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

/ 1

妇科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

曹广霞

曹广霞(山西省应县人民医院山西应县037600)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34-0168-02

手术是妇科疾病常用的主要治疗措施,手术治疗对于人体既是一个治疗过程,又是一个创伤过程,也是一种极为严重的心理刺激,使人们产生强烈的恐惧反应,不仅给患者造成痛苦,而且会干扰手术与麻醉等医疗操作的顺利实施。认真做好妇科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是妇科手术病人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1手术前病人的心理护理

恐惧和焦虑是手术前病人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恐惧是指在面临不利的或危险的处境时出现的情绪反应;焦虑指在意识到将发生对自己不利事态时的恐惧、紧张及心烦不安的情绪状态,常见与以下因素有关:

1.1对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缺乏了解。由于病人的文化程度以及对所患疾病认识的不同,她们对手术的必要性、迫切性就有不同的认识,接受手术的态度就不同。

多数病人缺乏医学知识,或片面掌握部分知识,不知道手术、麻醉将会发生怎样的情况、导致怎样的后果,因而产生焦虑情绪或恐惧心理。因此,术前应根据病人的理解能力深入浅出地讲解麻醉与手术的一般情况,设法分散病人对恐惧或焦虑的注意力。使她们对手术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相信手术的安全性,产生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增强战胜疾病的自信心。

目前多数医院都实行了病人选择医生护士这项措施,这样可使病人产生信任感。若片面强调制度,安排病人让其不信任的医生做手术,都可使病人产生焦虑恐惧,影响术中安全及术后的康复。

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应注意适当遮挡,这对于病人的心理护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1.2既往的心理创伤。病人早年生活中的痛苦遭遇或工作中的失败等,在住院手术时,可能触景生情,导致焦虑的产生,而病人往往不否认这种心理状态。因此,在病人入院后,应尽可能多了解一些个人生活史,对以往有心理创伤的病人更应多加关心,增加沟通交流理解,同情其不幸遭遇,使她们感到温暖体贴,产生对医护人员的信赖,愉快地接受手术,并顺利康复。部分病人以往手术的不愉快的经历,在本次手术仍可以重现,对此类病人要多注意观察,给予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

2手术中病人的心理护理

2.1病人到手术室后,应很好的安慰病人。静脉穿刺做到一针见血,皮肤消毒前应适当遮掩病人身体暴露部位,以减轻病人的不安。

2.2医护人员之间的语言行为应谨慎。对于清醒病人以及处于诱导期的全麻病人不要谈论病人病情及预后。手术遇到困难或意外时,应镇静处理;手术顺利时不能随意聊天。麻醉师及巡回护士应随时安慰病人,鼓励病人,并指导病人更好地配合,使其因医务人员全神贯注的手术和随时能得到医护人员的关怀而感到安全感,消除恐惧、紧张情绪。

3手术后病人的心理护理

大多数病人已祛除病灶,心情愉快,对医护人员十分感激,能自觉地配合进行恢复期的治疗、护理,但也有少数病人会出现不良反应,常见有:

3.1术后持久疼痛。手术后,随着麻醉作用的消退,都会出现疼痛。但一般都在24-48小时内明显减轻。少数病人因情绪紧张,可造成疼痛时间的延长。

3.2术后忧郁。最常见的是子宫全切术、卵巢切除术,尤其是较年轻的患者。手术造成的脏器缺损,使病人对今后的生活能力担忧,尤其是生育能力,是造成术后忧郁的重要因素。手术的一些并发症也可引起和加重术后忧郁。

对于手术的不良心理反应,除了术前及术中应及时进行心理护理外,术后应经常观察病情,进行康复指导,及时适宜的应用止疼药物,减少不良刺激。认真搞好医护关系,做好本职工作,在防治术后心理障碍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要注意家属、病友、探视的同事朋友等对病人的心理影响,了解有关的社会心理因素,必要时动员有关人员共同配合治疗,以利患者尽快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