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光凝治疗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激光光凝治疗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疗效观察

宋志刚1孟慧丽2魏少华3

宋志刚1孟慧丽2魏少华3

1.河南省濮阳市眼科医院457000;2.河南省濮阳市开发区新习医院眼科457000;

3.河南省濮阳市眼科医院457000

摘要:目的观察激光光凝对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IBRVO)性新生血管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探讨激光光凝治疗IBRVO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日本佳能CU-60D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仪检查确诊的IBRVO124例138只眼,按新生血管的有无分为预防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以相同的条件进行激光治疗,分别在激光光凝术后4周、24周行FFA复查,观察新生血管的消退情况,两组患者均以光凝后半年行检眼镜及FFA观察的结果为准。结果预防性激光光凝组92只眼,激光光凝后仅9只眼产生了新生血管,占9.8%;83只眼未发生新生血管,占90.2%。治疗性激光光凝组行激光光凝治疗的46只眼中,激光光凝后32只眼新生血管萎缩,占69.6%;14只眼激光光凝后新生血管未完全萎缩,占30.4%。结论激光光凝IBRVO内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是预防和治疗新生血管的有效方法。对IBRVO新生血管的预防性激光光凝和治疗性激光光凝均有明显疗效,预防性激光光凝更有意义。

关键词: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缺血型;新生血管/治疗;激光光凝术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IBRVO)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眼底疾病之一。根据其阻塞的不同程度分为缺血型和非缺血型,缺血型有广泛的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及细胞凋亡,多因黄斑囊样水肿和新生血管的并发症而使视力严重下降[1]。激光光凝是治疗其并发症的最好选择。临床上对于激光光凝治疗黄斑水肿的报告不少,但对新生血管进行激光光凝预防及治疗的报告不太多。本组资料为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先后确诊为IBRVO的患者共124例138只眼,对尚未发生新生血管的92只眼进行预防性光凝,对已发生新生血管的46只眼进行治疗性光凝,比较两组激光治疗的效果,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眼科门诊在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收治的IBRVO患者共124例138只眼,将病例分为两组,尚未发生新生血管者列为预防性激光光凝组:85例92只眼;男45例,女40例;年龄29~73岁,平均50岁。对已发生新生血管者列为治疗性激光光凝组:39例46只眼,男20例,女19例,年龄30~75岁,平均51岁。治疗性激光光凝组中:视盘表面新生血管12只眼,视网膜新生血管34只眼,其中4只眼同时伴有轻度玻璃体积血或视网膜前出血。全部病例均行视力、眼前节及眼底检查,激光光凝前2周内做日本佳能(CU-60D)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仪检查证实出现广泛的毛细血管无灌注区,且范围均大于5PD(视盘直径),屈光间质基本清晰能够进行激光光凝[2]。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以下述相同的条件进行激光治疗,应用法国光太532激光治疗仪,光斑直径200~500um,曝光时间0.15~0.3s,功率200~350mW,III级轻、中度反应,光斑密度为2/3~1光斑间隔,激光光凝的范围覆盖全部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视病变范围1~3次完成。分别在激光光凝术后4周、24周行FFA复查,观察新生血管的消退情况,如有光凝不全的无灌注区则补充光凝,如果无灌注区全覆盖后新生血管仍不消退,则在新生血管处加密激光斑[3]。两组患者均以光凝后半年行检眼镜及FFA观察的结果为准。

2.结果

预防性激光光凝组92只眼,激光光凝后仅9只眼产生了新生血管,占9.8%,及时补充激光光凝后新生血管消退;83只眼未发生新生血管,占90.2%。治疗性激光光凝组46只眼中,激光光凝后32只眼新生血管萎缩,占69.6%;14只眼激光光凝后新生血管未完全萎缩,占30.4%,在4周复查FFA,参照FFA结果补充激光后11只眼新生血管完全萎缩,3只眼因合并玻璃体积血增多窥视不清眼底而联合玻璃体切除术中补充激光。

3.结论

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发生新生血管及并发症的几率明显高于非缺血型。FFA显示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是诊断IBRVO的有力证据。张惠蓉等认为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在5PD以上是产生新生血管的危险因素。其作用机制为阻断和抑制了视网膜细胞因缺血、变性、坏死不断释放出新生血管刺激因子致视网膜、视盘、虹膜新生血管形成[4]。

激光光凝封闭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减少了受损的视网膜细胞,其余的细胞就可以从受损较少的循环中得到更多的营养,减少因缺血缺氧而产生新生血管因子,从而预防新生血管的形成。对已产生新生血管的病例,间接激光封闭无灌注区或直接光凝新生血管本身和供应它的营养血管,可使新生血管缩小或消退,从而减少玻璃体积血的几率。有作者报告用氩激光治疗分支静脉阻塞,未治疗前有43%的病例发生玻璃体积血,激光光凝后无一例发生玻璃体积血,而对照组出血发生频率为70.6%[5]。

新生血管的消退或预防发生有赖于毛细血管无灌注区的全覆盖。在两组观察病例中,我们对毛细血管无灌注区进行弥漫性激光光凝,结果在预防性激光光凝组92只眼中未发生新生血管83只眼,占90.2%,治疗性激光光凝组46只眼新生血管消退32只眼,占69.6%;说明激光光凝IBRVO内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是预防和治疗其新生血管并发症的有效措施。在治疗性激光光凝组中有3只眼发生玻璃体积血最终行玻璃体切除手术才完成激光治疗,故对于已经确诊的IBRVO,应定期复查,密切观察,预防性激光光凝意义更大。

参考文献:

[1]张惠蓉.视网膜静脉阻塞分型探讨.中华眼科杂志,1998,34:233-234.

[2]张承芬.视网膜光凝治疗//眼底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694-705.

[3]李瑞峰.眼科激光治疗学概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45-149.

[4]廖菊生.正确认识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几个问题.中华眼底病杂志,2002.18:3-5.

[5]张惠蓉.氩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视网膜新生血管.中华眼底病杂志,1994,10(4):195-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