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100044
摘要:北京通州区作为城市的副中心,近几年的建设发展非常的迅速,对于通州老城区的更新与建设也是迫在眉睫。由于在当前的情况下无法对通州历史城区采取逐步缓慢的更新方式,为了防止通州区城市特色的丢失,本文对其历史街巷十八条半截胡同进行历史演进过程的梳理与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其文化特色,提出其保护更新方法。
项目基金:本项目由北京建筑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资助
关键词:十八条半截胡同;历史街巷;历史演进梳理;街巷保护更新;
一、北京市通州区十八条半截胡同的位置
北京市通州区位于北京市东南部,京杭大运河北端,是首都北京的东部门户。西临朝阳区、大兴区,北与顺义区接壤,东隔潮白河与河北省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相连,南和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廊坊市交界。全区总面积约906平方公里,人口约120万。从地理位置上讲,通州区位于永定河、潮白河冲积洪积平原,地势平坦,处于温榆河、通惠河、小中河、运潮减河、北运河交汇处。
北京市通州区“十八个半截”胡同位于北京市通州区南大街以东,新华东街以南的位置,具体范围为北至回民胡同,南至东顺城街,西邻南大街,东部边界由于历史的演进已经较为模糊,现无法确定。在历史上,十八条半截位于通州古城墙范围内的东南角,是通州区回民聚居地的统称,俗称“十八个半截”。
图片1通州十八条半截胡同范围(图片来源作者在卫星图基础上自绘)
二、北京市通州区十八条半截胡同的历史发展进程
通州历史悠久,据[康熙]《通州志》记载,相传远在颛顼、帝喾时代,“颛顼都于帝邱,其地北至幽州,此属畿内地。帝喾受颛顼所建,创制九州,统领万国,北至于幽陵,此属畿内地。”尧、舜、夏、商、周时期,分属于“冀州域、幽州域、燕”,秦朝时隶属渔阳郡。西汉时正式设县建治,始称路县,东汉时改“路”为“潞”,史称潞县,以后各代直至辽代均沿用此名。金天德三年(1151),因潞县为京畿漕运重地,遂在潞县城西约8里处设置通州,取“漕运通济之意”[1]而命名。通州初为刺史州,兴定二年(1218年),通州地位上升为防御州,辖潞、三河二县。因此,金代潞县隶属通州,并且州县同治,均驻潞县。通州的设置和命名,标志着它作为中都(北京)东部重要水路门户地位的确立以及兴起,为以后的兴旺繁荣奠定了基础。元代初年,随着漕运的发展、通惠河的开凿和与各地贸易、物资交流的发展,一些回族商人和外埠回民前来通州定居。
明洪武元年(1368),通州城战略地位日益提高,遂扩建州城。自南护城河始向南增扩一倍,原护城河因而成为穿城河,俗称旧城,形成南、北大街的轴线。回族民众沿袭元时聚居处居住,在南大街以东形成东西向几条小巷,即今回民胡同和北二条,马家、熊家、紫竹庵、蔡老、白将军等胡同,此时十八条半截胡同的雏形初步形成并且被圈入城内,位于东南隅。
对于此后十八条半截胡同的发展有不同版本的说法,但是其位置与范围是比较确定的,本文在此列举出两种发展的说法。
第一种说法认为明隆庆三年(1569),东仓并入中仓,仓场变为草场。约在崇祯年间,草场也废弃,渐为居民占用,因此十八条半截胡同片区又形成3条小巷,称草场头条、二条、三条胡同(推测现称为头条胡同、南二条胡同与南三条胡同)。在南大街以东的胡同中最初就是有两条是不通南大街的,一条是北三条,其西端是规模巨大的清真大寺;一条是夹在熊家胡同和紫竹庵胡同之间的小胡同,其西端也不通南大街,现称半截胡同。在各条胡同形成的初期,自觉地在清真寺以南,留有一条通向清真寺的大街,称中街,此街北起北二条胡同西端的清真寺,南抵东顺城街,把12条街巷中间的8条整条胡同(自北向南依次为马家胡同、熊家胡同、紫竹庵胡同、蔡老胡同、白将军胡同、头条胡同、南二条胡同、南三条胡同)各拦腰截为两段,形成16个半截胡同,加上源于的2条半截胡同,一共是18个半截胡同。
