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市西青区300000)
摘要:本文从计成的生平入手,采用文献参考法分析了《园冶》著成前后的历史背景,发掘了《园冶》中美学思想的来源,又以造园美学的角度,采用文本归纳分析法对《园冶》的内容进行剖析,总结出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美学理念,以及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美学要求。最后将研究内容与当代的社会情况相结合,提出了保护环境,尊重自然的生态造园理念。
关键词:计成;《园冶》;美学思想
1计成其人
计成,字无否,号否道人。从《园冶》文中他曾提及“游燕及楚,中岁归吴,择居润州,环润皆佳山水”,这句话便涵盖了计成一生的生活路线。年轻时他游历至燕楚两地,燕楚两地更有丰富优秀的山水园林景观,这让计成收获颇丰。到了中年时期,计成带着自己丰富的阅历回到了家乡,造园已不仅仅是爱好更是计成的谋生手段,在这期间他受邀打造了多处私家园林,比较著名的有吴玄的东第园和汪士衡的寤园,这两个作品在《园冶》中都有提及。他将这两个园子总结为“并驰南北江”,是计成本人最为满意的两个作品。在此之后,计成不仅名声大作,还积累了丰富的造园实践经验,为《园冶》的著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园冶》的创作背景
2.1晚明的造园之风
晚明时期,政治衰落,党派之间竞争严重,仕途越发险恶,传统的文人志士难以在政治上有所作为。这直接导致了大批文人选择安逸自在、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与政治的低落相反,明末时期资本主义有了发展的土壤,商品经济愈加繁荣,大量的财富开始向个人聚集。这使得部分富豪有了追求安逸生活的资本。文人需要物质维持生活基础,富商需要艺术提升生活品质,两种人一求一应,刺激着园林艺术的发展,这种情况在江南一带尤为明显。
2.2晚明的园林审美趣味
随着晚明时期造园需求日渐旺盛,很多文人开始钻研造园技法,故涌现出了一大批园林美学家。计成则是唯一一位将造园理论整理成著作的园林大师,其他园林师对于园林美学的见解,多表现在诗文或书籍中的片段章节或字里行间,但依然不乏真知灼见。
明末时期的文震亨将造园思想融于著作《长物志》中,主张造园要因地制宜,呈现自然之美,以古雅的标准去判断园林诸要素的价值与品位。陈继儒的《岩栖幽事》也提到居山有四法,也体现出了在山林地中置办家园就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高镰在《遵生八笺》谈及到室内的布局摆设、插花和盆景搭配技巧时写道:素者为雅,惟贵清幽。可见他喜好自然的审美追求。
3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美学理念
3.1与自然相协调的园林布局
以《山林地》一篇描述为例:“园林惟山林最胜,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而悬,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入奥疏源,就低凿水,搜土开其穴麓,培山接以房廊。绝涧安其梁,飞岩假其栈;闲闲即景,寂寂探春。好鸟要明,群糜偕侣。千峦环翠,万壑流青。欲藉陶舆,何缘谢屐。”向我们展现了,在山林地如何进行园林布局。计成充分地利用了山体与河流的走势,结合周边的动植物以及现有的建筑物的形态和位置,最终构建出了园林主人所期望的用于休闲观赏的园林。这也正是《园冶》一书中所提倡的园林的布局设计应顺应自然环境的原有状态。
3.2符合自然规律的园林造型
园林造型是园林设计的组成实体,是上文所提到的布局的填充元素,如假山、亭园、走廊等。
以假山的设计为例,《园冶》中提出了假山最忌居中,更适合散漫的造型法则,参差错落能够更好的展现自然情趣。计成在《园冶》掇山篇中表达了判断假山设计好坏的标准“峦山头高峻也,不可齐,亦不可笔架式,或高或低,随致乱掇,不排比为妙。”
3.3自然而然的园林色彩
自然色是自然界中万事万物所展现出的本色,人类作为自然界中的一份子,对于自然色有一种天生的好感。植物,天空,河流,湖面以及山体石头这些色彩元素,最直接的反映了自然美的本质。计成指出,对于自然色要多加使用,以保持园林景观的自然野性。在《园冶》一书中计成提及到30余种植物,其色彩各具特色,都有对应的使用场景。计成在《选石》篇中对于石头的颜色也有大量的笔墨描述。计成所选的石材多为青色、白色和黑色,这不仅易于与周围环境相互搭配,还能让人产生安静闲适的感觉。
