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的临床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0-20
/ 2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的临床护理

王晓燕

王晓燕

(南京市第二医院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干扰素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对35例接受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经过临床专科护理,患者的病情得以好转,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干扰素;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0-0286-02

慢性乙型肝炎是病程长、发病率较高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其首要治疗的目的是清除HBV或治疗结束后能持久抑制HBV的复制[1]。而治疗乙型肝炎的干扰素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抗病毒、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及减轻肝脏纤维化以及炎症等功能,是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的首选药物[2]。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干扰素的治疗投入较大,且临床上存在着一定的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工作、生活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临床护士通过对干扰素治疗的病人加强临床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慢性乙型肝炎干扰素应用的指征为:①HBV在活动性复制中,HBVDNA>100000cp/ml;②肝炎处于活动期。用法:500万U皮下或肌注,隔天一次,或聚乙二醇干扰素180ug,1次/周。干扰素一般用于10~65岁病人,有严重心肾功能不全、肝硬化失代偿期禁用。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13年1月—2013年7月在我科住院使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5例,其中男27例,女8例,年龄18岁~58岁,诊断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诊断标准》,排除其他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均符合干扰素治疗指征,未使用过干扰素。

1.2治疗方法

选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注射液派罗欣180微克皮下注射,每周一次,时间48周,同时辅以保肝药物。

2.护理

2.1用药前的护理

首先应掌握干扰素治疗的指征,用药前完善B超、心电图等各项常规检查,同时检查患者的肝肾功能、病毒定量,评估患者的精神及心理状况。向患者及家属宣教干扰素治疗的作用机理、目的及治疗过程中会出现的不良反应、治疗时间、治疗费用等相关知识,使病人及家属有心理准备。

2.2用药期间的护理

2.2.1发热反应:发热是干扰素治疗早期常见不良反应,一般在注射干扰素最初3~5次发生,以第一次注射后的2~3h发热最明显,可伴有头痛、肌肉及骨骼酸痛、疲倦无力等。发热体温一般在38℃~40℃,持续时间8~24h,第一次注射干扰素后需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化,体温在38.5℃以上应应用退热药和行物理降温,体温在38.5℃以下者,可行物理降温。发热反应随治疗次数增加逐渐减轻,告知病人多饮水,必要时卧床休息。

2.2.2胃肠道反应:部分病人可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对于食欲缺乏的患者应鼓励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和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合理增加营养,注意食物的色、香、味,以促进食欲。临床护士此时应做好饮食指导,向病人说明营养与疾病恢复的关系,可给予帮助消化的药物或促进胃肠动力药。

2.2.3肝功能损害:少数病人在接受干扰素治疗期间会出现肝功能损害,出现黄疸、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升高的现象,应及时向病人解释肝功能指标发生变化的原因,消除其顾虑,定期检测肝功能,酌情继续治疗或停药。

2.2.4脱发:有1/3~1/2的病人在疗程的中后期出现脱发,告知病人引起脱发的原因和停药后头发可恢复。指导病人合理洗发,尽量避免每日洗发和使用损发物品,避免染发和烫发。

2.2.5神经精神症状:少数病人在疗程的后期可出现抑郁、焦虑等神经精神症状,此时临床护士应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作息时间规律,避免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如咖啡因和酒精,定期进行体育锻炼,调整好乐观合作的心态,严重者应减药量或者停药。

2.2.6周围血象改变:白细胞计数降低较常见,若白细胞在3.0×109/L以上应坚持治疗,可遵医嘱给予升白细胞药物。当白细胞显著减少,低于3.0×109/L或者中性粒细胞<1.5×109/L,或血小板<40×109/L可减少干扰素的剂量甚至停药。干扰素对红细胞计数的影响不明显。

2.2.7注射部位的护理:干扰素的注射临床多采用皮下和肌肉注射,注射部位常常出现皮肤红肿青紫,皮肤疼痛、瘙痒等,此时应经常更换注射部位,注射应注意进针角度,拔针后不要揉搓注射部位。

2.2.8心理护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接受干扰素治疗的过程中不仅承受着生理的考验,更承受着心理的考验,药物的不良反应不仅造成了患者身体上不适,也对患者的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压力。治疗过程牵涉到疗效、疗程、副作用、经济压力等各方面的问题,临床护理要安慰鼓励患者,通过交谈、引导、沟通、疏导等方式使其保持乐观的情绪、良好稳定的心态,从而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2.3出院时的护理

病人病情稳定后可带药出院治疗,告知病人干扰素需贮存在2℃~8℃环境中保存,需注意药物的有效期和使用注意事项。嘱病人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不要自行决定停药或加量,用药不当易引起病毒变异或药物不良反应增加。出院后患者应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的时间,保证休息和睡眠,合理饮食。嘱病人定期复查肝功能、血常规及测量病毒的血清学指标,以指导调整治疗方案。若有不适,随时就诊。

3.讨论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是一个长期过程,但它并不能完全治愈乙肝,只是有效控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对于乙肝患者来说,长期治疗需要坚持和勇气,不仅要面临着诸多的不适反应,还要承受着生理、心理和经济等方面诸多压力,护理人员在与病人的交流中应多予鼓励,使其及时调整好心理状态,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提高其生存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夏国美,张振华,魏少峰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前SI蛋白C末端IgG与干扰素早期应答的相关性[J].中华肝脏杂志,2010.18(1):1-4.

[2]丁宁玲,朱翔,王勇平.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0(30):5272-5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