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关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

陈勇

河北省广播电视七一七发射台河北石家庄051134

摘要:在最近这几年中,我国经济发展势头非常迅猛,人们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便把关注重点转到了教育问题方面,而且我国已经实行了新课改,新课改的教育主题就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建设,所以在本篇文章中主要研究的是关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思考

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升,大家的学习环境也更加优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些人群迷失了方向,没有学习的目标、价值观扭曲,这其中青少年表现尤为突出,为改变这种现状,必须要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并且要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政治道德素养。

一、对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概述

什么是学科核心素养,指的就是,在个体面对非常复杂的事物时,可以利用综合特定的学习方式来进行思维创新模式以及技术技能的探究,以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具体从定义中,大体分出三个方面,内容如下:

1.1对于素养的概述

首先,素养是一种品质,它不是一出生就有,它是后天培养,这种品质,不仅需要教化养成,而且还需要一定的人生阅历和经验的积淀,不论我们从事什么工作,充当什么角色,受过什么教育,都需要在生活工作上养成自身的素养,表现自身的素养,而素养更是评价一个人的重要指标。

1.2对于核心素养的概述

上文说过,核心素养即是个体在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所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核心素养涵盖很多,比如处事能力,情感态度,人性思维等等,想要形成核心素养或者说提升核心素养,要求我们的东西非常的多,比如,需要学识上面有一定的能力,思维方式,创新能力要达到一定的高度,另外,一定的社会阅历,经验积累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想要提升核心素养,它的影响因素比较多。

1.3对于学科素养的概述

学科素养一般特指在学习方面,知识方面所养成的能力,从个人角度来看,学科素养不同于学科知识,但是两者还是有一定的关系,具体来说,学科知识是一点一滴的积累,是学科素养的基础,而学科素养的形成,是学科知识的积淀,积累越多,积淀越多,要求学科素养也就越多,因此重视学科的学习对于学科素养的提高非常有帮助。

二、如何阐述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2.1遵循提炼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要素的思路

阐述每个核心素养要素的意义,也有新要求、新规范。第一,规范每个要素的阐述,都有三个基本环节。一是结构每个要素,都提供相关维度;二是表达每个要素的内涵,都分为一般意义(基本概念)和特色意义(中国特色)两个层面;三是描述每项要素的主要表现,都指向学科意义和育人价值。以“政治认同”为例。关键维度:道路、理论、制度、价值观。

基本内涵:人们对一定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认可和赞同。当代中国的政治认同,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

主要表现:应懂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展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确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拥护党的领导;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价值表达,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2.2不同要素构成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每个要素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彼此在内容上相互交融、在逻辑上相互依存。“政治认同”,关乎大家的成长方向和理想信念的确立,也是“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之所以有中国特色的共同标识。“理性精神”,关乎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应有的能力和态度,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及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社会科学的有关原理和观点,也是达成政治认同、形成法治意识、实现公共参与的基本条件。“法治意识”体现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捍卫尊严的必备品质,是“公共参与”的必要前提,也是“政治认同”和“理性精神”的必然要求。“公共参与”展示人民当家做主的责任担当,是“法治意识”的必然表现,也是“政治认同”和“理性精神”的当然行动。概而言之,作为公民培养的目标,对应思想政治素养的四个要素,就是要培养有信仰的中国公民、有思想的中国公民、有尊严的中国公民、有担当的中国公民。

2.3划分素养水平的层次,需要关注层次之间整体的、变化的、递进的关系

首先,应采取一种整体观,即每个水平都要确保每个核心素养要素内涵和主要表现的完整性。学科核心素养不同水平之间,是深度和广度上的差异,不是从部分到整体的关系。其次,应根据学生在学科核心素养上的实质性变化来确定各级水平的具体内容,要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不同阶段的特性及需求。再次,应体现学科核心素养不同发展阶段的递进关系,对高层次水平要求一般要涵盖低水平要求。

2.4衡量素养水平的尺度,是“行为表现”的特质,而不是“标准答案”的刻度

表明素养水平的证据,来自学科内容的“使用”,而不是“答案”,更要看运用学科内容的过程,包括面对什么“情境”、执行什么“任务”、实现什么“预期”。因此,对于陈述素养水平的句式,也需探讨相应的规范。一是要创设特定情境,即行为条件;二是要执行特定任务,即行为要求;三是要指向特定预期,即行为表现。综观这三个“要件”,可视之为区别行为复杂程度、难易程度、深浅程度的关键维度,并通过描述其外显的行为特质,表明素养的不同水平。以“政治认同”中的“道路”维度为例。水平1:列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事例。水平2: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的回顾,证实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水平3:通过各国发展道路的比较,阐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水平4:明辨各种封闭僵化、改旗易帜的主张,表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

阐述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既不固守以往僵化的话语体系,也不照搬当下西化的话语体系。对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阐述是否合乎学术规范、具有权威性,注定会面临多方质疑。如过分追求学理化,既不靠谱,且不易懂;阐述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只能采用创新理论的话语体系。这是课程发展走出老路、拒绝邪路、坚持正路、开辟新路的内在要求,我们别无选择。

三、总结

在本篇文章中首先研究对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概述,即对于素养的概述、对于核心素养的概述以及对于学科素养的概述,其次研究如何阐述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即遵循提炼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要素的思路、不同要素构成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划分素养水平的层次,需要关注层次之间整体的、变化的、递进的关系以及衡量素养水平的尺度,是“行为表现”的特质,而不是“标准答案”的刻度。

参考文献:

[1]董金芳.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2017(05).

[2]张孟云.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建设探究[J].苏州大学.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