第二种说法认为从明嘉靖七年(1528)起,通州漕运达鼎盛时期,回族民众多以搬运漕粮为主要生计,并由清真寺向南逐步定居,先后形成回回二条胡同、回回三条胡同、熊家胡同、半截胡同、四眼井胡同、蔡家后胡同、蔡家前胡同、南史家胡同、白将军胡同和草厂胡同等15个半截胡同。明万历年间(1563-1620)清真寺向南扩建,堵闭回回二条西半截,使原有的15条胡同变为14个半截胡同。1913年后,回回大条胡同改名为回民胡同,回回二条胡同更名为北二条,回回三条胡同东段并入马家胡同,蔡家后胡同更名为紫竹庵胡同。同时,草厂大条、二条、三条胡同分别更名为头条、南二条、南三条胡同。1981年地名普查时,又将四眼井胡同并入紫竹庵胡同,南史家胡同并入蔡老胡同,牛犄角胡同并入南三条,但并未影响十八个半截胡同的格局。
尽管关于十八个半截胡同的具体发展历史有不同的观点,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其发展格局较为稳定,自元代逐步形成,其一条中街截断几条完整胡同的格局未曾发生大的改变,总结其肌理可称为“鱼骨状”的胡同肌理,且中街的北端连接清真寺,作为整个区域的核心。
三、“十八个半截儿”胡同名字的传说
关于“十八个半截儿”胡同的名字流传着一个很有趣的传说,相传这里原本是九条胡同,有一年,一个相士来到通县城看到了回民生活的九条胡同,左相右看,似乎有了什么大发现便立刻奔赴北京城,向某大臣告密说:通州城里回民区的九条胡同,像九条龙仰望朝廷。那里将出现大人物,恐于朝廷不利。某大臣不敢怠慢,立即向皇帝上奏说明此事。皇帝为了避免出现反叛的迹象,当机立断命令大臣将那恐于朝廷不利的九条胡同拦腰斩断,破了它的刚气。从此,这九条胡同就被拦腰斩成十八个半截了。
传说虽然没有什么历史依据,但是这充分体现了这种半截胡同特别的“鱼骨式”肌理的特殊性,不仅让人们对其津津乐道而且激发了人们无尽的想象,这种在历史的长河中留存的历史肌理,激发了人们探索历史的激情,也为历史研究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四、北京市通州区十八条半截胡同的特点与保护更新意见
十八条半截胡同的肌理是其最为突出的特色,应该予以保护,包括中街连接清真寺的布局,也是其因予以保留的重要格局,这样就保护住了十八条半截胡同的骨架。
除了上文提到的十八条半截胡同特殊的“鱼骨式”肌理和清真寺作为区域的中心的宏观特点之外,胡同从微观层面也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从胡同的断面层面上看,胡同的宽高比(即宽度与高度的比例)在1.3-1.5之间,其中半截胡同的宽高比最小为1.32,其道路宽度为2.8米,中仓胡同的道路宽度最宽为5.2米,其宽高比也最大为1.47,芦原义信认为当宽高比为1的时候是匀称的,当宽高比小于1会有压迫感,当宽高比越大越有远离感[2],由此可见十八条半截胡同不会给人以紧迫感,是较为舒适的比例,但是无法达到欣赏立面较为合适的宽度,主要是给人以亲切感与围合感。因此对于其立面的更新与改造不应增加过多的立面装饰元素,反而应该保持其舒适的比例,在宽度允许的部位适当的增加休息设施以增添其生活的气息,而不是让乱停放的车辆破坏其氛围。
十八条半截胡同中有很多重要的历史建筑,清真寺作为文物,更是凝聚了十八个半截儿胡同和周边的回族居民,生活娱乐自有风味,形成了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这些历史建筑与文物应该进行较好的保护与活化利用,使其成为历史的活化石,并且可以很好的服务于当下人们的生活。
从装饰细节看,胡同中有很多的历史遗迹,比如胡同里的石磨、石锁、石权、石墩和门墩等,还有回族人民的门牌上通常会有经文杜瓦牌,也称经字读,是走在十八条半截胡同中的一个较为鲜明的特点与装饰,因予以保留。除此之外,居民们的大门除了用一般的红色之外还喜欢使用绿色,这一用色特点也值得保留。
参考文献
[1]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著.北京的一百张面孔[M].2012
[2]芦原义信.外部空间的设计.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2.
[3]北京市通州区文化委员会等编:《通州文物志》,(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