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玉丽(东华大学人文学院)
摘要:在先秦时代,名家离坚派的代表公孙龙的抽象思辩“白马非马”、“离坚白”一度受到普遍的轻视与排斥。综观中国哲学史,可以发现,正是由于纯粹理性思维的缺乏,给中华民族的理论思维深度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对比古代希腊芝诺悖论在西方的积极影响,我们应该对此进行深刻的反思。
关键词:逻辑思维公孙龙白马非马芝诺悖论
1名辩大师公孙龙
公孙龙,战国末期哲学家,曾为赵国平原君门下客卿,在历史上以“白马非马”和“坚白之辞”而闻名。按一般生活常识,“白马是马”应该毫无疑问,因此,他的论说被视为无用之辩。他在《公孙龙子》一书的《白马论》篇中论证到:
1.1“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
1.2“求马,黄、黑马皆可致;求白马,黄、黑马不可致。……故黄黑马一也,而可以应有马,而不可以应有白马,是白马之非马审矣”。“马者,无去取于色,故黄黑皆所以应。白马者有去取于色,黄黑马皆所以色去,故惟白马独可以应耳。无去者,非有去也。故曰:白马非馬”。
1.3“马固有色,故有白马。使马无色,有马如己耳。安取白马?故白者,非马也。白马者,马与白也,白与马也。故曰:白马非马也。”
在1.1中,公孙龙从概念的内涵上进行论证。“马”、“白”、“白马”的内涵不同。“马”的内涵是一种动物,“白”的内涵是一种颜色,“白马”的内涵是一种动物加一种颜色,因此,“白马”这个概念不是“马”这个概念。在1.2中,他从概念的外延上进行论证。“马”、“白马”的外延不同。“马”的外延包含一切马,不管其颜色的区别。“白马”的外延只包括白颜色的马,有相应的颜色的区别。由于“马”与“白马”外延不同,揭示了属概念与种概念在外延上的差异,所以白马非马。在1.3中,强调“马”这个共相与“白马”这个共相的不同。马的共相,是一切马的本质属性。它不包涵颜色,仅只是“马作为马”。这样的“马”的共性与“白马”的共性不同。也就是说,“马”作为马与“白马”作为白马不同。所以“白马非马”。
《公孙龙子》另有一篇《坚白论》。其主要命题是“离坚白”。
公孙龙的证明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假设有坚而白的石,他设问说:“坚、白、石:三,可乎?曰:不可。曰:二,可乎?曰:可。曰:何哉?曰:无坚得白,其举也二;无白得坚,其举也二”。“视不得其所坚而得其所白者,无坚也。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坚,得其坚也,无白也。”
这段对话是从认识论方面证明坚、白是彼此分离的。他认为一块石头的坚硬度和白色是由人们的不同感官引发出的,但是白与坚各自独立,互不联系。他甚至认为坚白的性质不仅离开石头,而且也离开万物而独立存在。总之,万物都是互不联系,独自存在的。所以,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离也者,天下故独而正”。经过层层论证,公孙龙得出了他的哲学思想的最后结论:“物莫非指,而指非指”。这一认识深刻地指出了事物的客观性和人类认识的局限性。
从如上对公孙龙的“白马非马”、“离坚白”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他的学说并非无用之辩,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逻辑矛盾,而恰恰相反,是在运用逻辑思维,从逻辑学的角度,尤其是从概念的角度考虑问题的。后期墨家正是批判地继承了他的思想才写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名辩学著作——《墨经》,形成了较为科学的逻辑理论。
2芝诺悖论
如果对照古希腊哲学家芝诺的悖论在西方学术史上的影响,就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所欠缺的东西。埃利亚的芝诺曾经提出过与公孙龙相当接近的几条悖论如:飞矢不动、阿基利斯永远追不上乌龟,等。
据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中的叙述,埃利亚城的芝诺提出了四个关于运动的论证,史称“芝诺悖论”。
