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胜涛王永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中医院疼痛科山东济宁272000)
【关键词】肢痛性癫痫;星状神经节阻滞
【中图分类号】R32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3)05-0232-01
1资料
患者毕XX,女,8岁,右上肢阵发抽搐性疼痛4年。初始右上肢阵发性疼痛,痛时左手紧握右手腕,每天发作10余次,每次3~10秒。曾在省内外数十家医院就诊,排除寄生虫病等其它疾病,曾做颅脑CT发现左脑室内有钙化灶,诊断为“肢痛性癫痫”。一直服用卡马西平,每日7片(01g/片),症状时轻时重。2010年01月来诊,给予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2%利多卡因5ml+生理盐水5ml注射,双侧交替进行,每日一次,同时服用卡马西平。治疗5天,症状较治疗前加重,表现为疼痛发作次数增加至每日约15次,疼痛程度未增加。家属放弃治疗。离院后2周复诊,诉疼痛发作次数大减,每日5~6次,且痛感减轻,要求继续治疗。给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2周,卡马西平减至每日4片,疼痛发作次数已减至每日约3次,每次持续3~5秒。治疗1月,同时将卡马西平减至每日2片,期间症状无明显加重或减轻。间断1月后重复治疗1个月,停服卡马西平,患者症状消失,随访至今未再复发。
2讨论
肢痛性癫痫是癫痫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较为少见,其主要表现为发作性单侧或双侧肢体疼痛。临床报道多发生在下肢。该病疼痛持续时间不等,最长可达2小时,发作时多无意识障碍,发作间期正常。服一般止痛药物无效,服抗癫痫药物症状缓解或消失。体格检查无阳性体征。脑电图可有异常表现:(1)α波呈阵发尖波及波幅增高达120~160mV。(2)阵发性1~3c/s尖慢复合波。(3)有较多高幅尖波或尖节律。(4)阵发性高幅δ或θ波活动。(5)过度换气上述病理波呈阵发性加重。其发病机制可能系丘脑异常放电引起。中医古典著作没有对该病的专门记载。其症状主要表现为肢痛,似属痹症。有观点认为使用祛风湿药治疗无效,而用熄风化痰药取得良效,所以认为肢痛性癫痫应属中医的癫症范畴[1]。
据报道,治疗该病主要有中医药治疗、口服抗癫痫药物(主要为卡马西平)、脑部微创手术等方法。中药配合针灸疗法,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值得深入研究[2]。而手术则只能作为顽固性癫痫一种辅助疗法,并不能替代药物,更不能根治[3]。口服西药所需时间长,毒副作用大,停药后易复发[4]。
对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GanglionBlock,SGB)的研究,始于1883年Alexander发现颈交感神经干离断具有治疗作用。星状神经节的阻滞作用主要有中枢神经作用和周围神经作用两方面。中枢神经作用表现在通过调节丘脑的维护内环境的稳定机能而使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内分泌功能和免疫功能保持正常;周围神经作用表现为由于阻滞部位的节前和节后纤维的功能受到抑制,分布区域的交感神经纤维支配的心血管运动、腺体分泌、肌肉紧张、支气管收缩及痛觉传导也受到抑制,此周围作用一直被用来治疗头颈部、上肢、肩部、心脏和肺部的一些疾病。张丽红[5]通过研究,总结出SGB的作用机制,认为SGB对自主神经是一种复活锻炼,可以恢复由于交感神经活性增高而造成的交感-迷走平衡的破坏。SGB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基本无副作用。使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本例患者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为肢痛性癫痫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林包志.中医治疗肢痛性癫痫6例[J].中医药研究,1994,6:30
[2]郝进东,窦和勤.中医药治疗肢痛性癫痫二则[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6,10(1):2-2
[3]刘智良,徐如祥,张新伟,等.胼胝体前部离断联合多种术式治疗难治性全面发作性癫痫[J].广东医学,2002,(6).452-453
[4]王顺吉.肢痛性癫痫1例[J].罕少疾病杂志,2006,3(2):9-9
[5]张丽红.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机制[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3,24(2):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