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艳芬黄琴芳谢竹香(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室广东广州510080)
【中图分类号】R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3-0250-02
【摘要】目的介绍宫腔镜下电切术的配合经验。方法对307例行宫腔镜电切术患者,术前做好病人和物品的准备;术中与医生密切配合,严密观察病情以防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做好器械仪器的保养和管理。结果307例患者手术顺利,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器械仪器的保养、严格的无菌操作和护士熟练的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宫腔镜电切手术配合
我院从1997年开始开展宫腔镜下手术,从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行宫腔镜下手术307例,现将手术配合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病人共307例,年龄22~52岁,平均36.5岁。子宫黏膜下肌瘤126例,子宫内膜息肉78例,子宫纵膈42例,宫腔粘连48例,胎盘残留13例,手术时间约5~60min,术中出血约5~80ml,所有患者术后下腹疼痛轻微,出血少,恢复良好,住院时间平均为3天,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2手术配合
2.1术前准备
2.1.1准备仪器及部件,术前一天将STORZ或OLYMPUS硬管型宫腔镜及附件、电切电极、膨宫管、电凝导线进行气体消毒,检查电凝机、光电视频转换器、监视器、冷光源、膨宫器,保证性能良好,冷光源导线、视频转换导线使用时用无菌套保护。
2.1.2准备基础物品,将消毒钳、扩宫棒、窥器、子宫探针、子宫刮匙、宫颈钳、大镊子及妇科会阴部手术常规敷料打包灭菌。备5%葡萄糖溶液1500~3000ml,作为膨宫液。
2.2术中配合及护理(1)患者入室后建立1条上肢静脉通路,麻醉后取膀胱截石位,腿架高度不超过30cm,双腿带上棉裤套,并轻轻固定于腿架上,患者双腿分开的角度110°~120°,老年患者相应小些。(2)常规会阴部消毒铺巾,正确连接各仪器导线及操作部件,接通电源,使之处于工作状态。(3)将负极板片置于患者肌肉丰满处与皮肤完全接触,防止灼伤。(4)调节冷光源亮度,保持亮度适宜。(5)调节摄像及显示系统,使图像清晰。(6)扩张宫颈放入窥阴器,护士将扩宫条由小至大依次排列,直到扩张宫颈能容纳腔镜外鞘,放入宫腔镜镜头。(7)连接膨宫器,膨宫液采用5%葡萄糖溶液,经输出管流出的膨宫液不但可以带走电刀切掉的组织,而且有降低宫腔温度、收缩局部血管、减少出血的作用。(8)在视屏监视下,术中应用电切环依次电切病变部位,再用球形电极熨烫切面,宫腔粘连及子宫纵隔则先用针状电极电切割断后再用电极环切。切除的组织碎片送病理检查。(9)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紧密配合手术进程,做好充分的应急准备,避免术中并发症的发生。(10)电切完毕,上宫内节育器。
3体会
宫腔镜电切术微创、出血少,而且术后恢复快,疗效好,可缩短住院时间。
3.1充分的术前准备是手术成功的保证手术护士不仅要对手术物品、器械、仪器进行准备,还要了解相关的解剖、术式等方面的知识,总结不同术者对手术的不同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术前准备。
3.2术中与医生密切配合,严密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术中并发症主要包括:
3.2.1静脉空气栓塞宫腔镜手术中可发生静脉空气栓塞[1]。为了防止发生,我们认为取膀胱截石位手术时,要避免头低臀高位。若术者操作需要,应将整个手术床面抬高或者降低术者的坐凳。应及时的补充膨宫液,保证膨宫液流量连续不断,严防膨宫管内气体进入宫腔引起空气栓塞。术中若发现患者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降低、心前区听诊有水轮音时,表明可能发生了静脉空气栓塞,要立即进行抢救。
3.2.2水中毒水中毒是膨宫液量过大,水超量吸收所至。当手术时间过长,大量使用膨宫液时,巡回护士应向术者报告灌注量和排出量。术中疑有水中毒时,遵医嘱静脉滴注利尿剂或小量高渗盐水,并限制液体入量。
3.2.3子宫穿孔为术时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1.3%-1.6%[2]。硬管型宫腔镜外鞘较粗,电切电极为伸缩弧形电极。遇到子宫极度前屈、后屈位的患者,在视野局限非直视的条件下,若操作不熟练、用力过猛,偶可致子宫穿孔。患者主要表现烦躁不安、多汗、血压下降、腹胀等。此时应降低膨宫液压力。遵医嘱静脉滴注缩宫素20U,地塞米松10mg。
3.2.4防止电烧伤认真核对膨宫液体,避免将电解质溶液倒入膨宫液体瓶。术中经常检查负极片,观察是否有松脱。
3.3做好仪器的保养手术结束后,宫腔镜及操作部件用酶剂浸泡3~5分钟后用清水冲净,高压气枪吹干,金属关节部位上油后收藏备用。冷光源导线勿打死折,以免损坏光束。电凝机、冷光源、光电视频转换器、监视器各旋钮回复零位,以保证各仪器设备性能良好,并延长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黄晓武,夏恩兰.宫腔镜手术中静脉栓塞.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1998,25(3):184.
[2]AallezJP.Methodicalintrauterineresetion.AmJObstetGynecol,1987,15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