2.1“二分法”。“运动不存在。理由是:位移事物在达到目的地之前必须先抵达一半处。”即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无限多个点。在你走完全程之前必须先走过给定距离的一半,为此又必须走过一半的一半,等等,直至无穷。由于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越过无穷多个点,更不可能达到运动的目标,甚至无法开始运动。
2.2“阿基里斯追龟”。阿基里斯是希腊跑得最快的英雄,而乌龟则爬得最慢。但是芝诺却证明,在赛跑中最快的永远赶不上最慢的。因为,乌龟先爬行一段距离,在阿基里斯追上乌龟之前,他必须先达到乌龟的出发点。而在这段时间内,乌龟又爬行了一段距离。阿基里斯又要赶上这段距离,而此段时间内乌龟又爬行了一段距离。于是,阿基里斯距乌龟越来越近,但永远不可能追上它。
2.3“飞矢不动”。任何物体都要占有一定的空间,离开自己的空间就意味着失去了它的存在。飞矢通过一段路程的时间可被分成无数瞬间,在每一瞬间,飞矢都占据着一个与自己大小相同的空间,由于飞矢始终在自己的空间之中,因而它是静止不动的。
2.4“运动场”。两排物体,大小相同,数目相等,一排从终点排到中间点,另一排从中间点排到起点,但他们以相同的速度作方向相反的运动时,就会在时间上出现矛盾。芝诺认为,这可以证明一半的时间等于一倍的时间。
芝诺的上述论证,除“运动场”显然具有明显的诡辩性质之外,其余都蕴含着深刻的意义。他的论证方法亦对论辩术和逻辑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芝诺的功绩在于把动和静的关系、无限和有限的关系、连续和离散的关系惹人注意地摆了出来,并进行了辩证的考察。
3公孙龙与芝诺的不同历史命运
中国先秦和古希腊的诡辩术都产生于“轴心时代”,在东西方却遭受了不同的命运。虽然当时希腊的学者们无法反驳、接受芝诺的观点,却没有对此加以讥笑排斥,而是引发出了不断深入的思考。其原因就在于古希腊人的理性精神。正如巴门尼德认为,只有理性认识才能认识真理,他教人“不要遵循”感性认识“这条大家所习惯的道路,不要以你茫然的眼睛,轰鸣的耳朵以及舌头为准绳,而要用你的理智来解决纷争的辩论。”正是这种对真理的纯粹理性思辨,引导了希腊人的哲学逻辑学探讨。柏拉图写作对话《巴门尼德》的时候,其中讨论的主要话题之一是芝诺的观点,因此在柏拉图学园中很自然地讨论起芝诺悖论来。当时欧多克索斯正在柏拉图学园中攻读和研究数学与哲学,在稍后时间里他便创立了新的比例论,从而克服了因发现不可公度量而出现的数学危机,并完善了穷竭法,巧妙地处理了无穷小问题。因此,在希腊数学发展的这个关键时刻,很难说芝诺没有对它的发展做出过有意义的贡献。
反之,中国古代到当代的两千多年间,名家却备受排斥。这派人物一开始就不受统治阶级的欢迎,荀子和韩非在当时就特别激烈地批判了辩者,“不好辞让,不敬礼节,而好相推挤,此乱世奸人之说也”,“不法先王,不是礼仪……言无用而辩,辩不惠而察,治之大殃也。”“坚白无厚之辞章,而宪令之法息”。认为辩者足以扰乱社会秩序,破坏道德规范,所以非禁不可。另外,由于中国古代社会注重实用,经验论的思想倾向占上风,对比较抽象的思辨不以为然,辩学被说成是“上不足以顺明王,下不足以和齐百姓”,“不知无害为君子,知之无损为小人”,“工匠不知,无害为巧”。到了秦汉,统治阶级更不需要这些所谓的“辩而无用,有害于治”的学说了,到了晋时,先秦逻辑就基本湮灭了,自此至清末的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历史再也没有为这门学科的重新崛起提供机会。即使在当代,学术界对名家依然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和全面公正的评价。逻辑思维传统的缺乏不仅在历史上使中华民族的整体思维水平受到极大影响,而且当今我们仍然在品尝着这一苦果。
参考文献:
[1]诸子集成.第三册[M].上海:上海书店,1986.
[2]刘志忠.先秦诸子论辩文选集[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
[3]古希腊罗马哲学.三联书店,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