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和谐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8-18
/ 1

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和谐教育

赵秀梅

赵秀梅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733000

教育关乎国家、民族和每个家庭的未来,未来合格人才的培养,需要家庭、社会的基础,需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和谐教育网络。如何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和谐教育?笔者对此进行了论述。

一、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学校是社会环境的一个特殊成分,学校教育中应建立优良的教师队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获得健康的发展。学校要建立家庭、学校、社会畅通的联系渠道和途径,如可以对家庭和社会公布联系电话、设立公共邮箱、建立博客等,将学生的表现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和社会。学校需要发挥主动性,去挖掘社会和家庭的可利用资源,设法“为我所用”。

如成立社会、家、校共同教育指导委员会,邀请各行各业和学生家庭以及其社会关系中有代表性的人员参加,共同研究、指导学生教育。可邀请社会上的各类优秀人物、家长中的正面成功典型等来校演讲、与学生座谈,以尽可能地放大正面影响、缩小负面影响。学校要完善校友(毕业生)档案,经常邀请各类具有代表性的校友回校演讲或与学生座谈,为在校学生树立榜样,加强校友(毕业生)与在校生的联系、沟通。学校要广泛建立学生帮扶与结对制度,鼓励、邀请校内外人员、社会各界人士和学生家庭及其社会关系中的各类人员,根据自身特点、优势等,到学校中选择自己的帮扶、结队对象,可以是经济上的、学习上的、专业爱好与发展上的,也可以是道德教育方面的、问题学生转化方面的,等等。总之,要尽量化社会、家庭的各类力量、资源和优势为学校所用,为培养学生所用,多方面弥补学校自身教育的不足,或者是达到优势互补。学校要主动加强与所在社区(居委会、街道)或乡镇、村组的合作,建立学校、社区(村组)合作网络;加强与能够提供教育帮助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的联系与合作,如政府的宣传部门、司法部门、环保部门、科技部门等,以及一些有特色的学校、企事业单位等,或是共建,建立学校道德教育基地、实践基地等。

二、密切联系家庭教育。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学生教育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它在学生的成长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学生的成长受家庭的熏陶,父母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个性品质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女,家庭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视。父母对子女负有义不容辞的教育责任,每位家长都应把教育好子女看成社会赋予的光荣而又神圣的义务,是每个公民应尽的社会职责。

学校教育需从家庭教育中获得信息,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情况,以便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学校教育要与家庭协调起来,不能发生矛盾与抵触,否则势必会削弱学校教育的力量。学校教育要经常指导家庭教育,要通过多种途径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相互沟通,对家长进行方法、观念等方面的指导,以使二者协调起来,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主动争取社会教育力量。

社会教育是指除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外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团体、组织对社会成员特别是青少年所进行的教育,它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起着重要的辅助和制约作用。良好的社会教育能够提高学校的教育功能,但是社会教育的一些消极因素会削弱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力量。

比如学校德育的实效差,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会上的消极影响,如社会上的拜金主义、公德意识差、法纪观念淡薄等现象对青年学生的影响。这些消极因素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学生的成长,侵蚀着青年学生的灵魂。目前社会上有这样的说法:“学校三年功抵不过社会十分钟”。这种观点虽然有点片面,但从另一角度可说明家庭和社会的消极影响对学校教育的巨大冲击。因此,学校教育就要对社会教育进行调节控制,尽可能发挥社会积极因素对学生的影响,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社会教育能培养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能力,学校教育可以结合社会现实使学生分清是非、辨别美丑,受教育者可以通过自己的思维与判断,自己选择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并按照自己的愿望参加社会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受教育者的认识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另外,社会教育还能够扩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丰富课余生活,它对开阔学生视野、增强社会能力、发展智力都有促进作用。社会尤其是政府部门要共同努力,倡导多元化的人才观和教育观,改革目前的考试制度和升学模式,不断推进新课程的实施和多元评价方式的变革,通过政府引导全体社会成员、各行各业都来关注教育,使全社会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高素质的接班人。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尽管三者在学生的培养教育中的作用不同,但只有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大教育,教育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功效,真正成为面向社会、面向人的整个一生的教育;只有实现三者一体化,三者才能更好地互相渗透、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