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娜
洛阳市洛龙区第一实验小学,河南洛阳471000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3-0000-01
办公室里每天都能听到类似的告状事件,“我给老师告你!”似乎成了中低年级学生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老师也常常为着处理学生的这些琐碎繁杂、鸡毛蒜皮的小事累得够呛,不禁感慨道:“这些孩子的宽容之心到哪儿去了?”现在的独生子女自我中心越来越强,吃不得一点小亏,成为了“专权”不可侵犯的“小皇帝、小公主”,成了一个个的“问题小专家”。前排同学的头发挨到了自己的桌子,同桌上课在玩东西,谁上课没听讲,你把我的钢笔弄掉地上了,中午吃饭谁把饭洒在地上了,谁忘记值日了,他说我了……每天他们都在用自己的“火眼金睛”“扫射”着别人身上的“小辫子”,并为自己“互相监督”的“尽责”乐此不疲。孩子们对“互相监督”的错误理解着实让我头疼。怎样让孩子持有一颗宽容的心?我把“宽容”作为了近段班主任思想教育的核心。我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
一位禅师,住在深山简陋的茅屋修行,有一天散步归来,发现自己的茅屋遭到小偷的光顾。当找不到任何财物的小偷失望地离开时,却发现门口遇见了禅师。原来禅师怕惊动小偷,一直站在门口等待,而且早就把自己的外衣脱下拿在手中。小偷回头看见禅师,正感到惊愕时,禅师却宽容地说:“你走了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归呀!夜深天寒,你就带上这件衣服走吧!”说完,把衣服披到了小偷的身上。小偷不知所措,惭愧地低着头溜走了。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渐渐消失在茫茫的夜幕中,不禁感慨道:“唉!可怜的人,如此黑暗的夜晚,山路又是那样的崎岖难行,但愿我能送给他一轮明月,在照亮他心灵的同时,也照亮他下山的路就好了。”第二天,当禅师从松涛鸟语的喧闹中醒来时,却惊讶地发现他送给小偷的那件外衣,已整整齐齐地叠好放回茅屋的门口。老禅师的宽容,最终使小偷良心发现,归于正途。
后来我尽量在每周班会课上、阅读课上让孩子们讲一个关于“宽容”的故事,有时讲我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去面对固执的同事,怎样宽恕并感化不讲理的家长,如何宽容朋友的过错等等,并让学生“夸夸我的同桌”,“写写自己的进步”,课堂上“评评他人的优点”,把班上王文正、姜冰冰等同学友好的品质作为榜样大势表扬,告诉大家在发生争执前先问自己三个为什么,说别人之前先想想自己是否也是如此,要学会换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宽容的心是温暖的,我希望它就像阳光可以照亮每一个孩子的心灵,从别人身上找到一份明亮和温馨,渐渐地矛盾缓解了,凝聚力更强了,老师也轻松了许多。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是一种洒脱。看见过这么几句诗:宽以待人是一种宽容,海纳百川是一种宽容,以德报怨是一种宽容,宽容既能松弛别人,也能抚慰自己。有了宽容,再大的不快,都不会在记忆之港停泊;有了宽容,再激烈的冲突,都不会在心灵之夜驻足。一旦学会宽容,将终生收获笑容。是呀,“宰相肚里能撑船”,正是有了相如的宽容,才有廉颇的“负荆请罪”。“君子量大,小人气大。”生活是水,宽容是杯。宽容别人,就是善待自己。