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伟
武汉纺织大学现代化教育中心430073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3-0000-01
【摘要】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问题,是保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突破陈规、创新思维、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探讨了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关键词】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对人类社会的能源消费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和生存生活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低碳经济模式下,发展应基于低能耗、低排放和低污染,其实施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改变。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代表了从工业文明向生态经济文明的巨大进步,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我国企业如何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1、确立企业的主体地位
充分认识并重视企业在低碳经济中的积极带动作用,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同时也是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力量,所以要积极鼓励企业建立“低碳文化”。
同时利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手段确立企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发展低碳经济为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首先,气候变化特别是极端性的气候事件,将会改变企业所面临的要素市场环境和产品市场环境,影响到企业包括采购、生产、销售、物流等在内的运营状况,影响到企业的资产价格以及信贷和保险等金融运作,最终影响到企业的财务、市场、业绩及其可持续发展。其次,发展低碳经济将温室气体排放产生的负外部性内部化为企业和消费者的成本,会对企业的营商环境带来巨大变革。此外,消费者对于企业声誉的关注,特别是关注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是否发挥领导力量,也迫切要求企业采取切实措施承担社会责任。
发展低碳经济是企业认清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实现生产运营方式和产品服务市场战略转型的重大机遇,并且也是企业顺应未来产业经济发展趋势获取巨大商业利润的重大机遇。首先,企业应当前瞻性地识别这一全球趋势带来的重大变革,并且创新性地为未来市场做好低碳技术和产品服务的准备,能够成长为中国低碳发展道路上的巨大赢家。其次,通过调整企业的资产管理和投资战略,投资于迅猛增长并且获利丰厚的低碳经济产业,能够使得企业分享到低碳经济的发展成果。此外,通过投资碳市场,或者利用碳市场为企业的低碳转型获取相应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也已经成为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良好实践。
2、培养低碳优势企业文化
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管理,一流企业卖文化。企业文化不仅仅是崇高的使命宣言,它是通过自觉的努力,引导规范员工的行为,一天一天不断积累起来的。
文化形成需要企业要用“硬”的规则和标准,来鼓励员工提高难以度量的创新性等“软”技能。吉姆·格林斯在《从优秀到卓越》一书中以飞轮比喻企业文化建设一它移动得很慢,但只要不断朝着正确方向推进,最终会获得建设和力量。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软”实力,他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他是一长期积累过程,“厚积而薄发”。如果我们有一支“上下同欲、朝气蓬勃、积极进取、敬业爱岗、责任感很强”的职工队伍,那么,我们就是不可战胜的。
3、促进产业升级
产业升级,主要是指产业结构的改善和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产业升级必须依靠技术进步;产业结构的改善表现为产业的协调发展和结构的提升。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对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对于地处西部的甘肃而言,以高耗能工业为支柱的经济结构与低效的能源利用率,更是迫切需要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在产业发展中切实考虑行业的低碳效益与减排成本,积极采用最新的低碳科技成果,探索符合省情,因地制宜的低碳能源产业升级策略,实现产业的低碳、高效、可持续发展。
促进产业升级主要有四项措施:一是严格市场准入。提高能源消耗、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准入门槛。二是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强化投资监管,把住信贷和土地两个闸门,协调落实有保有控的金融政策,严格依法依规供地用地。三是积极开展信息发布。加强行业产能和产能利用率的统一监测,及时向社会发布产业政策导向和产业规模、社会需求等信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四是推进行业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组织行业开展重大科技攻关,解决制约发展的重大技术难题。
4、精准定位,实现突破式发展
在信息化时代,资本流动速度越来越快、技术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特别是当前我国劳动力人民币双双涨价的情况下,转制企业的必须找准定位,坚持以正确的企业发展战略为指导,调研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努力在细分市场上寻求客户资源,才能为企业找到发展空间。如对于传统的制造企业,根据客户需求,一方面要更加专业化,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特色产品,另一方面,还可以根据客户企业的需要,提供相关行业的技术咨询等服务,这样,在增加了收入来源的基础上,可以推动企业自身的转型升级,满足低碳发展的要求。
5、苦练内功,增强自身竞争力
研究表明,我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9年,而日本企业的平均寿命30年,美国企业40年,全球500强或与之相当的跨国公司的平均寿命在40-50年之间。转制企业要获得可持续的发展,需苦练内功。一是要加强内部管理,严格成本控制,推行精细化管理,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同时实现节能降耗。二是要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从而使企业全员具备“低碳”理念,实现和谐持续发展。三是加强自主创新、引进吸收再创新行为。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对外公布的《2010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迈向低碳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未来》称中国实现未来低碳经济的目标,至少需要60多种骨干技术支持,而在60多种技术里面,有42种技术中国目前不掌握核心技术。因此,转制企业可以抢抓战略机遇,积极引进这些先进适用技术,从而在壮大自身的同时获得政府“低碳”支持,推动企业的做精做强。
6、加强科研人才队伍建设
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核心是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遵循科技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不断完善政策环境,加强条件保障,在科技创新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要把发现、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第一要务。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基本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科技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科技人才‘管理机制和政策体系;培养和造就一批能够跻身世界科技前沿参与竞争的学科带头人才和优秀科研团队,原始性创新能力明显增强;造就数百万工程技术人才、科技型企业家和科技中介服务人才队伍,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能力大幅提高;科技管理人才素质显著改善,实现科技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高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坤民,潘家华,崔大鹏.低碳经济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2]马传栋.可持续发展经济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3]吴季松.新循环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