对于人工色,计成在《园冶》强调要配合自然色,不突兀,不抢眼,要遵循朴实无华,自然而然的原则。计成在《园冶》中写道“色彩虽佳,木色加之青绿”,色彩斑斓的建筑漆画虽然独自看起来很美,但是却不如采用青绿色去将建筑涂满,这样周边的树木植物就能够与之相搭配,这样更显得自然淡雅。
4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美学要求
4.1巧于因借
造园不仅要运用因借法则,同时还要力求做到巧妙得体。总的来看,《园冶》中的“因”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因水构园:无水不成园。水在园林设计建造中扮演着空灵的审美要素,自然而然的水景是天然园景的灵魂所在。计成在《园冶》中指出要结合水流湖泊构筑假山等景观,营造山水环保,景水相映的自然美景。
因地成形:计成在《园冶·相地》中提到:根据地貌的不同,可将适合造园的地形分为山林、城市、村庄、郊野、傍宅和江湖六种地形。他认为,造园时要多运用自然提供的的地理环境和条件来建造园林。
因地造屋:计成在《园冶·屋宇》提出“家居必论,野筑惟因。”的法则,意思是对于园林中普通住宅的设计要做到随机应变,以景观和居住为核心需求,并随着人、地、材和时景的变化而建造,最终要追求得体合宜的目标。
因地取材:在《园冶·兴造论》中,计成主张造园观念“犹须什九,而用匠什一”,他主张造园的关键在于造园师。即是说,那些善用因的造园者,通过巧用材料,就能够大量节省造园成本。
因时制宜:计成在《园冶》中写道“一室半室,按时景为精”,也就是说借景的关键是要与时节的变化相互配合,而不是把重点放在考究风水上。原因在于,园林四季风景都是各不相同的,如果只考虑到了一个时节的设计,眼光未放长远,将会影响园林景观在其他时节的表现。
4.2精在体宜
从词源上看,所谓“体宜”正是“得体”与“合宜”的简称,是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统一。对于可游可玩的园林而言,计成强调:造园追求体宜需要从多方面来仔细斟酌和把握,并不仅要求美观好看,还要讲究实用性,只有既满足实用性又满足审美性,才叫真的美。
关于实用性的考虑在《园冶》中曾多次提到,如园中路径的设置:“宅傍与后有隙地可葺园,不第便于乐闲……设门有待来宾,留径可通尔室。”意思是指,虽然曲折的路径更显优美,可以充分满足游览观赏的需求,但是也应该要考虑到日常的通行是否方便。而且计成还指出,造园在满足上述游览观赏需求和日常功能需求后,还要考虑便于日常的打扫和维护。
5结论
《园冶》是我国古代造园理论智慧的结晶,代表了明末时代文人墨客对诗意生活环境的向往和构建,文中传达出了计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美学理念、以及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美学要求。计成对美学的认知对我国现代的造园设计以及修整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例如对于自然的尊重、人和自然的和谐,以及园林中的意境塑造和表达,仍然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更与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路线不谋而合。同时《园治》还提供了大量的实践例子,同样值得我们去仔细品味。
参考文献
[1]张薇.论计成其人与《园冶》其书——《园冶》文化论之一[J].中国园林.2005(7).
[2]谢廖莎.《园冶》中的设计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3.
[3]王辉.浅释《园冶》的古典园林设计理念[J].广东园林,2007,29(2):5-6.
[4]汤李娜.《园冶》设计美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
[5]李萍.生态美学视野中的《园冶》[D].鲁东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