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尝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尝试

1′黄开祥,2′高秀英

1′、2′重庆市长寿中学校1′黄开祥;2′高秀英

【中图分类号】G416【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326-3587(2012)12-0045-01

“文以载道”、“文道合一”是语文的重要特征,语文教育与环境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本文从三个方面层层深入地论述了这一问题:一是以教材为蓝本,精心设计问题,引起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二是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在报刊、图书、网上收集资料,激发他们对环境问题产生更深层次的思考;三是积极组织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环境保护的主人。

在环境的三大范畴中,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是外在的,精神环境是内在的,而外在的环境污染总是由内在的环境污染造成的。所以,要解决世人瞩目的自然环境的污染问题,必须加强环保教育。“文以载道”、“文道合一”是语文的重要特征,语文教育与环境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当前语文教学中,虽然教材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可以有机进行环保教育的课文,但很多语文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环保教育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中考指挥棒的影响下,许多人认为环保教育是“软指标”,升学率是“硬指标”。为了应付考试,他们往往撇开教材内容所蕴含的环保观念,大搞“题海战术”、“强化训练”的实用主义,认为唯有考出的高分数才是学生走向成功的敲门砖。有的语文教师虽然在教学中也涉及到了环保教育,但也常常只是浮光掠影式地点到为止,没有使学生思想上受到触动,引起共鸣,这种做法,当然不可能达到环保教育的真正目的。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多角度地渗透环境意识,让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增强环保意识,这其实是摆在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我在这一方面做了以下尝试:

一、以教材为蓝本,精心设计问题,引起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而又与环境教育密切相关的课文,教师可以以这些课文为蓝本,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在质疑解惑的过程中,自觉地引起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从而受到环保教育。

例如,在教《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怎样理解作者既希望所有的人都来观赏美丽的青海湖而又有些疑虑的矛盾心情呢?学生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解答,自然就对青海湖的环境问题有所关注了。

又如,我在教《海洋是未来的粮仓》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既然海洋中蕴藏着如此丰富的资源,那么我们开发海洋的速度是否应该加快?学生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就在这争辩的过程中,我已巧妙地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成功的环保教育。

二、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在报刊、图书、网上收集资料,激发他们对环境问题产生更深层次的思考

学生对环境问题仅仅有所关注,那环保观念还未深植于学生的头脑中。因此,我常常要求学生对课文中某些环境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鼓励他们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在报刊、图书、网上收集资料,自主探究,然后再在班级交流。这样做,既充分调动了同学们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又让他们对环境问题产生了更高层次的思考。

如在教完《青海湖,梦幻般的湖》后,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任务:请大家参照国内外著名景区的管理经验去收集资料,想一想,有什么措施既可开发旅游资源、发展经济,又不破坏环境。一周后,在班级交流这一问题,同学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见解:有的说限定每日游青海湖的人数;有的说玩在青海湖,食宿在离青海湖较近的小镇或小城,青海湖附近不许修楼台馆所;还有的说多派人在景区附近暗中督管,一旦发现有破坏环境者严惩不贷……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教《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的灾难》时,我要求学生收集资料,思考防止雨林进一步恶化的措施。学生研究这一问题的积极性非常高,思考的结果也是各具特色:有的同学认为防止雨林进一步恶化的关键是禁止乱砍滥伐,防止水土流失;有的同学则以为人口爆炸使地球供给人类的自然资源逐步达到极限,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才是首要任务;还有的同学认为需要用法律的手段--如建立热带雨林保护区,才能从根本上防止雨林进一步恶化。这些答案虽不尽完美,但已充分凸显了学生对环境问题的积极思考与探究。

三、积极组织语文实践活动,让同学们真正成为保护环境的主人

为了增强学生的环保观念,我还积极组织许多与环保有关的语文实践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们自觉地成为环境保护的主人。

我曾组织学生游览常德诗墙公园和柳叶湖,并要求他们在写好游记的同时,关注一下景区周围的环境。其中,李冰洁在《秋游诗墙公园》中,这样写道:“常德诗墙是我们常德悠久历史的见证,是我们常德人的骄傲,可竟有人残忍地将自己的‘五爪金龙'印在墙上,还有人将自己吃过的零食袋随手扔在地上……”徐亚平同学在《美丽的柳叶湖》中也这样写道:“在那绿柳如烟的堤岸上,我看到那令人惨不忍睹的一幕:到处是随手乱扔的一次性塑料碗筷,成群的苍蝇在上面嗡嗡乱飞,就连那醉人的湖面上,也飘荡着令人讨厌的白色垃圾……”后来,这两位同学分别给有关部门写了信,反映了上述问题。

此外,我还让同学们调查了家乡附近捕杀蛇、蛙的情况,让他们写成调查报告。有许多同学在调查过程中,就向村民宣传蛇、蛙的益处,充当它们的小卫士。

总之,在语文课堂中多角度地渗透环保教育,能使同学们在学习语文知识技能的同时,接受环境意识、环境道德的教育,深入思考、拓展视野、发展智力、蕴蓄情感,逐渐增强环境意识并动手动脑,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语文教育与环境教育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