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广西南宁530001)
【摘要】目的:探讨暴力风险评估在精神科病房安全管理的应用。方法:2012年6月到2014年9月选择在我院住院精神障碍患者268例,全部病人均符合CCMD—3相关诊断标准为精神疾病,均为男性。分为干预前组及干预后组两组,通过对干预后病人进行暴力风险评估,评估后进行结果判断,对评估后分数高的精神障碍潜在暴力的患者采取及时有效地预见性护理,分别计算干预前组与干预后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两者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实施暴力风险评估,采取及时有效地预见性护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保障了精神科病房的安全。结论:通过做好精神病人的暴力风险评估,及早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从而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保证的精神科病房的安全,使护理质量不断的提高。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6-0316-02
精神分裂症是不可根治的,患者由于思维紊乱,其自控行为明显减弱,在某些环境或精神因素影响下,患者会突然出现毁物、自伤、伤人等暴力行为[1]。精神科病房的安全管理是护理质量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神病人因受精神症状的控制等原因易发生各种意外事件的发生,对病人自身、他人及病房环境安全造成威胁。为规避护理风险,降低其发生率,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护理部制定患者风险评估操作规范和程序。通过实施风险评估,对精神分裂症潜在暴力的患者采取及时有效地预见性护理,在减少护理事故和护理纠纷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2年6月到2013年7月选择在我院住院精神障碍患者134例作为干预前组,2013年8月到2014年9月选择在我院住院精神障碍患134例作为干预后组,全部病人均符合CCMD-3相关诊断标准为精神疾病,均为男性。病人年龄为17~54岁,平均年龄32.02±15.30岁。从2013年8月起开始对干预后组进行暴力风险评估。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干预前组未实施暴力风险评估,干预后组实施护理部制定的暴力风险评估。分别计算干预前组与干预后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两者进行比较。
1.2.1评估指标暴力风险评估指标:暴力行为风险评分(既往发生暴力史评分、受精神症状支配评分、自知力评分、个性特征评分、诱发因素评分、总评分)、暴力程度评定结果(暴力行为发生轻度危险、暴力行为发生中度危险、暴力行为发生高度危险)。
1.2.2评分标准对于新入院的住院患者评估后进行结果判断,评估总分为35分,分数越高说明发生暴力行为的危险越高。总分≥10分有暴力行为发生高度危险;总分4~9分有暴力行为发生中度危险,总分≥3分有暴力行为发生轻度危险。
1.2.3评估方法实行三级护理评估的工作方法,对于新入院的住院患者,责任护士2小时内了解、检查患者情况进行一级评估,采用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暴力行为风险评估表评估暴力行为危险,责任组长在三天内根据评一级评估资料、病理资料和患者入院后的情况进行再次评估完成二级评估,科室护士长在一周内根据评估表标准、病理资料和患者入院后的情况进行再次评估完成三级评估。精神疾病患者评分综合≥10需每周评估记录1次,病情变化时要随时评估。评估的目的是筛选危险人群并落实相应的护理措施,保证精神科病房的安全。
2.管理的对策
2.1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环境
患者因环境陌生,加之精神症状支配,易发生暴力行为,因此耐心向患者介绍医院的环境及制度,让患者尽快熟悉住院环境,做好心理说服,消除患者的顾虑,同时将这类患者与其他患者分开,安置于安静、宽敞的环境中,避免拥挤、噪音的刺激。居住房间不能存放可能刺激患者情绪的物品,护士定期巡查。
2.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保证有效治疗和护理的前提,医务人员态度要和蔼耐心,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在平时交流中就会特别注意,尽量避免刺激患者。与患者交流时采取平视的眼神,缓和、轻柔的话语,让患者放松并感受到被尊重。以更精湛的医疗技术和优质服务态度服务于患者,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并利用治疗性的沟通技巧,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内心体验,从而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
2.3减少诱发因素
适当满足病人要求,灵活安排病人的治疗、护理处置等,暂不安排竞争性的工娱活动,避免与病人发生争执。
2.4提高患者的自控能力
鼓励患者用适当方式(用语言)表达和宣泻情绪,告知患者暴力行为的后果,告知病人无法自控时如何求助。
2.5加强精神症状控制
及时把病人的暴力倾向告知医生,以便及时有效进行医疗处理。重点监护,对于有暴力倾向的患者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加强巡视、观察,做好交接班,必要时留陪护,要向陪护交代注意事项。
2.6健康指导
教会病人控制情绪的方法。指出暴力行为引起的后果,教会病人正确发泄愤怒的方法。指出病人性格上的弱点,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毅力。同时经常与家属、亲友、同事联系。沟通思想、争取社会、家庭的支持、化解患者与家庭、亲友问的矛盾、使患者感到家庭的温暖和社会的关心。从而以最佳的心态安心住院治疗,促进康复。
3.结果
干预前组出现护理不良事件9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71%;干预后组出现不良发生率2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49%;两组进行比较(表),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
4.讨论
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最初最关键的环节[3],精神病人因受精神症状的控制等原因易发生各种意外事件的发生,对病人自身、他人及病房环境安全造成威胁。做好精神病人的暴力风险评估,使护士在工作提高预见性,发现患者现存的和潜在的护理问题及早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从而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保证的精神科病房的安全,使护理质量不断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沈秀萍,虞祥娟,杜娜.预见性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1):6-8.
[2]丁淑芬.探究精神科护理风险评估与护理干预[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23(3):191-191.
[3]丁淑芬.探究精神科护理风险评估与护理干预[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