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419400
【摘要】目的:分析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我院收治的7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人。对照组患者行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显著,能够能够有效清除血肿,减少脑部组织损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小骨窗开颅;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分析
长久以来,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是广大医学工作者最为关注的话题。而选择合理的术式,给予患者有效治疗,减少后遗症,是保证患者预后的关键[1]。近年来小骨窗开颅手术以其创伤小,预后良好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重点分析了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我院收治的7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所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病情符合高血压脑出血的相关诊断标准,并经头部CT检测证实。②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且GCS评分超过6分。③患者均符合行手术治疗适应征。④患者非其他因素引发的脑出血。符合标准的76例患者既往均存在高血压史,且均属初次发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人。观察组中男性18例,女性20例;年龄56~71岁,平均年龄(64.7±2.9)岁;出血部位:基底节区脑出血29例,颞叶脑出血2例,额顶叶脑出血3例,小脑出血4例。对照组中男性19例,女性19例;年龄55~72岁,平均年龄(65.3±3.1)岁;出血部位:基底节区脑出血28例,颞叶脑出血4例,额顶叶脑出血3例,小脑出血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出血部位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积极的对症治疗,包括给予患者吸氧,应用止血、脱水和神经营养类药物;采取措施控制血压、防止肺部与颅内感染等。待患者符合手术指征后及早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麻醉方法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麻醉效果满意后,根据术前检查结果选择切口位置,在血肿最明显部位行大骨瓣开颅,需要注意的是操作时有效避开重要血管区、功能区。将脑皮层切开后直视血肿区并予以全面清除,达到效果后彻底止血,放置引流管,行关颅操作。3~5d后将血肿腔内引流管拔除。如患者肿胀情况情况未见消退并加重,需应用骨瓣减压术;观察组患者行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麻醉方法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麻醉效果满意后,根据术前检查结果选择患者血肿位置最明显的颅骨处确定切口位置,行长度4cm左右的直切口,操作时注意避开血管,在切口位置行钻孔操作并扩大为直径在4cm左右骨窗,呈花瓣状将脑部硬膜切开,同样以避开重要血管、功能区为原则。到达血肿区域后实施细致探查,探查完毕后应用低压将血肿吸除,要求施术操作时边清除边止血,清除效果满意后血肿腔内置入引流管,创面贴明胶海绵。行关颅操作。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并评定手术效果。
1.4疗效判定
根据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依据Glasgow评分标准判定治疗效果:患者术后死亡,为Ⅰ级;患者术后昏迷不醒或植物状态生存,为Ⅱ级;患者术后生活不能自理,或留下严重残疾,为Ⅲ级;患者术后生活基本能够自理,无需他人看护,为Ⅳ级;患者术后各项功能恢复的情况良好,生活能够自理,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为Ⅴ级。
1.5统计学方法
本文统计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观察组患者手术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患者临床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主要因脑部血管发生破裂,且血液流至脑实质,最终引起的一系列病变反应[2]。近年来,受到环境、生活压力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高血压脑出血发生率呈现出急剧升高的趋势。高血压脑出血发病后具有较高的致残、致死率。相关报道指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有超过三分之一在发病后的1个月内死亡,多数患者发病后可能留下严重后遗症,导致生活无法自理,而只有五分之一的患者治疗后能够恢复生活自理的能力[3]。可见,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来说,施以积极、及时、有效的治疗,在保证其生命安全的同时,最大限度促进患者机体功能恢复,是医务工作中的职责所在。临床证明,对此类患者造成伤害的多为发病后脑内血肿而造成脑部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因此,合理的选择外科手术方法,将血肿有效、彻底清除,降低脑部血肿的占位效应,改善局部的血压循环,才能够促进患者康复。开颅手术治疗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较常应用的外科治疗方法,基础治疗目的在于有效清除血肿,将颅内压降低,改善脑部血供,减轻受压迫的脑组织,减少后遗症发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多数出血部位较为复杂,以往应用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虽能够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但通常需要大范围开颅,手术时间相应延长,对患者造成创伤较大,且患者颅脑过长时间暴露在外,难免在术后留下后遗症,不利于预后。小骨窗开颅手术则不必大量的去除骨瓣,对患者脑部外观的影响较小,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在临床也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4]。
本文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应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与采用大骨瓣开颅手术的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手术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小骨窗开颅手术将骨瓣开颅法与钻孔引流的优点有效结合,操作简单、快速,能够在短时间内到达血肿区域,避免了脑疝的形成;手术仅需将岛叶皮质切开,避免了脑部发生继发性的损伤及发病后继发性的病理改变;对患者脑部组织的创伤相对较小,手术操作基本不会牵拉到脑部组织,极大的减轻了手术治疗对局部脑组织造成的损害;与大骨瓣开颅手术一样,小骨窗开颅术在直视下实施血肿清除操作,清除与止血效果满意。
综上所述,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清除血肿,减少对患者脑部组织的损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为患者创造更加良好的恢复基础,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小鑫,钱水清.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19(9):254-255.
[2]戴桂良,刘石保.小骨窗开颅术与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2):63-64.
[3]马俊杰,崔中华,刘晓,等.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和传统开颅手术治疗脑溢血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4):8-9.
[4]钟诚.小骨窗开颅术与骨瓣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对比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4(10):1832-1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