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考加分政策的废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4-14
/ 2

试论高考加分政策的废存

聂毅

聂毅(娄底市第二中学湖南娄底417000)

我国教育历史虽说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年前,但它只是统治阶级垄断的不平等的教育。新中国建立以来,教育开始走向平等,走向全民;由于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基础薄弱的制约,教育平等也只是宏观上制度上的相对平等,而这相对平等都一直处在实现过程中;至于教育的微观公平几乎无从谈起。教育经过几十年的迅速发展,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基础逐渐稳定雄厚,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基本上实现了宏观上的教育平等,如教育制度的统一,教育机会的均等……在此基础上,全体人民才开始追求教育的公平,关注教育的公平,并致力于实现教育的公平。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这是宏观层面的教育公平;社会和广大家长们呼吁的“要让孩子在现有的资源下站在平等的起跑线,享受同等的公正待遇”,是微观层面的教育公平。

近年来关于教育不公平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很大一部分来自于高考,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好的高校显然是少数,需求与供给的不协调注定有人要落榜,要失败。那么,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实现资源的公平分配,就显得异常重要。然而,高考的不公平随时随处可见。比如,同一高校对各省的录取分数不统一;各省的考卷难度不统一;存在难度大的省份反而录取分数高……而高考加分政策是最不公平的体现。学生们努力学习一年或许也未必能在高考中多考20分,20分可以压倒千万个竞争对手,可能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

最初的高考加分政策是由国家教育部制定和颁布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教育的公平,照顾弱势群体,鼓励优秀人才,政策清晰,对象明了,条件公平,执行有力,起到了选拔人才的积极作用。然而,好景不长,高考加分政策演变得越来越偏离其初衷,不公平性大大凸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政策制定者的不统一,除国家教育部出台的政策以外,各省均有自主制定权。这样一来,各省的政策都有自己的想法,造成了全国的巨大的不统一,在整体上凸显出不公平性。其次,是政策的制定不合理凸显不公平,很多加分项目的合理性和必要性都有待商榷和审核。近年来有些省份在加分项目上越来越多,条件越来越模糊,导致不公平的情况严重,已经引起了广大家长和考生的不满,也给加分政策抹了黑。再次,是加分条件、加分规格、加分对象的不统一。由于条件不一,同等条件在不同省份存在一个可以加分,一个却不能加分的情况;而规格的不统一便存在一个加5分,一个可能加15分的情况。这样一来,便出现原本同样条件的学生,在同一所高校面前就会遭遇非常不公平的待遇。最后,是政策执行过程中的监管缺失,也是导致不公平的最主要原因。各省现行的加分政策规定相对来说比较多,条件存在很大的模糊性,中间存在可违规操作的漏洞很多。从条件的确定,到学校的初步筛选申报,再到教育部门审核人数的确定,再到最终的审批,每一个环节都存在很大的违规操作空间,成为了一些学校和不法人员进行权利寻租的手段,极大的导致了不公平性。

由于高考加分政策从制定到执行存在的漏洞与不完善,其引发的不公平性日益凸显。与此同时,社会对教育公平的呼声却越来越高,越来越注重在宏观和微观层面都致力于实现教育的公平,以求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进而引发高考加分政策废存的争议。以广大家长为代表的反对派呼吁废除高考加分政策,还孩子一个相对公平的起点,让孩子们通过高考考试公平竞争稀缺的优质高校资源。这样也减少了权利寻租的空间,整个高考的氛围得以净化。然而,高考的加分政策仍旧在实行当中,事实证明这个政策仍有它的积极意义,假使要从根本上废除,其必要性仍需要仔细探究,认真商榷。而在现行情况下,如何做到公平执行这项政策,使它能够充分发挥积极作用,才是问题关键所在。

重视思想观念。政策制定者需要从思想上重视高考加分政策,在制定政策过程中没一个细节都要经过仔细推敲,深入调研,组织民众听证,才最终形成政策文件;整个制定过程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只有从思想上真正重视,才有可能在过程中狠抓落实,也只有从思想上重视才能去正视政策实行过程中产生的种种问题,并致力解决而不是敷衍塞责。对于攸关学生终身命运的关键加分,政策的制定者需三思而后行。

修补法律漏洞。高考加分之所以凸显出不公平性,主要是因为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利益寻租行为,学校用加分来谋取利益,家长靠走关系来为子女谋求加分机会,导致了不公平性。而要想取缔此类寻租的利益交易,首先要在法制层面有法律的制约,有法可依才能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对于高考工作人员泄题或老师帮助舞弊,或学生舞弊,都有明确的法律制约,泄题入刑法。细想来,靠寻租得到的加分机会加上的20分和泄题或是舞弊得来20分是一样的,因为钻政策的漏洞,用不法手段本身就是违法的。因而对于需要长期实行下去的高考加分政策,需要有强有力的清明的法律来保障它的执行,在立法和完善现有相关法律方面,需要做出更大而有效的努力。

加强监管力度。政策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监管不力才使得政策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不合法不合理、弄虚作假、徇私枉法的现象。既然是长期实行的政策,应该有专门监管制度并配备专门的监管部门与人员,而且定期清理监管不力,创新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效率。与此同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也就是在社会舆论,在广大家长学生监督下的运行,把社会舆论与民众都纳入监督体系,狠抓监督,使政策的制定和运行都能彰显公正、公平、公开。

整治利益驱动。寻租现象的产生主要在于利益的驱动,有钱的家长用钱买特长证书、获奖证书,使得加分政策的条件变成可操作的寻租空间;而一些学校出于为学校谋取利益,或通过加分来提高升学率等原因,也有意无意地参与到权利寻租中去。有利可图使得法律意识不强,思想道德不端的工作人员、教师经不住金钱的诱惑,利用手中的权力便宜行事,与一些学校、家长进行钱法交易,使得整个政策的运行方向出现偏离,造成不公平的现象。只有从源头上注重权力运行机制的公正、公平、公开,使各方监管落实到位,才能从根本上整治利益交易,营造良好的政策运行环境。

笔者认为,抓好以上内容,便能使高考加分政策的制定符合实际需要,实施得到法律保障,运行得到主体监督,权力寻租得以消除。惟其如此,才能逐渐减少并消除高考加分政策废存的争议,使其更好地为实现教育公平服务。

注:本文为教育部教育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高考加分政策改革研究”课题(编号DFA110216)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