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性学习的能力,但冷眼旁观,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有很多地方走入误区,陷入困境。高中的语文教学要参与培养跨世纪的未来人才,就必须研究现状、解放思想,确立适合社会发展的、能够指导自身运作的现代化的教学思想和教育观念。初中与高中同属中学阶段,语文教学的思想、方法、路子自然是相通的,初中的教改成果拿到高中来用应该顺理成章。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有些教改经验在初中很适合,到了高中却行不大通,有些方法在初中的语文课上很有效,到了高中的语文课上却显得笨拙甚至滑稽。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是在初中语文教学基础上的延伸和提高。自然有不同于初中语文教学的规律和个性,也许这正是高中语文教改步履维艰的原因所在。
1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些误区
在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很多老师常常遇到这样的困惑:在平时的语文课上,教师教的很累,学生学得更累,而且考试的成绩常常是很不理想,尤其是学生进入了高三以后,由于学业繁重,而语文常常是很多学生选择放弃的第一个科目,语文课的前途堪忧!
1.1自主学习之冷思考:从教师把握话语权,满堂灌而变成缺乏教师指导的放任自流,节奏调控失调,课堂教学松散、凌乱。课堂上,学生没有学习目标,无所适从。学习过程容易失控,学生思维表面化,对文本理解局限于浅层次浮光掠影,忽略了实效。
1.2合作学习之冷思考:从变为几人一组围坐一起讨论的合作小组模式,表面看起来全体学生参与,学生分组讨论七嘴八舌讨论得很热烈,其实仔细看,发言的老是几个“精英”,其它人或趁机讲闲话,或等着听现成答案,没有真正参与到教学中去。形式上热闹,实际上课堂教学效率并不高。
1.3探索性学习之冷思考:探索性学习被有些老师理解成就是师问生答,课堂从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从头问到尾,固然有利于有效突破课堂重难点,使教学过程有序而规范。但更多体现着预设,学生的思维始终被教师牵着走处于被动思考状态,忽视了学生阅读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限制了个性化理解和自主表达。
1.4创设情境之冷思考:在情境设计时只注重趣味性忽视科学性,滥用游戏、表演、笑话等众多活动。多媒体课件泛滥成灾,把课件作为课改标志,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却忽视了对教材深入钻研,使语文课常从死气沉沉走向浮躁花哨,使语文课堂在热闹中失去了阅读活力和思维效率。
2使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远离浮躁,归于沉静,取得实效
2.1自主学习要重视掌握基础知识。高中语文新课标把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和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明确列入课程总目标。我们应当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但不能藉此否定知识传授和运用知识的方法和技巧。整治语文浮躁之风,应该从培养认真的学习习惯开始。进行严格基本训练,以学生为主体不等于教师缺席指导引领,当有的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有失偏差或体会不够深入时,教师应适时指点迷津、有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充分发挥导演角色。譬如,文学作品鉴赏可见仁见智,需教师通过介绍各流派不同看法拓展学生见识扩散思维,指导文学鉴赏的方法、步骤,鼓舞学生大胆发言,以免学生走弯路!
2.2合作学习要有效优化课堂上是否采用合作方式不是衡量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标志,关键要看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必要性”“有效性”如何。对不同特点的学生、不同学习阶段,合作学习必须实施多样化的合作学习策略,不应干篇一律。课堂教学要留出充分的空白,让学生去认识、联想、体会,沉入意境。调控节奏使课堂教学时问优化,配置资源,打通学生的生活体验,实现文本、学生、知识的交叉生成、交叉互动。不要仅看课堂表面是否活跃,还要关注每个学生在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时刻想着让所有的孩子体验成功,善于观察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采用小组长轮换制、小组发青代表的推举和轮流相结合等方式,鼓励学困生更多的参与,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各显所长。对于思考问题还不够成熟的学生,只要参与,都应给予鼓励,并把他们的参与同集体解决问题的成功联系起来,以帮助他们享受成功的快乐。
2.3实施探究性学习。一是分层次设计提问,设置程序性和阶梯性问题。二是设置问题要设计新颖,激发情趣,设置矛盾,抓住契机激活思维。如《将进酒》中设置“李白在劝谁喝酒”问题可使学生突破作品的显形浅层面而迅速进入李白苦闷的内心深处。三是设置探究性,开放性问题,发散学生的思维。挖掘每个文本的文学底蕴。用人文雨露滋润学生灵魂,促进学生理解各种文明碰撞形成的人文观念、人文情怀、人文品质。
2.4情境创设要考虑实效新课程理念强调情境设计的趣味性,探索性。情境教学易于唤起学生的注意,把形、情、境、理等熔于一炉,起着提示形象,陶冶感情,渲染气氛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特定的情境,引起学生心理和情绪上的共鸣,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若见其人”、“如闻其声”等亲身感受,来进入特定的氛围,对教学内容能起到凝聚、激发、增盛、消疑、铺垫等作用。要贴近学生生活,创设情感体验氛围,激发学生情感体验的内在动机,逐步上升到体验文化,理解文明的角度,上升到对社会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多媒体和各种教学形式使用不能喧宾夺主,只能起辅助作用,使教学落到实处而不流于形式。
整个社会风气特别是各种文化媒体的渲染,教风学风的浮躁不实,非一目之寒。文化意蕴渐被“快餐”文化所代替。我们教师要在高中新课程改革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探究,让学生在喧嚣尘世中,寻找那一份心灵的宁静。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