可以获得“居民同等资格待遇”,但是社区的大部分活动仍然要采取传统的“面对面”的方式。

3小区公共空间的意义

在“社区消失论者”的结论中他们也还是不得不承认“有相对明确地域界限的,有凝聚力的邻里社区在现代都市中存在”血缘,业缘,学缘,地缘都有可能是人群凝聚的方式。有人说血缘是最持久可靠的方式,但如果两个孪生兄弟一生下就天各一方并且不联系那么这种生物意义上的血缘关系对人群凝聚能有多大的作用?“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生于斯,长于斯’把人和地的因缘固定了。”费老论述的是稳定的乡村社会。在乡村社会中是基于血缘的在地缘上的频繁面对面的互动使得乡村社会得以产生。在费老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并没有否定地缘的作用。“有缘千里来相会”在“会”的过程同样是“缘”的生产过程。在小区中共有的健身场所,小朋友的活动场所等不仅起到娱乐健身的作用同样在互动中有信息的交流。互动是凝聚得以实现的最根本的方式。尤其是在新兴的城市住宅区当中,公共空间的作用一点也不比因共财的作用小。所有的同质性和异质性只有在交流碰撞中才有可能得以加强得以转化而最终达至可能的认同。基于此,我们可以看出公共空间的重要意义。

城市住宅区公共空间的价值,是由其所占据的空间位置决定的,是因为能使聚集得以可能。从连排式的住宅、弯月型的住宅或中庭式住宅到廉租公寓、公寓街区,最后到高层住宅。城市中的居住反映了对集中化日益增加的需求。居住集中化,必然也使得公共空间的同步增长。因此,随着高层住宅的崛起,城市的天际线增高,住宅的公共空间也越来越具有立体化的倾向。在多层住宅构成的居住区内,作为公共交往、活动的会所,往往是独立的建筑,那里有健身房、茶社、美容室、餐厅、阅览室、超市等。供人们满足日常生活、交往的需要。在小区居民的眼里,会所的建筑带有了特殊的意义。在笔者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多数业主到小区会所参加打麻将等活动中的原因时:回答“认识更多的人又可娱乐”占73%。回答“人多热闹,信息广”占53%。据了解很多业主自家的场所不比会所的条件差,但有相当一部分还是更愿意到会所活动。

空间形式对邻里关系的影响,最直接的表现在公共空间上。良好的邻里关系必须有一定的公共空间作为基础,否则就难以建立起来。公共空间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生物性、社会性的需求,还能激励与引导人际交往。我们在理解公共空间时,不能简单的只从物质技术的角度出发,还要认识到,社区公共空间的内涵是交往与互动。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传统社区邻里关系一般要比现代高层建筑中密切。在传统的居住区中,由于公用设施多,公用部位多,决定了邻里之间交往的频繁,因此也就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邻里关系。公共空间是保证邻里交往的基础,但良好的邻里关系还需要保证空间的私密性。交往性与私密性是人类需求中既矛盾又统一且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因此我们必须加以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